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要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起码知识。办报,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靠真实新闻的力量来达到宣传群众,鼓舞群众,组织群众的目的。如果违背真实性原则,就要走到斜路上去。五十年代末和“四害”横行时期,那些浮夸的和歪曲事实真相的报道,曾对党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个教训应该是极为深刻的。可是,粉碎“四人帮”后的几年来,在报纸广播上发表的失实新闻,仍不少见,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重视和加强校报新闻评论工作的思考樊成现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邵华泽在他的《新闻评论写作漫谈》一书中说:“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它的水平的高低杉响的大小,很重要的要看评论的水平.要提高报纸的质量,首要的是提高报纸评论的质量.”关于新闻评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是社会性的工作。它的基础,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它面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反映社会生活,又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工具、是党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们全党面临历史性的转变。我们的新的伟大任务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新闻传播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要求新闻事业要更充分地发辉思想舆论工具的社会功能,提高报纸、广播、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除了要改革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4.
“三贴近”是党中央对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事。各报纸传媒贯彻落实“三贴近”,最显眼的是增加了新闻评论,使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因此,报纸新闻写作必须创新,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相似文献   

5.
记者的权利主要指采访权和报道权。报道权的行使以采访为前提条件。如何实现记者的新闻采访权,是新闻立法首先应解决的问题。一、广义采访权及其分类及内容按权利涉及的范围可将采访权划分为广狭两义。广义“采访权”指“为保证连续采访的实现而设定的权利”。1.设立采访机构权在我国是不允许个人设立新闻采访机构的,但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拟订的《新闻法》文稿曾触及这一点,它规定个人有办私人报纸的自由。无论个人是否有权设采访机构,但一个新闻媒体是必定拥有这种权利的,它可以设立自己的记者部、采访团、记者站、通讯社、联络处等采访…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作为消息源的采访对象是新闻信息的承载者,是大众传播的一传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中外新闻采访学中采访对象仅是记者从事采访活动的客体,而在大众传播学中,没有“采访对象”这一概念,只是作为一种“信息源”被提及。广西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靖鸣的论著《采访对象主体论》将采访对象提升到大众传播学研究体系中重要的主体地位来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科学合理的大众…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各种新闻传播媒体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读者、观众、听众争夺战已经伴随着上个世纪的霞光悄悄拉开帷幕 ,并在新世纪的门槛里呈现出了白热化的态势。那么 ,作为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新闻纸———报纸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扬长避短 ,立于不败之地 ,要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 ,就必须充分实践“图文并重 ,两翼齐飞”的指导思想 ,必须刊载大尺寸的精品新闻图片。可以说 ,大尺寸的精品新闻图片是报纸争取读者的一大法宝。1 报纸作为以登载新闻为主的新闻纸 ,离不开新闻图片 ,而新闻图片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8.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九七七年将是我们粉碎‘四人帮’,走向大治的一年,是我们团结战斗,乘胜前进的一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揪出“四人帮”,全国喜洋洋。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正在变成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实际行动。全国要大治,教育怎么办?教育也要大治。我们要紧紧抓住批判“四人帮”这个纲,深揭猛批“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罪行,把毛主席亲自倡导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新闻价值论     
一什么是新闻价值?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依据是什么?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首要问题。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凡是“对我有利”的新闻就是好新闻,它的价值就高。所谓“对我有利”的新闻,包括最新发生的“对我有利”的事件、观点和主张。而“我”,当然是指事件、主张的传播者、报道者,包括撰稿人,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新闻载体的主持者、主管者,  相似文献   

10.
报刊编辑工作具有双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指报刊编辑部的整个工作,包括采访、通联与编辑行政工作,另一种是狭义的,仅指报刊编辑组稿、审稿、选稿、改稿、标题、组版等工作。本文所讨论的正是这后一种意义上的编辑工作。报刊编辑工作的异同报纸和刊物不同,它们的编辑工作自然也有许多不同,但同属编辑工作,又不免有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报刊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是相同的。它们的相异之处在于:报纸组织、选择和修改稿件的时间要求比较急迫,刊物则从容得多;报纸的组版要求比较复杂,刊物则简单得多;报纸需要大量制作新闻标题,刊物在标题上花的工夫则少得多。总的说来,报纸编辑工作以处理各类新闻作品为主,更着重于挑选稿件,制作标题,要排版面,把报纸  相似文献   

11.
作为报界异军突起的都市类报纸,一方面以短平快的新闻迅速地向人们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又因为新闻琐碎细微,缺少深度报道而遭人诟病。如何调和这样的矛盾,让都市类报纸也能“主流”起来?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报纸采访工作实际 ,从多个侧面阐述了报纸采访工作的原则 ,尤其着重、深入地论述了如下几个观点 :1、真实 ,是报纸采访工作的生命 ;2、正确的指导思想 ,是报纸采访工作的灵魂 ;3、迅速及时 ,是报纸采访工作的基本要求 ;4、遵纪守法 ,是报纸采访工作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可以分为几种方式,其中,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提问要有简洁性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鲜活的生活,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用事实说话,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就难以写出好新闻。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  相似文献   

14.
1958年11月25日,《广西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1月12日写的关于报纸工作的指示信,发表了由《广西日报》记者赵黄岗拍摄的“毛主席在今年(1958年) 1月22日由刘建勋同志陪同和南宁市人民见面”的照片(见本刊本期52页照片“接见群众”),发表了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为《新闻战线》写的《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报纸工作的指示》的文章及《广西日报》社论《给读者》。这对于广西来说,是一件重大的史实,为此,我们参阅了《韦国清上将——广西主政二十年》、《毛泽东与广西》等书籍并采访了当年有关人士,写成了《毛泽东在南宁》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揭批‘四人帮’的第三个战役正在全国深入展开。打好这一仗,是长期的、更为艰巨的任务。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要紧密联系实际,揭发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揭发批判他们那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对‘四人帮’散布的种种谬论,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批判,粉碎他们  相似文献   

16.
认识要有一个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主席《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林彪、“四人帮”出于反革命政治目的的需要,长期以来,抹煞、否认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原理。今天,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长征的时候,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原理,对于扫清林彪、“四人帮”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的流毒和影响,在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保证新时期总任务的胜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读图时代:报纸版面设计谋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报纸“读图时代”的来临,报纸新闻美术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力求以全新的新闻美术理念在报纸的策划中制定新的制胜谋略,以期新闻美术在版面创新博弈中迈上一个新台阶。而由电脑制作的精致细腻的综合示意图“一以当十”作用、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导入报纸版面体现出的整体有秩序美感、由版面视觉中心设置“主打”大图片来牢牢地吸附住读者眼球等三种版面策划谋略,无疑代表着当今新闻美术最前沿的潮流,它们的作用正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及其黑干将在恶毒污蔑革命教师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破坏作用”,并抡起批“师道尊严”的大棒,妄图把教师一棍子打死之后,在北京“培养”了一个没有教师、“学生自治”的典型,据说准备在一个什么重要会议上放“卫星”哩。但遗憾得很,这颗“卫星”还没来得及“上天”,而“四人帮”被人民的铁拳打入十八层地狱了。学生“自治”论是什么新鲜玩艺儿吗?不是。人们记忆犹新,与“四人帮”一丘之貉的林彪之流,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就狂叫过要“把教师压成豆腐干”,要“象哥白尼把太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是企业机关报,既为报纸,就必须遵循新闻规律。但企业报作为企业党政机关报,又不同于省、地、市、县的各级党报,不同于专业报、信息报、文摘报等其他各种报纸,它既有报纸的共同特征,又有因企业的特点所带来的特殊个性。与此相适应,办好企业报不但要遵循新闻规律,更要在特色上下功夫。语言是作品的表层结构,是外化形式,犹如人之衣裳马之鞍,新闻作品是通过语言来专递信息的。企业报要遵循新闻语言的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企业报读者群相对固定、发行周期长、地域性明显、贴近性强等一些独特的性质,从而要求企业报的新闻语言必须在“具体、准确、简练、通俗”的基础上,具有自己的艺术性。这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报业竞争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展开了兼顾形神的注意力、影响力的综合竞争阶段。本文立足这一阶段中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报纸的美编转型:即进入设计时代的意识与实践,分三个层次,阐述了报纸美编“以人为本”、“以新闻为中心”、“遵循报道规律”的设计原则,这对于报纸内容与审美研究的实务拓展揭示了当下我国报纸走势的必然,对新时期报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现实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