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世隆 《人才开发》2002,(12):24-25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各类型优秀人才,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急骤扩招,人才的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使本来初露端倪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相似文献   

2.
时下各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纷纷打出“博士多多益善,硕士尽量考虑,本科挑选挑选,专科一律不要”的招牌,给人一种误导:要找工作必须要有高学历;我们国家中低层次人才似乎已经饱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人事专家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才资源,其比例以高、中、初三个能级为1:6:14的结构较为合宜。但到1994年,我国人才资源能级结构形成1:5.2:12.2的格局,超过标准结构,高级人才比例偏高了。据世界银行及国际学术组织的研究调查,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政策的主要误区之一,就是偏爱高等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致使人力资源中、初级人才不足,难以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七、  相似文献   

3.
黄永军 《人才开发》2003,(10):30-31
人才高消费的问题近年来虽已受到关注,但尚未得到较好的治理;许多用人单位对于自己的普通基层职位,仍然打出非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不要的招牌。由于人才的利用既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又关系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对这一问题仍需要继续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10,(7):M0004-M0004
【新闻回顾】《新民晚报》日前报道,最近某咨询公司一项覆盖全球22个国家超过2万名员工的调研显示.中国员工对就业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有关专家表示.员工“不安分”状态和对就业市场回暖的信心,将会加剧2010年及以后中国市场的“人才争夺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方针的指引下,大批的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归国寻找发展机会,回国创业、回国服务的留学人员数以万计,所从事的工作也遍布各个行业。仅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出去的人虽然仍以30%的速度增长,但回国人员的增长速度却是50%,中国出现了第四次留学海归潮。南京才市上的“海归”派目前南京人才市场上“海归”人才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那些在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还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经历的海外留学人才。这部分留学人员人数相对较少,但往往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和…  相似文献   

6.
贫穷的奢侈—— 我国人才“高消费”现象透视 广州天河区23个村庄今年招聘毕业生52个,但应聘学子超过4000人,其中有80多位硕士,还有一名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计划招聘2个人的林和村,仅报名的硕士就有32个。 南京一家公司以每月千余元的高薪招聘擦鞋匠,在200名应聘者中竟有52位是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35岁代表着什么?在一些企业看来,35岁是应聘者中的“老家伙”;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落伍者”;有家庭、孩子,不敢轻易跳槽的“失落者”……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围绕35岁,展开一个有关中年人才的话题。35岁困惑目前,在北京国展的一次招聘会上,两千多家用人单位有六成在招聘时,无论职位高低、学历和工作经验如何,都把35岁作为最高限定年龄。年龄的重要性,竟然与从事某项职业的前提———具备某项专业知识不相上下,成了人才招聘中的第一道“门槛”。的确,看看电视,翻翻报纸,听听广播,“35岁以上免谈”几乎成了一条…  相似文献   

8.
人才贬值:不可忽视的人才埋没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埋没作为一种客观的人才现象难以避免,人才贬值是人才埋没中的主要现象之一。由于人才贬值易于形成,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危害深远,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要实现现有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就必须加强对人才贬值现象的理论研究,积极探寻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江苏省南通市出台一项新政策:对人才实行保护价。规定:企事业单位聘用的普通高校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人才最低年收入,分别不低于上年度本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2倍、倍和2倍。即本科1.5生最低年收入为16256元,硕士生为20321元,博士生为27094元。据介绍,这是该市为加大引才力度而出台的多项保护政策之一。在当前大学生平均工资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南通市大胆推行人才保护价,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和保护。中央电视台曾公布过一条消息,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起薪较2002年明显降低,月平均起薪为2000元~2500元,而硕士毕业生的月平均起薪为3300…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家 《人才开发》2006,(1):39-40
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造成了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紧张态势,使得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紧张。明年,共有347.4万高校毕业生走向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生就业中的违约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统包统分转变为国家方针政策指导,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的深化和改革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市场暴露出一些问题,由此带来的违约现象也越来越多,并引发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几方面的利益冲突。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违约现象的日益增多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并需积极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日前,大学毕业生攥着大学文凭”回炉”技校的新闻屡见报端。大学生“回炉”上技校已由个体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一股热潮。有了大学文凭,还”降格“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它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一个怎样的信号?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还是上大学学不到实用本领?大学生们放下架子,到技校“回炉”,又因何而起?这一切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近年来出国留学尤其是自费留学的人员数量急剧增加,然而,海外人才回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58万多人出国留学,其中公派留学生为6万多人。除15万多人回国工作外(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还有16万多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另据不完全统计,仅清华毕业的学生去美国硅谷工作的就有1万人,进入微软公司的达360人,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人才资源是当今中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但现存的人才埋没现象严重阻碍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实现现有人才资源的更优组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就必须分析人才埋没的基本理论,阐释人才埋没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继而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盲目追求名牌,有的非北大、清  相似文献   

17.
英国人不看大报看小报尽管大报信息量大,可信度高,但英国人普遍认为大报上刊登的职位求职成功率不高。因为同一个职位可能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竞争,他们宁愿选择小报上的招聘信息,以提高求职成功率。澳大利亚人落聘也写感谢信在澳大利亚,很多求职者接到落聘通知书,也要写一封感谢信,感谢公司给他们提供笔试、面试机会,使他们获得了求职经验。这一方面体现了求职者的礼貌,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的未来创造机会,表明自己仍有到该公司就业的诚意。很多公司保留落聘者的简历,当他们临时需要人才时,会从中挑选。那些写有感谢信的人往往在首选之列。某…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自2003年8月31日开始,上海市人事局启动实施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集聚万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2003年8月3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本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新闻发布会以来,截止今年6月20日,上海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办公室累计动态发布岗位数3301个,网页点击率达72174人次,收到电邮5685件,已成功集聚2700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从去年9~12月和今年一二季度三个阶段的集聚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2008年以来,焦作市人事人才部门多措并举.通过举办80多场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专项就业指导,使4400多名毕业生走上了就业岗位;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帮助430多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找到了就业岗位。春节临近,该市人事局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市各级人事人才部门采取捐助、走访、吸纳就业多种方式.帮助困难毕业生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20.
齐卫彦 《人才瞭望》2016,(6):147-148
高校学生就业不仅受到专业技能与学历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劳动力需求与实际结构的直接制约。现阶段,随着劳动力市场部门分割的逐步深化,高校学生就业选择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教育、教学与专业设置等方面应及时与劳动力市场的变迁相对接,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以指导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提升学生就业择业的竞争力。基于此,以劳动力市场部门分割为背景,探究高校学生就业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