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二重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学术界有人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二重化”的新论点。认为过去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理论“误区”,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块整钢”一般地一体化的哲学,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他们的哲学理论已经“内在地二重化”了,并且有一个“二重化”的历程。其具体表现是: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则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现代唯物主义”。确认这两种不同命名,  相似文献   

2.
关于形式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有许多方面,或者说可以分析为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现在只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形式逻辑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的专门科学,抑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是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的.目前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大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形式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看法.另外有些同志认为,形式逻辑尽管和哲学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却不能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这是另一种看法.代表后一种看法的认为:辩证逻辑是高等逻辑,它并不排斥初等  相似文献   

3.
汇报一下我们第三小组讨论的情况。我想谈三个问题。一、对哲学现代化的理解问题。哲学现代化的提法究竟能不能成立?讨论中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不能成立。理由是这样提就意味着我们的哲学落后了,而我们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同时,哲学现代化的方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也拿不出来。另一种意见认为哲学现代化可以提。理由是四个现代化包括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哲学也是科学,当然也可以提现代化。第三种意见是提哲学现代化也可  相似文献   

4.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根据这个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理解为马克思哲学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观点、学说与体系是不同的,马克思哲学本身也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观点和学说演变为一个严整的哲学体系,要经过新的整合和再创造。作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作为观点和学说的马克思哲学,无论在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介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系统论,并论述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作者认为系统论只能丰富而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容易被接受的。作者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唯一的,而是有许多个,它们构成多层次的动力系统,共同推动社会前进”,这个观点,从一元论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是值得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加以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是一种现代政治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才从政治哲学的双重维度分析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他指出,从狭义上讲,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整个马克思哲学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政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对自己的政治哲学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述。李德顺认为,为了卓有成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首先应当明确政治哲学本身的基本问题,明确政治哲学在西方及中国兴起的现实原因,从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王南湜认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是一种现代政治哲学,即说明一个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归属在现代政治哲学的论域中,则是这项研究当前最迫切和最实际的问题。吴晓明认为,作为近代政治哲学代表的黑格尔哲学揭示了政治事务中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则批判地拯救了政治哲学通向社会现实的道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现实”的重新发现,并给予今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两个文明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有关问题简介如下: 哲学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灵魂和理论基础,理由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每一时代的物质生产关系决定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又反作用于物质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哲学的双重维度透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侯才从政治哲学的双重维度分析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他指出,从狭义上讲,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整个马克思哲学就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政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则是马克思对自己的政治哲学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述。李德顺认为,为了卓有成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首先应当明确政治哲学本身的基本问题,明确政治哲学在西方及中国兴起的现实原因,从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王南湜认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应当是一种现代政治哲学,即说明一个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归属在现代政治哲学的论域中,则是这项研究当前最迫切和最实际的问题。吴晓明认为,作为近代政治哲学代表的黑格尔哲学揭示了政治事务中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则批判地拯救了政治哲学通向社会现实的道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现实”的重新发现,并给予今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讲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立足点,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在最先进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哲学中引起了伟大的革命变革,从根本观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不管西方哲学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在总的方面、在原则上,是远远地落后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能因为它提出了某些问题而认为它有什么高明。西方现代哲学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战、责难、攻击、歪曲、诬蔑,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说得很清楚的,他们故意视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是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谁去化”和“谁化谁”的重大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问题的不当理解 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有的是采用“体用关系”思维模式去理解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哲学为“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用”,即持“中体—马用”的观点;或者相反,认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体”、以中国哲学为“用”,即持“马体—中用”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问题的一种不当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人”的问题,理论界讨论得很热烈。通过讨论,大家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重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但是,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从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去研究人的问题?大家的分歧就比较大。下面就讨论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祈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目的,这是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的哲学”的那些同志的主要论点。但他们所主张的这个“出发点”,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这在他们中间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我认为都缺乏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有两段论述特别适合当前的中国社会。“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实践精神和求实精神正是当前主要的口号。”社会发展和哲学现代化从两个方面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哲学研究也要务实。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正顺应历史潮流,引导建设实践的重要途径。然而,正在探索中的应用哲学要想从书斋从研究传统中冲杀出来,还须走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付诸艰苦的、脚踏实地的研究和论证。本文是对应用哲学的性质、地位和内容的一点初步的理论考察,以此为应用哲学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采用‘本体论’这个术语”,当然也就不复存在本体论这方面的内容。另一种则认为,虽然马克思哲学没有采用过这个概念,但却“包含有体体论’的内容”。其实这两种看法都不正确。马克思哲学既有本体论的内容,马克思也不止一次采用过本体论这个概念。问题是本体论概念歧义纷繁,我们怎样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思想而不致走偏。无论是对本体论概念的运用,还是对本体论内容的阐发,这都发生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早期。就早期这一概念而言,…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者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不是"重建"了"哲学",而是"终结"了"哲学"。果真如此,那么所谓"马克思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将丧失合法性。这种观点赖以确立的两个理由是:马克思并不谋求构建一种哲学,而是回到实践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有关于哲学"终结"的明确论述。事实上,这两个理由都不能成立:马克思不是一位盲目的实践家,共产主义运动内在地包含着一个反思的层面;马克思所谓"哲学的消灭"是指"哲学的实现",它不是"哲学"的"终结",而是"哲学"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逐步在当代中国学术中成为显学 ,并直接影响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出场”成为一个流行学术口号时 ,我们是否应该审理一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位置呢 ?答案是确定的 ,因为学术界已有人这样做了。① 本文的基本目标即是把这个问题推向深入 ,但与先前各种做法不同的是 ,本文不是对既定事实作简单描述 ,而是试图通过把握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变迁 ,从而阐明这个子论域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潜在价值和影响 ,并进而对其当前…  相似文献   

16.
哲学、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围绕着每一个触及哲学的人的源动性也是终极性的问题。对于“什么 是哲学”的不同回答决定着这个人具有怎样的哲学观,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又是一种我们认为是科学的、 可以用以指导我们实践的哲学观。因此,必须理清哲学、哲学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笔者力图从宏观的 角度把这三个概念作纵向的整理,为能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一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加速度地揭示着世界各个层次的奥秘。新技术革命的滚滚洪流,神奇般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深刻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和时代的进程。这一切,横扫着人们的意识屏幕,广泛开阔和更新着现今的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一次深刻变革。对这一变革,哲学界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是一个能包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体现出的一切哲学成果的“大箱子”,变革就是在其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填鸭式”地补充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体现出的一切哲学成果。唯有此,既不“离经叛道”,又不与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同流合污。另一种看法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赖以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无法包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所体现出的一切哲学成果,变革就是要突破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的理论框架,将其推进到现代哲学阶段。我们认为,善于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事实总和来看待对哲学思维的影响,善于运用比较方法,那就不难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从经典阶段发展到现代阶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国内哲学界普遍并持续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式、路径、生长点和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通过讨论,学者们普遍意识到:缺乏问题意识正在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瓶颈,而如何面对现实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在笔者看来,要更好地做到强化问题意识、有效面对现实,从而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我们还需在理论上澄清一个与创新有关的前提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的明确区分。陈德容先生在《哲学研究与研究哲学》中明确指出:“哲学研究”是一种原初哲学活动,“研究哲学”是对前者的工作过程及其成果的反思;“哲学研究”是直面现实的哲学活动,“研究哲学”是关注历史(传统、文化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可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也具有“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一属性,有些哲学工作者持否定的态度。其理由有二:一是这样回答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哲学派别区别开来;二是这样回答会抹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具有独立的哲学维度?这并非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澄清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维度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反哲学”的立场摒弃了以往哲学所具有的“从原则出发”、“包罗万象”、“作为科学的科学”的性质,仅仅赋予哲学以“世界观”的意义,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新世界观,它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在“世界观”的意义上,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要防止向旧哲学的回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