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论高师教育学课程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中,反思型教师培养向职前教师教育渗透乃至前移为大势所趋。以高师教育学课程为例,对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首先对国内外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概况做了综述,然后论证了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提出了高师教育学课程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高师教育只有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作为高师教育核心课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的改革已势在必行。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 ,以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际为基础 ,以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技能为目的 ,使师范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超前意识 ,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服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师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公共教育学是师范生必修课之一,该课程实施情况影响着师资培养的质量,因此对地方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探究对提高地方高师的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课程对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技能培养的状况,迫切要求加强其实践性.教师角色模拟教学是目前强化教育学课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如何确立教育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学修养,使他们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基于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实践为基本形式,以基础教育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基础教育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形态,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师范性等特点。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师范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教育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标志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教师的教育素养。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系统讲授灌输多,学生学习抽象理论多,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少。高师院校应准确定位,加强师范精神的建设,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师范院校教育学处于教育类课程的核心地位,教育学教学,在教学中应起到指导、示范作用,围绕“提高师范生职业素质,挖掘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师范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使师范生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来改革师范教育学教学,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关于强化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是高师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时所必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从事教育活动所必不可少的。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不仅包括一般的教育实践能力,还应包括"判断力"、"反思力",应该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引进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进程中,以实现实践对理论学习的促进。采取措施优化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建立一支新型的"双导师"制师范生指导队伍并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学选修课的开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普遍存在课程设置脱离基础教育实践,人才培养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师范生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低下等问题。实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接,强化师范生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是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学科教育学是高师的专业课程曹洪顺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各个学科培养大批合格的师资。所以,从本质上说,高师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高师的这种特点,理所当然地应从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出来,学科教育学,正是体现高师特点的专业课程,在高师课...  相似文献   

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原有师范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师范教育是其传统专业,也是其优势专业。但随着地方本科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师范生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师范教育受到冷落,教育学课程作为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面临许多问题,如课程定位偏差、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落后、课程评价机械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改进策略:重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环节、改革教育学课程内容、探索尝试新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是长期的、连续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师范教育阶段作为教师教育的"奠基"和"源头",对教师专业成长作用巨大。改革高师教育,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育,是高师院校实现自身职能的需要,是促进中小学生智慧成长的需要,是师范生将来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论是高师化学专业的必修课.认真学习该课程是化学专业师范生提高化学教学技能和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化学专业师范生学习化学教学论的现状,提出依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微格教学训练等教学活动,有助于化学专业师范生领悟相关教学理论,形成化学教学技能,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的是在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提高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而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关注师范生专业化培养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反思型教师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与传统的技术型教师、胜任为本教师观完全不同的、崭新的教师发展观。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反思型教师,高师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主要阵地,必须把教育重点放到如何提高师范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上。依据反思型教师的理念,高师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大板块来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高师的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毕业生的职前教育实践,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具有师范特性的综合实践课程,对师范生的未来职业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高师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实习的改革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我们感到,在当前对教育实习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组织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总结以往改革不足的基础上,立足未来知识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完整性、连贯性和实效性为指导,构建了高师教育类课程(心理学、教育学)“一体化”的新体系。所谓“一体化”是指在符合培养目标,科学地把握心理学、教育学“核心”知识的基础上而实现的两门课程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合二为一。此模式在保证师范生获得跨学科的、相对完备和系统的综合性知识以及在理论联系实际等诸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高师教育类课程的“一体化”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高效益、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顶岗实习支教是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的一大创新,对于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西师范学院“二次置换”构想的提出,有效弥补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不足,进一步加强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着力解决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城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问题,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20.
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师范专业要培养出适合基础教育的合格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针对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所占比重低、实践时间少、见习效果不理想、实习安排有待改进等的现状,地方高师院校应通过增设实践类课程、增加课程内的实践时间、保证见习的时间和效果和改革教育实习形式等策略,提升师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