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子哲学就其实践意义上说是治国思想,而就其根本关怀来说,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老子的道学文化要为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平发展提供资源,自身也须在与其他异质文化充分交流、学习、沟通、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和创新。目前老子道学文化的研究、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相对落后,需要海内外各界学者专家通力合作,改变这种局面,这就是我们创立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初衷。"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为学术界搭建的一个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向海外展示中国的道学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建构和谐社会的决定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会应该努力把全国近七千万民间道学爱好者引向学术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建构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做贡献;应该激发全国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民族智慧,萌发出有时代精神的新思想,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会,为实现中国先哲的世界大同之梦,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8日,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胡孚琛研究员发表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中国道教协会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乌桓鲜卑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我校崇学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彦辉教授出席成立大会。我校党委书记李春林、院长雷德荣、阿鲁科尔沁旗旗长孟晓冰、赤峰市文  相似文献   

4.
著名道学家、道学研究会会长胡孚琛先生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在科学家杨石先、黄友谋、钱学森的支持下,在道学专家王明、王沐等人的指导下走上了潜心研究道学之路,独辟蹊径,收集整理和研究道教丹诀,卓然成为当代丹学大家,由江湖化到学术化,这是胡孚琛先生在新时代对丹学的特大贡献,他提倡新道学文化战略,以图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是一个担当"文运",特立独行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界出现的对“老庄之学为楚学”的质疑,在全面系统地学术梳理后发现,从思想根源上看,占《老子》八十一章1/3多篇幅的老子道论,其受楚文化影响十分深刻:老子道论渊源于楚开国人物也是楚哲学开山人物鬻熊;老子以水喻“道”得益于楚文化的生成环境;楚文化的特异性成就了老子之道的特点,即楚文化“信巫鬼,重淫祀”的特点带给老子之道以极端的神秘性,楚文化的创新求变精神使老子之道具有极大的变化性.不论是从地域文化上说,还是从学派文化上说,乃至置于整个中华文化上看,“老庄之学为楚学”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苏轼思想中儒、道、佛兼而有之,尤其谙熟道家思想学,取其清净,学其通达,羡其自然真朴,汲取辩证思维,并能灵活的运用到他的诗文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不假雕琢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汪兆镛为清末民初岭南著名学者,由于时势变迁和命运多舛,他的生活轨迹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晚年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一名宿儒变成一名道士,享有“高风亮节”美誉;他纂写的《老子道德经撮要》,析注老之谬讹,释著老之原因,撮《老子》之要义,阐发经旨,不仅方便世人体悟《老子》真谛和了解道学源流,而且有助于道教的宣传和弘扬,有益于社会的治道和化俗。  相似文献   

8.
传统道学的潜移默化使瞿秋白的人格具有鲜明的道学特质:道法自然、唯物思辨的宇宙观,修心养性、济世利人的道德价值取向,我命在我、洁身自好的个性精神,淡泊宽容、达观超脱的品性胸怀,超凡脱尘、浪漫空灵的艺术气质,最终成就了他风流倜傥、儒雅清逸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杨时自从学程颢始,笃守二程道学,对其社会化的精神旨归甚为自觉,他全部道学问题的探讨,根本指向对此旨归的诠释和澄清。道论上,他主要承大程,突出普遍性原则与具体社会生活场域相即不离,道学是且应当与具体社会生活场域适应;心性论上,他综合二程之说,言性善乃人正常本然状态言,因所禀赋和心不正而反常有恶,圣盗在人心善利一念间,道学教化直接干预平民大众的社会生活,道学社会化的教化得以可能;工夫论上,杨时综合二程说,强调知止而至,突出社会行为实践落实的执中工夫和称物平施的方法。基于这一旨归,理论之外,道学社会化实践更是杨时道学事业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各位领导、同志们,同学们: 为了适应湖北省四化建设的需要,加速发展和改革湖北省高等教育,省委和省政府于今年六月十五日正式决定,将武汉师范学院改建为综合性的湖北大学,并报请国务院、教育部审批。八月十三日,教育部批复同意。九月十五日,省人民政府转发了教育部的批复,发出了关于组建湖北大学等三校的通知。对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教育部的批复,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拥护,坚决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1.
王弼的《老子注》形成于汉魏之际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学术转向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王弼在《老子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道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汉魏之际道儒融通的时代课题,而且对于推动《老子》解释学和中国道学史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子在道教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道教教义、修炼方法以及神仙信仰等三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老子及其思想对道教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出土的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有诸多思想会通之处。其一,从道论中可看出二者对人世的共同关切;其二,从德论中二者都认为至德之人是他们所追求的圣人;其三,从无为上两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人类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其四,从仁范畴上看,孔老对仁本身的看法是相同的;其五,从治国方略上两人都主张以正治国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综合以上,说明道与儒在早期思想发展上相通性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论老子重生思想的源流与道教思想的孕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一书中的重生思想上承容成子,而下开杨朱、秦失、南郭子綦一派.据考杨朱、秦失等本是秦人.春秋战国之时中原一带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秦地相对稳定,故一些避世之士向秦地流徙.这当中也反映出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旧贵族对西周时代相对安定社会的憧憬.《汉书·地理志》中对秦地的评说,实反映了秦汉以前人的普遍看法.同见于文献记载的中原人至秦地寻求建功立业的现象比起来,为避世全生而至秦地的是一股潜流.但正是这类人的增多,养生、重生的思想在秦地滋长起来.春秋战国时的几位名医产生于秦地,也反映了这个事实.老子因周王室的种种事变使他对当时的社会失去了信心,故西入秦;而杨朱、秦失这些本生于秦地,又受过老子思想影响的人则东至宋、鲁之地,传播具有道家色彩的重生思想,以求以此救世.秦地重生、养生思想同燕齐神仙家思想的结合,孕育了道教,也形成了道家中重生、养生思想向道教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北方古文化中,夏家店下层文化属于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及早期青铜时代文化,距今4000-3500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地处老哈河西岸,境内的元宝山花果山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原公格营子乡古山发现的几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具备了村落群规模。通过对遗址的发掘资料研究可探知,当时这里人口密集,农业、畜牧业、手工制造业非常发达,揭示了该地区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说明了老哈河流域也是中华北方文明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高度评价老子思想,其思想中有与老子相近的观点,如"禁欲"和"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认为这与老子的"无为"相通,并以老子"柔弱胜刚强"佐证。他看到统治阶级的奢侈享受,和老子一样反对统治阶层扰民。但是,将二者比较后可以发现,托尔斯泰在接受老子思想的同时进行了带有浓厚博爱色彩的变通。老子"无为"是深谋远虑的治国之策,托尔斯泰的"无为"则带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王弼的《老子注》形成于汉魏之际,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学术转向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王弼在《老子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道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汉魏之际道儒融通的时代课题,而且对于推动《老子》解释学和中国道学史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老子科学思想基础的自然观,包括以“道”为始基的自然哲学、宇宙生成论、宇宙循环论。“道”乃天地万物之本,它包含着两种相反因素的相互作用,蕴含着辩证法三大规律。老子的技术思想从“朴散为器”到“大制不割”,从“有而用之”到“有而不用”,从“有之以为利”到“无之以为用”,均体现出老子对人类心灵与器物之用关系的觉悟。老子的这些论述,不但对于工程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人们处理国事、家事、世事与人事等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老子科学思想实现了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综合,以及“天”与“人”的综合,即自然与人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道"是老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一个用逻辑理念难以界说的哲学概念,但其所内涵的本质特性,可以通过对老庄话语体系中"大"、"一"、"无"等关键词的分析研究概括出来--这就是超越界限的无限包容性、超越分别的整体性、超越现实的内隐潜藏性,从而实现了对"道"全方位、多层次、本质性的体认.这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