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丽塔》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来自其第一人称视点的运用,文章以布斯的修辞性小说美学为依据,聚焦于文本的视点和距离控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反讽修辞效果,最终得出结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并没有抛弃道德而是将其道德嵌入其修辞策略及修辞效果中。  相似文献   

2.
《洛丽塔》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在诱使读者放弃自己的道德判断。从叙述策略的角度对该现象的剖析表明 ,《洛丽塔》的文本迷局主要由三种方式组成 :即确立审美价值体系、采用多重叙述视角和预设隐在读者。  相似文献   

3.
《洛丽塔》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在诱使读者放弃自己的道德判断。从叙述策略的角度对该现象的剖析表明,《洛丽塔》的文本迷局主要由三种方式组成:即确立审美价值体系、采用多重叙述视角和预设隐在读者。  相似文献   

4.
纳博科夫的著名小说《洛丽塔》在出版之初就因为道德问题遭受许多批评家的质疑,曾一度被看做淫乱色情小说。后来虽有很多评论家为其平反,但焦点多集中在《洛丽塔》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对主题的颠覆等后现代特征上。文章从伦理学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论证了《洛》不仅不是淫乱色情小说,而且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道德大餐:警告人们社会道德就像一张巨网,人只能在网内活动,企图破网之人必将遭受惩罚。  相似文献   

5.
《洛丽塔》是著名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因描写少女洛丽塔与其继父亨伯特之间的不伦之恋而饱受争议。对洛丽塔人物形象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梳理女主角洛丽塔在现实、情感、道德等方面的表现,更能从深处挖掘其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在现实世界里,洛丽塔既有天真的一面同时又有邪恶一面,洛丽塔像迷途羔羊一样无所适从。在感情世界里,她拒绝了亨伯特发自内心且病态般的痴恋,对感情骗子奎尔蒂一往情深、执迷不悟,感情世界里的洛丽塔更像个刀锋上的舞者,执著且危险。在道德方面,洛丽塔前期是一个道德负债者的形象,后期道德意识觉醒同时完成对不堪过去的救赎。综观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洛丽塔是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似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洛丽塔》是著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描绘了少女洛丽塔与其继父之间的畸形之恋。洛丽塔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个人成长中的坎坷经历,使其陷入重重的生存困境;社会道德的失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变形、失败,是导致她进入悲剧命运"魔圈"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自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出版以来,洛丽塔的身份之谜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临终独白的主人公,洛丽塔身份的"真实性"颇值得怀疑,她是亨伯特被压抑了的欲望的隐喻。作为亨伯特无意识的一种建构,洛丽塔是亨伯特无意识欲望的一个出口,一朵绮丽的"镜中花"。  相似文献   

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开后现代主义之先河,一经出版就因其性主题而备受争议。《洛丽塔》看似情色小说,实则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欲望、贪婪与黑暗,巧妙地展现了生活的部分真相以及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德里达的二元解构策略有助于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洛丽塔与亨伯特的分析,从而对《洛丽塔》的文本意义作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洛丽塔》在美国正式出版之前和出版之初,围绕该书究竟是否为一本"淫书"这一话题,引起了一场激烈的文化论争。这次论争探讨了社会道德意识和文化的可接受性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作家、对文学作品的发行和传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意义。《洛丽塔》的成功以及围绕它而展开的辩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美国社会中文化的可接受性边界——这是纳博科夫对美国的文化生产所作的一次意义深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道德情感是重要的情感类型之一。叙述者、情节和环境描写是叙事文本的三种重要抒情因素,也是道德情感抒发的主要渠道。《驿站长》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的叙事名篇,其成功塑造了维林形象,是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开山之作。文本中叙述者与维林的视角融合,对道德情感抒发产生影响;《浪子图》、作者、维林叙述视角各异,分别呈现三种情节模式,共筑道德情感的抒发渠道;环境描写则借助于叙述者、小人物、自然环境进行道德情感抒发。揭示三种抒情因素在作者道德情感抒发中的作用,剖析叙事文本抒情性的源起和脉络,为《驿站长》乃至叙事类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纳伯科夫凭借其代表作《洛丽塔》在世界文坛颇负盛誉,而对《洛丽塔》的主题思想加以不同的理解和 阐释也一直使得文学批评家们乐此不疲。本文撇开以往大多数批评家们所讨论却又纠缠不清的道德主题,转而从时间 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主人公亨伯特如何抗衡时间、诉诸写作、追忆过去、寻求恒久的作品新主题。  相似文献   

12.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该书的亨伯特既是主人公、叙述者又是假象中的作者,同时也是罪犯。他在小说里试图将自己和洛丽塔定位成虚构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想按照文学作品人物的一般发展规律设计自己和洛丽塔的人生,但这种想法不切合实际,最终势必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洛丽塔》中的"危险之处"。通过分析这部小说,让读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审批能力",从而获得理解其它虚构小说的"危险之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隐含作者是叙事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不可靠叙述的判断和文本的阐释都具有重 要影响。对 《洛丽塔》中隐含作者的建构不仅依赖于对叙述者可靠性的判断,也依赖于作者本人的 说明。这进一步表明,隐含作者不仅仅是读者从文本中推导出来的,也是作者隐藏在文本之内的一个 化身,对小说的阐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洛丽塔》的解构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传统单一性格人物形象的解构主义倾向、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解构主义倾向和对传统阅读模式的解构主义倾向。这一解构主义倾向体现在主人公、叙事视角和去中心化阅读模式的设定之中。其中,《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的人格分裂为两种:理性的大学教授和非理性的恋童癖,两种人格的互相解构使得《洛丽塔》解构了传统单一性格的人物形象。《洛丽塔》中使用的四重叙事视角解构了传统小说透视性叙事模式。《洛丽塔》阅读模式解构了传统的以作者中心或作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阅读模式,构建了多元意义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周敦颐依据《周易》与《中庸》等儒家经典文本,沿着儒家"天人一体"的思维路数,通过对"诚"的阐释,打通了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隔碍,既夯实了孔子儒家道德普遍性的根据,又凸显了儒家追求道德主体自觉自愿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洛丽塔》和《阿达》等作品中提供了新的乱伦书写的文学经验,跨越了传统的伦理边界。纳博科夫的这种书写呼应后现代伦理思想。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基础上,后现代自我伦理学一方面强调了个人所具有的道德自由感,摒除了现代性的秩序和规范对于人的约束和束缚,另一方面又最终把道德的个人化引向了"审美化"的方向。纳博科夫提出的"审美狂喜"可以从身体美学和文学的游戏精神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这种审美狂喜是后现代自我伦理学的表现方式,以便证明人性的自由和复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见证了对《洛丽塔》评价的转变,评论家纷纷把重心从研究小说的形式转向了探讨亨伯特个人行为的暗示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评论家开始对女主人公洛丽塔的缺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是亨伯特用自己理想化的幻象取代了真实的洛丽塔。换句话说,很大程度上读者在小说中看到的是经过亨伯特想象加工出的洛丽塔,而...  相似文献   

18.
《死者》是乔伊斯流亡海外后的最初创作,蕴含了乔伊斯对爱尔兰民族、世界以及自我的新观念,预示着创作风格的转变。乔伊斯前期的写作有鲜明的"意图式写作"特征,利用症候式阅读法,通过细读文本和传记,发现《死者》的显形文本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而其下隐藏着叙述者的言说困境。乔治·斯坦纳多次提及《死者》一文对他批评理论的影响,运用斯坦纳的语言哲学理论,通过解读小说文本中的音乐、空白等元素,发现乔伊斯突破语言之围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实现了"构建民族道德史上的一章"的写作意图。比较显形与隐形两个文本,可以看到乔伊斯的爱尔兰情结遵循否定之否定的逻辑,是一种"否定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概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文本研究表明,把"大学之道"解释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生态互动的伦理—政治原理,从而把三纲领和八条目系统化为这种原理的图式结构,这可以更好地探求《大学》文本的现代意义。此外,这种生态互动的伦理—政治原理的形而上概念基底,可以在《道德经》中解释出来的其本真内蕴着的"道德"及其精神那里得以确立。这种形而上的"道德"视域,可以很好地开启一种中国古典精神,以在目前紧迫的杂乱语境下,解蔽对我们有所属和有所瞩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并加强基于概念的研究范式,真正在复兴意义上激活传统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纳波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是尼采美学思想的延伸和实践。按照尼采的理论,日神执着人生,而酒神出鬼没则揭开面纱,与日神精神相比,酒神更具形而上学的性质,且更具悲剧色彩。纳波科夫笔下的亨伯特,正是实践日神状态和酒神状态的“一位艺术家”。《洛丽塔》的叙述语言有一种明显趋向:实在《情欲》——超实在(超情欲)。这种充满诗歌意象的语言,饱蘸审美体验的情绪和意绪,成为一种新现实被读者所接受,这便是们《洛丽塔》语言所创造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