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中心要务是克服旧哲学“解释世界”的局限,马克思由此终结“解释世界”的旧哲学建立起一门“改变世界”的新哲学。新哲学从三个方面超越了旧哲学: 克服了其观念本体论,打通了哲学通往现实的道路;祛除了其唯心史观迷误,唯物主义地解答了“历史之谜”;扬弃了其先验的价值观立场,将哲学改造成为人类社会解放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巧用提问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灵感;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以旧引新,以旧促新,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开拓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词新语产生规律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各类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主要有:社会发展、新事物的出现;旧词新诠释;吸收外来语;求简求快等。还对各类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现象进行了一一论述,总结出一些有利于研究语言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金朝儒学驳杂而不统一,流播着许多派别。新、旧儒学并存的格局是构成金朝文学的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金朝境内旧儒学思想的回升,是整个古代儒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运动形式。北宋理学诸流派起初潜存于民间,后来随着南宋理学逐渐北传以及文人纷纷涉足,新儒学终于在金末元初蔚为大观。终金一朝,盛行于士林、文坛并对创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理学派别是被认为非正宗的蜀学。文人对儒学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专门致力于研习和传播新、旧儒学,以纯儒自居;另一种类型博采杂取,兼容众说,于儒学之外叉濡染释、老。儒学对金朝文学的意义主要反映在3个方面:首先,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程度不同地体现在各种文体的创作中;其次,出现了许多阐发儒家思想尤其是宋学的诗、文作品;再次,文学活动中的文以载道、修辞立诚的意识得以强化和深化。儒学对金朝文学的作用表现为正、负两方面。金朝作家和文学理论家较好地解决了文、道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儒家思想对文学的阻力。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科技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恩来对我国五六十年代三大科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改造旧科技人才的途径和培养新科技力量的方法方面,论述了改造旧科技人才和培养新科技力量战略;从向外国学习和自主创新方面,论述了学习苏联科学技术战略;从实行科学国家主义,密切协作、合理分工,创建科技动力机制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方面,论述了实现科技体制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1913年至1914年间知识阶层中流行的“道德救亡”思想是在民国初年特定的背景中出现的,其主要手段与方法为:实行政治革命,注重社会革命,推进国民道德重建;倡导正义;建立道德权威;改造道德信条,反省自爱,以私德促公德等。客观而言,“道德救亡”思想既是对传统价值的否定,又是对新价值的追求,是从旧价值解体到新价值建立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方案。由于它自身的缺陷,“道德救亡”思想不能成为制裁社会堕落的克星,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1996年10月7日至11日在河北保定召开了义和团与华北社会暨直隶总督全国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就义和团运动与华北社会经济、文化心态;反洋教斗争;义和团和白莲教、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的关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特点以及义和团运动的研究如何深入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讨论的成果:有的是旧问题,新论证;有的是新视角,新领域;有的是新观点,新突破;有的是新考证,查漏补缺;有的对如何深入研究义和团运动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新与旧     
到了新年,仿佛一切都变新了。身上的衣服是新的,桌上的饭菜是新的,墙上的春联是新的,人们的笑脸是新的,就连大街上的空气,也都像重新换过一样,吸起来特别舒服。旧的去了,新的来了。旧的不去,新的也就不来。旧孕育新,新取代旧。这就是历史,这就是规律,谁也改变不了,永远改变不了。在词典上,“新”主要有四种解释。一是指“刚出现的”;二是指“没用过的”;三是指“革除旧的,换上新的”;四是指“ 最近”和“刚刚”发生的。新是什么?按我理解,新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期盼与希望。穿前所未穿,食前所未食,住前所未住,用前所未用,见前所未见,享前所未享,一年更比一年好,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观是相对于旧历史观而言的,它超越形形色色的历史观模式。新历史观将整个历史作为现实本身来理解,就其本质是一种本体论。新历史观具有双重功能,即哲学的和史学的:其史学价值在于证明历史对时间的优先性;其哲学价值在于证明历史对于历史事实的超越性。新历史观与历史学之间存在着一个弹性空间,这就是史学观的理性建构。另外,新历史观的根基是历史感,即新历史观往往以历史感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滋生的腐败现象,之所以蔓延,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教育放松;改革开放中新旧体制同时运转,为腐败滋生造成了一些新条件;法制不健全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给腐败留下了漏洞和空子。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深化改革,加速旧体制转轨,加快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等,是清除、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重要途径和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报刊标题中的文言现象大致有四种类型:引用,仿用,散用,化用。文言在报刊标题中是备受青睐的。其原因是:1.简洁传神,富于弹性。2.委婉含蓄,正式庄重;3.幽默风趣,轻松活泼;4.以“旧”求“新”,颇有创意。如果在报刊标题中的滥用,误用文言,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在正确理解掌握文言的基础上运用和创新文言,另一方面也要尊重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12.
清代李渔道:“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闲情偶寄》)。文章之新,似予人吹拂清爽春风,令人心旷神怡,获以美的享受。文章之新,首先表现为题材出新,如何让题材出“新”呢?  相似文献   

13.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皆成于北宋,然两史于史料择别、编纂体例、书法风格诸方面多异而少同。其相异者,根源有二:同一王朝之不同时期所面临的政治任务不同,史家修史之具体目的必不尽相同;私家独撰与官修众著两种修史程式不同,出于不同修史程式之史书,面貌自然相异。其相同者,反映了史学为政治服务这一传统史学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宋元戏文的残曲佚文作了新的辑补工作。所补者主要有二:一是补前人未见之新材料;二是对旧材料重新考索而得,并纠正前人的若干讹误。  相似文献   

15.
康德在丑面前的困境:“不快感”与纯粹丑在美的分析中的出现;丑与判断力先验原理之间的矛盾;崇高的分析对丑的掩盖。结论:康德在丑面前的困境实际是一种道德主义的困境,与其形而上学美学体系有关,也是旧辩证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为:教育救国、教育图强、教育革新的教育目的;平民教育和民主理校的教育思想;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创新办学模式的教育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的治学方法。其主要特征为:批判性、超前性、阶级性、实践性。研究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1]卷一:故魏野器有终诗曰:“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人祭祀,旧俩帝填还。卤簿尘侵暗,铭旌泪洒斑。功名谁复继,敕葬向家山。”  相似文献   

18.
(一)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条要求不只涉及教师,同时也适用于学生,适用于教和学两个过程.教学中,对旧知识要温习、巩固,“学而时习之”;同时,在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新的创获,要用思想去领悟出新义,形成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朱熹也精辟地阐发了这一思想。他说:”学者不可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1]“温故而不知新,不足以为人师矣”[2]。两千多年来,“温故知新”的创见也已家喻户晓了,在学校教学中更已成为师生尊奉的真理.遵循它所提示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批判过自然哲学,而他所倡导的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哲学、对于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我国哲学界一直存在严重的理论误解、要弄清楚恩格斯的这种看来有些矛盾的自然哲学观,就必须正确理解恩格斯怎样批判旧的自然哲学;怎样改造旧的自然哲学;以及怎样创立新的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救国思想发端于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尽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单纯依靠发展教育来救国是抓错了根本,不可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但是教育救国思想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育救国论者的教育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仍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对教育功能的肯定乃至夸大对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