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对国际企业在动态的海外市场如何维持竞争优势、提高绩效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学习导向和吸收能力对国际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知识转移对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与吸收能力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的角度以及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出发,分析和论述了企业如何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框架.同时分析和论述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知识管理需要一个知识共享型的文化以及企业建立和实施知识管理的步骤和如何确保知识管理战略成为企业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环境下,商业环境、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全球化竞争使得现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想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技术中最活跃的武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现代企业竞争新特点出发,进而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竞争优势到竞争优势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今的超强竞争时代,环境的动态性日益成为影响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竞争优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竞争优势群分析框架,对竞争优势的维持、增强、权衡和更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知识理论来解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探源,并从知识与经济租金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分析了知识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形成之间的关系,论证了知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最终基础,构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竞争优势模型。  相似文献   

6.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观阐释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资源、能力、知识是三个内涵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但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在企业价值(租金)创造的过程中它们同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依赖于资源、能力和知识,但它们并不必然地促使竞争优势持续下去。为此,本文归纳了与持续竞争优势相关的若干资源特性及条件。文章最后指出资源观正将资源的内涵外延扩大化,这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持续竞争优势模型。  相似文献   

7.
复合基础观是适合中国情境的战略管理理论。然而,已有研究并没有对于复合基础观的内外部动因,以及复合基础观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给予解释。本文通过对569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研,证实了外部资源的可获得性、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家能力和合作导向分别是组织实施复合式战略的外部和内部动因。我们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复合式战略可以为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和速度优势,而这种结果又受到了企业国际市场参与度的调节。本文对复合基础观理论和实证进行了拓展,同时也肯定了中国企业采用复合式战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对于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是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根本动机,并对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机制做了细致的探讨,最后根据国内外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律,给出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所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企业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尝试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研究分析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含义与衡量标准,为竞争优势的定量分析提供分析框架;运用垄断竞争企业模型诠释竞争战略的经济学含义,揭示竞争优势差异和演化的规律;用经济租金理论分析竞争优势形成和持续的原因,认为只有创新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不竭之源。  相似文献   

10.
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协同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表现就是使企业产生协同效应。每个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有其共同的特征,即企业内部的协同。协同效应使企业成本降低,不断创新,协同效应的存在增强了竞争优势的不可模仿性,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需求不确定的条件下,用生产能力刻画产量决策的柔性,用古诺模型描述企业间的(产量)竞争,建立一个两企业战略竞争博弈模型,并利用博弈均衡构建柔性水平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函数关系。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1)其他条件不变,一家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随着自己的生产能力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对手的生产能力增加而降低;(2)生产能力较高的企业将获得较高的绝对竞争优势。这些结果暗示,柔性水平与竞争优势之间呈现一种正向的变动关系。这一结论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战略管理文献中呈现出的"战略柔性与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方向模凌两可"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引入了竞争性战略互动,从而将基于个人理性决策的结果扩展到战略相互依赖的竞争性情形下。  相似文献   

12.
宋之杰  孙其龙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112-115,138
将Lars Wiethaus模型中的吸收能力提出了简化表达,研究竞争企业在吸收能力、研发水平、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首先,企业选择吸收能力;然后,企业决定R&D支出;最后.企业进行古诺特产量竞争.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研发不舍作时,单个企业的最优吸收能力与对手企业的技术外溢水平有关;吸收能力较小时,企业在研发投入上陷入了"囚徒困境"问题;研发合作会内部化企业的"搭便车"行为;研发合作时的研发成果、利润都要比不合作时要高.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中个体中心度、吸收能力对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关于社会资本对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通常提取一些基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作为控制变量,考察联系特征和结构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而对吸收能力的讨论却较少。本文将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个体吸收能力结合起来,分别考察在情感网络和咨询网络中,个体的中心度以及中心度与吸收能力的交叉对个体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情感网络对个体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在咨询网络中,个体出度对绩效有正作用,而且该作用依赖于个体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视角,研究了网络结构的三维度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首先在对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而后通过对360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结果,即动态能力在网络强度、网络密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成立,而在网络中心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成立。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二明  张晗 《管理学报》2008,5(6):841-848
在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不同行业近200家企业的问卷调研,运用实证分析剖析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揭示了知识转化和创新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探讨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上,应该重视企业内部支持与外部支持的影响作用,并阐明在知识吸收能力中,知识转化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而其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组织内部要素与竞争优势的获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在已有的关于竞争优势获取途径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关键资源、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学习这三个组织内部要素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说明了这三个要素在确立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不同的作用层次和机理。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探讨了三个要素在确立竞争优势中的不同效率以及通过建立核心竞争力和开展组织学习所能获得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相关统计结果表明,运筹活动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成长并维持其优势地位,而要了解组织内运筹活动对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影响的机理,就应明确运筹活动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此,以持续性因素为中介变量,研究了运筹活动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相关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运筹活动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有正效用。  相似文献   

18.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价值网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模分析,发现在需求不确定的条件下,价值网企业(拥有紧密的客户资源网和供应合作网)可识别需求不确定性,并可通过柔性生产和快速反应把握这种不确定性,借助于适度裕量的产能投资策略,有效规避缺货风险和存货积压风险,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capac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a firm's information system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ased on a firm's level construct. According to the di- mension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proposed by Zahra and George, we point out that the concept of IS absorptive ca- pacity,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elements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We use data from two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analyze two firm's realities of IS absorptive capacity. The study indicates differing antecedents may have differing effects on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alized ab- sorptive capa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