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语修辞倒装语句探析成瑾英语句子的倒装是指不按照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自然语序(naturalorder),而是采用谓语在主语之先的倒装语序(invertedorder)。英语的倒装语句可以分类为语法的倒装和修辞的倒装。疑问句,感叹句,虚拟语气中省略if...  相似文献   

2.
论动作思维的特征及其认识论价值苟志效所谓动作思维是人以自身的肢体、肌肉等的活动来表现的思维,也即是说,这是一种用动作符号或动作语言(BodyLanguage)来表达的思维。发现和确认动作思维的存在主要是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Bruner)的...  相似文献   

3.
语序是汉语表意非词义因素的重要语法手段,是在构词、构句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语法形态。现代汉语语序是对古代汉语语序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联系是主要的,但差异还是较大。本文对古代汉语语序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描述。因为侧重在古今汉语间的差异,故称之为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  相似文献   

4.
虚词和语序作为现代汉语中两个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常常被配合使用改变句法结构,从而影响句子的句型变化。能够和语序变化相配合影响句型(限于单句句型)变化的主要是介词和助词。  相似文献   

5.
小句关系是指小句间的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小句关系理论用分析小句关系的方法揭示和解释小句组成更大意义单位的规律。本文以小句关系理论为视角,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结合小句关系理论进行句子写作和段落写作的教学,以寻求解决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倒序并非简单指语序的倒装,而是指思维过程中各逻辑成分(通常指主题和述题)先后次序的颠倒。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的倒序现象,并重点论述了倒序中的五类动词及其特点。最后分析了倒序在英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制约汉语语序的因素有很多,学界亦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笔者通过研习前人心得,从汉语语序形成的驱动动因切入,拟将汉语语序置于语法"三个平面",再次探寻制约因素间相互矛盾关系的配位动因是如何在驱动动因影响下维持线性位次配位平衡的。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之”“是”宾语前置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之""是"宾语前置句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学界对这一古汉语常见语序规律进行了长期探讨,至今对一些语法现象仍存有分歧和争议。本文中,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及查阅前辈学者研究心得,拟对判断"之""是"宾语前置句的主要语法标志及"之""是"能否作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两个问题进行再探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对新加坡英语(SgE)区别于英国英语(BrE)的语言特点作了初 步的研究和介绍,进而指出,了解SgE这种英语的区域性变体,可以帮助我们扩大学习英语的视野,进行 语言学方面的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杜威“儿童本位论”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孙建江在中国,“儿童本位论”作为一个口号正式提出,是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的名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两年又两个月的讲学,足迹...  相似文献   

11.
中西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黄书光“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一词是由19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JohnMil,又译穆勒)首先使用的。他是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具有功利主义思想倾向的教育家则可溯源至西方古希腊和中国先秦。中西...  相似文献   

12.
英汉被动句的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景芝 《中州学刊》2004,(6):200-202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被动句,这是一种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的形式和手段,但同一语法术语在两种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英汉被动句有不少相同之处,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英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是被动语态,而汉语没有被动语态;第二,英语主要用被动语态表达被动概念,而汉语的被动关系有更加丰富灵活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英语多层定语就是一个名词结构中有多个定语来修饰中心语。英语多层定语可分为:多层前置定语、多层后置定语与混合性多层定语。英语多层定语语序是语言象似与经济原则作用的结果,且二者无论在哪种英语多层定语语序的生成中均有体现。只是,在英语多层前置定语语序和英语混合多层定语语序中。象似性原则的作用略胜一筹,而在英语多层后置定语语序...  相似文献   

14.
简单句之"及物动词 直宾 间宾"句型是英语和法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法语的"双宾句"相对英语的同类句型来说,是比较特别的句子类型。本文从法语"双宾句"的类型入手,用英语的同类句型进行比较并归纳了法语"双宾句"的间接宾语的特点。比较结果表明:法语的间接宾语类型较丰富、结构较特殊、用法较复杂。这一比较对大学法语语法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语序类型学的研究成果,英、汉语同样是属于SVO语序的语言,但两种语言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的语序是否与之保持一致?这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在 处所"短语的语序进行历时和共时的考察,认为该短语的语序是灵活的,有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又对这一结构在英语中的对等表达--at,in和on构成的介词短语的语序进行分析,发现英语中此类短语的语序与SVO语序基本符合.进而得出汉语语序具备较大的灵活性,不太受句法的规约,更具有描摹事理顺序的可能性,体现语序和事理顺序的同构性;而英语的语序受制于SVO的句法规约,保持着句法语序和事理顺序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句子语序的综合制约规律庄奇人类语言的语法手段主要有三个:词形变化、虚词、语序。对于缺乏词形变化的汉语来说,语序问题就变成更重要的语法研究课题。语法研究中的语序问题主要包括句子中的语块顺序和语块中的单词顺序。句子中的语块顺序基本上是灵活的,即在...  相似文献   

17.
方言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对方言语法展开宏观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类型学取向尤其是语序类型学框架下的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摆脱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中方言语法的附属地位,充分尊重方言在语言研究视角中的主体性,其研究也表明方言语法的类型学价值,同时也带来了类型与历史研究相结合新契机。方言语序类型学的比较研究将促进汉语语法乃至普遍语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言 一九八一年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对《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作了修订。“修订要点”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由单句和复句组成的语段(有的书上叫作句群),是十分重要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研究语段的构成以及语段中各句的安排、衔接等问题,多少超出了语法的范围,属于写作问题,或者属于修辞、逻辑的问题。也有这样的情形,前句和后句之间不仅有意义上的联系,还有语法关系。”“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把语法教学从句子延伸到语段是可取的。这些在教学语法体系中可以有适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高俊霞 《殷都学刊》2003,(3):106-108
本文从语法、认知、逻辑、语用等角度综合考察了汉语语序问题。考察发现 ,汉语语序在这几方面往往是一致的。认知、逻辑是语序形成的深层基础 ,而语序则是各种语用因素在语言运用中对语言结构调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区别兼语句和主谓作宾句的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中颇为麻烦的问题之一。前人从语音停顿、添加成份、改变语序以及意义关系、动词性质等方面总结归纳出几条区分办法,是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可是这些办法未能“干净、利落而又全面”地解决问题,又使人很不满意。我们设想,如果能找到一种格式,象数学中代公式那样,把需要辨认的句子“代入”这个格式,便可解决问题或基本解决问题,那将会给语法分析和语法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为了这个目的,本文想就兼语句中由含有“使令”“促成”意义的动词构成的使动兼语句的鉴别作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