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梳理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现状,并采用logt检验方法分别考察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一级分指数的收敛情况.结果 表明,在样本考察期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趋势.从分类指数来看,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指数和数字化程度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覆盖广度指数和使用深度指数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而数字化程度指数的地区差异较小.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覆盖广度指数以及使用深度指数在全国范围内趋于收敛,而数字化程度指数总体不收敛,但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收敛于一个俱乐部,西部地区收敛于一个俱乐部.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职能的广度和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就越有扩大和加深的趋势,只是不同体制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存在差异而已.不同制度结构的国家,社会发展和公共需求的表达方式不同,必然导致经济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也将导致地方政府职能差异.政府的目标决定着政府行为的选择及政府功能的转变.在不同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架构中,地方政府承担的职能也将有所不同.换言之,地方政府职能必须在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5个经济周期,它们均属于增长性经济周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持续时间大大延长,经济增长受外生性冲击打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全球经济波动的联动性也呈现加强态势。此外,我们从4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发现投资、消费、进出口、政府收支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均大于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但其总体波动趋势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时期来看,不仅投资、消费、进出口、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会引起GDP增长的波动,后者的波动也会影响到前者的波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互动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经济周期为视角,在运用VAR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投资者过度自信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经济周期处于扩张阶段时,投资者过度自信显著,而经济周期处于紧缩阶段时,投资者过度自信波动程度较之扩张期更高;过度自信心理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对股票价格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提供了一条研究经济周期影响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进而作用于股票价格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导原因在于银行自身所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周期、所有制类型、银行服务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和银行业的垄断程度等。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率和服务区域内经济发达程度都呈负相关关系,不良贷款率与银行业的垄断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据此,我国银监会在监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时,应根据经济周期状况,设定不良贷款率的促降幅度。  相似文献   

6.
合理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是大国治理的根本问题.作为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两种基本形态,单一制和联邦制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国家管理模式.在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经历了持续的改革,但仍存在着高度集权、权责不明晰、差异性分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推进我国国家管理模式创新,应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分权格局、适度扩大地方分权、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走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丁建定 《东岳论丛》2019,40(4):27-33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治理手段在中西方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基本目标与功能也存在明显的历史差异性。作为当代中西方国家治理手段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中,其理念、目标、道路、国家责任、管理模式等方面自然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国家治理手段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一种基本原理趋同性基础上不同国情决定下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马健 《理论界》2010,(6):56-57
关于经济周期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周期的变化与艺术品市场的波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周期的变化与艺术品市场的波动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事实上,经济周期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非常显著,艺术品其实很难成为其他金融工具的替代品,作为人们抵御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对包头医学院临床、护理、医学检验、麻醉、影像、口腔各年级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不存在差异;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对医患关系的认识程度不同,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医患关系认识程度的医学生对其职业认同有影响,在职业意志和职业价值观维度,不同医患关系认识程度的医学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维度及总分差异不显著.结论: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存在影响;要引导医学生理性认识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增强医学生从医信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构建金融稳定指数和宏观经济因子的基础上,利用DY动态溢出指数研究了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动态溢出效应具有时变性,且居于主导地位.而经济周期对金融周期的溢出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进一步地,利用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通胀水平的条件下,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周期只有在特定时期是经济周期的格兰杰原因.因此,稳金融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当局应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条件,确保宏观经济稳增长与金融系统防风险之间形成良好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在农户非农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基于CFPS2018年的微观数据,主要分析社会资本对于不同生计脆弱程度非农就业农户的差异性影响,并重点探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动。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可以显著降低非农就业农户的生计脆弱性,非农就业农户生计脆弱程度越高,社会资本的改善作用越明显;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均能够显著降低非农就业农户生计脆弱性,在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2)当非农就业农户生计脆弱程度较高时,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是替代关系;随着非农就业农户生计脆弱程度降低,两组变量之间由替代关系变为互补关系;而随着生计脆弱程度进一步降低,两组变量之间不再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全面小康增长”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 ,经济周期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今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将由“峰前谷后”的极度非对称性周期逐渐向以自然率为平均增长水平的对称性周期转变。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长尾特征必然带来经济“软着陆”后的“软扩张”。在“全面小康增长”的历史进程当中 ,经济增长的总需求驱动、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的规模与关系和谐等将成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最主要问题。本文基于福建省龙岩市的调研数据,从融资渠道、融资可获得性、融资成本、融资效率等4个方面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的行为特征,进而从创业者年龄、创业者最高文化程度、创业年限、经营规模、行业类型、地区分布、社会资本情况等7个方面对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创业者年龄与融资成功率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创业者最高文化程度与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成功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随着创业年限和经营规模的增加,返乡农民工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成功率逐步提高,而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成功率却趋于下降;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差异性;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增长与中国居民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为理论基础,运用中国2002-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对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因素和收入增长率对居民消费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消费率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间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然而,在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研究中却发现,消费率与抚养比以及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并不与全国保持一致,这些差别反映了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以及不同地区老龄化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通过调查535名汉族女童和418名回族女童。结果发现:1.回族女童的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这四个方面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汉族女童的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2.女童自我意识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五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个重大的基本事实是:我国已进入一个差异性社会.与阶级对抗性社会、同质性社会相比,差异性社会是一个性质和类型完全不同的社会.人民在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上趋于一致,而在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方面不断分化,人群分为不同阶层.把握这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差异特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对象,更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规范理论构建的主要根据.治理差异性社会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差异的正义".这一原则既是"差异问题的正义思考",更是"社会正义的中国思考".坚持"差异的正义"逻辑既需要基于我国物质生产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来真切地认识差异的性质、类型、结构和程度,反思和分析差异的根源,更需要坚守差异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历史性,以良序治理差异性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波动周期的测算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确有一定的周期性,周期长度约为4~5年。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变缓。我们应深入认识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减少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要素偏向影响经济波动的内在机理是在“价格效应”的作用下,技术进步在萧条时期偏向资本的程度增加,在繁荣时期偏向劳动的程度增加,这有利于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复苏,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抑制社会需求过度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3-2013年数据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技术进步为资本偏向型,且沿海地区偏向资本的程度高于内陆地区;从变化趋势看,沿海地区偏向资本的程度先上升后下降,内陆地区与之相反。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全国样本范围内,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程度的波动同经济波动存在稳定负向关系,说明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程度的波动能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的作用;但分地区讨论表明,沿海地区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程度的波动显著平抑经济波动,这种影响在内陆地区具有一定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用“谷-谷”分析法,我们考察了江苏GDP增长率的波动周期。经过研究分析 我们发现,江苏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峰位、深度、平均位势和扩张长度等,在改革前后都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其结论是:江苏经济周期由改革前的“大起大落”型转向改革后的“高位震荡”型,那么即 将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特征又如何呢?我们预测,它将会出现一个“缓升缓降”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社会具有较强的宗族性特征,宗族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与其成员在科举、仕宦方面的成功呈直接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古代中国宗族与科举制度之间的影响,能有效了解中国教育形态的变迁与成效.明清时期徽州在科举及仕宦方面成就显著,其宗族在对子弟科举、仕宦方面的奖掖形式及旌表方式经过年代的传承具有了风俗的特质,这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国宗族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