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史观社会学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潮。这个学术思潮在当时不仅完全改变了人们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角度,也对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唯物史观社会学作为当时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学派,积极参加了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三大论争,这些论争虽然都是以学术争辩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都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紧密相关。所以说,在唯物史观社会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学,是一种"新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发展,为解读中国社会开辟了一条新路,深化了中国社会学方法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庸俗社会学批判,像20年代大多反对"左"的文化倾向斗争一样,是苏联进行过的值得肯定的、有成效的思想文化斗争之一.这次批判的倡导者及发生时间长期未有定论.事实上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国家负责文化教育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第一任教育人民委员、著名的权威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在1928年1月在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代表会议上及同年5月的"瓦普"代表大会上,倡导并发起了对彼列维尔泽夫庸俗社会学的批判.这一事实,也同历史的逻辑,与当时的整个政治情势,与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思想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自19世纪40年代起为创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贡献了毕生精力,是第一个终于发现了唯物史观的人的话;那末可以说,列宁为捍卫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他是第一个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人.  相似文献   

4.
李达的《现代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启蒙传播时期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它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物史观表述体系,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创造性的探索,赋予唯物史观以广阔的理论视野,深刻地体现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世纪上半期,苏联曾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发展的基地和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史学界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同于史学理论;只是在5O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史学理论与方法论成为普遍的研究热点,人们才注意到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的差异.在我国,自30年代始,受到  相似文献   

6.
杨直  杨洪林 《江汉论坛》2002,(12):30-33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杨献珍坚持和宣传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同形形色色的“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极“左”思潮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命题和哲学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宝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为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舆论准备,为邓小平理论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朱佳木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和深厚史学理论积淀的国家,但直到唯物史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并为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掌握和运用之后,史学研究才得到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界在今天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追求真理、学以致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光荣传统,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左玉河认为,唯物史观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使历史研究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事件为主的方面,转向面对社会和经济这一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使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并重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牛润珍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研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析了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引导了中国史学的发展道路与方向,还形成了20世纪特别是后半叶史学思潮的主流.赵梅春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唯物史观的普及工作,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与实证并重成为史学研究者的常识,为后来中国史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朱佳木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和深厚史学理论积淀的国家,但直到唯物史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并为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掌握和运用之后,史学研究才得到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界在今天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追求真理、学以致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光荣传统,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左玉河认为,唯物史观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使历史研究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事件为主的方面,转向面对社会和经济这一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使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并重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牛润珍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研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析了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引导了中国史学的发展道路与方向,还形成了20世纪特别是后半叶史学思潮的主流.赵梅春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唯物史观的普及工作,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与实证并重成为史学研究者的常识,为后来中国史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朱佳木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和深厚史学理论积淀的国家,但直到唯物史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并为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掌握和运用之后,史学研究才得到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界在今天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追求真理、学以致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光荣传统,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左玉河认为,唯物史观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使历史研究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事件为主的方面,转向面对社会和经济这一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使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并重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牛润珍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研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析了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引导了中国史学的发展道路与方向,还形成了20世纪特别是后半叶史学思潮的主流.赵梅春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唯物史观的普及工作,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与实证并重成为史学研究者的常识,为后来中国史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佳木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和深厚史学理论积淀的国家,但直到唯物史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并为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掌握和运用之后,史学研究才得到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界在今天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追求真理、学以致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光荣传统,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左玉河认为,唯物史观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使历史研究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事件为主的方面,转向面对社会和经济这一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使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并重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牛润珍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研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析了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引导了中国史学的发展道路与方向,还形成了20世纪特别是后半叶史学思潮的主流.赵梅春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唯物史观的普及工作,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与实证并重成为史学研究者的常识,为后来中国史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涉入社会学研究以来,郑杭生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种形态的理论发现,以及“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他在对辩证法和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持续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构建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当前资本主义危机,都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机遇,坚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由边陲走向中心、提升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首先被传播的是唯物史观,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此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主要受日本学者影响,唯物史观被解读为"经济史观".大革命失败后,基于对失败的深刻反思,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大革命时期作为主导思想的"经济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误读,这种误读使我们忽视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重要性,陷入了"机械论"的误区,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思想根源.在对失败的反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丰富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来源、组织理论团体、创新理论成果的方式,重新认识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原来机械的经济史观转向了辩证的唯物史观,并进一步将斗争观引入唯物史观,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确立了与我国实际相符的革命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转危为安,亦为其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周振国撰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中国化>一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研究>丛书之一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七章、36万字.该书以唯物史观中国化为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勾勒出当代视野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从而回应当代思潮对唯物史观的挑战,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理论特色,是一部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术力作,也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化唯物史观的探索性力作.  相似文献   

14.
房玫 《江淮论坛》2011,(2):58-6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形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和"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这两种理解都是合理的,都抓住了唯物史观超越以往历史观的特质,且都有充分的文本依据。但各持一端,用以界定唯物史观,却是片面的。唯物史观是认识维度与价值维度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东岳论丛》2012,33(7):188-190
唯物史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唯物史观内涵的实践观、生产力理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深化与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变迁中把握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演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及其包容性,增进社会学的学科自觉。"去"马克思主义与"趋"马克思主义的交织是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总体表征。具体而言,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演变大致经历了理论的分殊——反思性吸纳——极度排斥——再度融合——社会学专业化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表达五个阶段。回顾和反思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演变,也可为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建设提供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粟迎春 《兰州学刊》2007,1(8):5-8,47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辩证地阐明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价值和信念的取向系统,是科学的理论学说.马恩关于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斗争,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17-21
列宁的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立足于唯物史观,结合20世纪的世界形势和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其一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中始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创立了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人权制度。列宁人权思想以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理想和目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越 《学术研究》2001,(12):12-18
进化史观的传入和唯物史观的指导,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将西方学理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而成的"科学方法"的提倡,使20世纪前半期历史考证方法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后半期对史学方法的讨论和研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处于转型时期。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20世纪90年代以前及90年代前期侧重于从意识形态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进行解读,强调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阶级性和唯物史观上的独特贡献。而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置于一般原理层面进行探讨的较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之后,特别是近些年国内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研究有了较大突破,体现在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向:走向学术角度的原理分析;经验基础上的理论阐述;民主问题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继续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但更具体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