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的开局之年,是国家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家、重庆市确定的"人口信息化建设推进年"。重庆市江津区以"人口信息化建设推进年"为契机,着力在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全员人口信息采集长效机制,建立部门基础信息共享共建机制,拓宽应用渠道等方面强力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实现提质提速。注重统筹保障科学发展加强领导。江津区委、区政府将人口信息建设列入全区"双百"大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作为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人口计生目标责任考核、"一票否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计生委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一库、一网、一平台"的工作格局,初步实现了网络全方位、业务全纳入、人群全覆盖的上海人口计生信息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全员人口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和"数字浙江"建设规划,浙江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以信息化带动人口计生业务流程的整合和改造,不断推动管理服务转型,积极探索全省协同管理、共同服务的工作新路子。统筹规划从推动管理服务转型角度架构信息化建设体系"十一五"时期,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部署,以人口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人口数据质量,扎实推进人口数据开发与应用,着力发挥人口信息化在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有力地提高了人口宏观管理和辅助决策水平,提升了人口计生系统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靖安县紧紧围绕狠抓"全员化、网络化、微机化"的总目标不放松,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多措并举,全面创新人口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了整体管理服务工作水平。一是强化领导,统一认识。县人口计生委制订了《靖安县网络版全员人口个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提出系统建设"三步走"规划,即实现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在线录入,建好信息资源库;拓宽系统功能,科学指导人口计生工作提质提效;搭建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人口计生重点工作之一,纳入目标考核范围,不断强化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二是加大投入,建立机制。2013年以创建优质服务县为基础,先后拿出2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务实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依托信息化,实现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格局。注重社区应用构建人口基础管理新机制人口信息空间化。全面、实时、免费共享省国土资源部门测绘、并实时更新的地理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肃南县高度重视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信息化提质工程,实现了人口信息动态更新,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质量明显提高。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工作导向。将全员人口数据库覆盖率、准确率、错误信息率等指标纳入考评内容,将部门之间人口信息共享及全员人口数据库质量建设按照职责分工纳入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遂平县实施四项措施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构建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把反腐倡廉、阳光计生、诚信计生、行风建设、依法行政、利益导向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年终述廉、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对全社会统筹管理人口、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流动人口一盘棋服务管理、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各种特定人群的需要、破解人口计生工作难题、促进计划生育向全员人口服务管理转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基础性工作。2009年,湖北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以建设全员人口数据库为重点,以深化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以建立高效畅通的网络平台为基础,以人口公众网站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员人口数据库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湖北省人口计生委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用信息化引领工作流程再造,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坚持顶层设计构建统一的人口信息化建设体系省人口计生委把信息化建设始终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树立全省一盘棋观念,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把基层组织建设与诚信计生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党员带头减信计生,创建"五美新村"和"幸福家园",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积极推进诚信计生重要举措。资源县在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创"国优"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示范建设,把诚信计生与基层组织建设深度融合,实现了互利双赢:建立了27个诚信计生和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诚信计生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活水",诚信计生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活力。一、科学统筹,诚信计生纳入党建工作一起抓资源县委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创建"国优"目标,在全面调研、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科学统筹,把推进诚信计生纳入全县党建工作一齐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甘肃省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努力适应人口发展和计生事业新形势,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应用,为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口计生局紧紧围绕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提升的战略部署,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发挥信息化在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初步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建设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列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究其内在机理而言,诚信计生既是政府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将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新发展。要推进诚信计生建设就必须培育诚信计生文化,建设诚信计生机制,优化诚信计生服务。广州市越秀区的实践证明,诚信计生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上海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积极推进政策完善、人口信息化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加强优生优育、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庆阳市在"幸福家庭"创建工作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创新理念,坚持全市上下总动员,干部群众齐参与,把"幸福家庭"创建作为人口计生部门转变职能、服务改革发展全局的切入点,作为增进家庭和谐幸福、服务家庭发展的着力点,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有效推进。明确目标。市、县制定了实施意见,把创建活动纳入人口计生、精神文明建设、政府效能建设综合考评范畴,全面启动,强化督导,确保取得实效。结合实际,把创建"幸福家庭"标准确定为:科学生育(即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麻城市人口计生局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突破口来抓,加大投入,注重培训,规范管理,把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强化信息运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强化组织领导,创优工作环境。2011年以来,全市先后召开三次部门信息化建设协调会,专题研究信息化实施方案和推进工作,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市人口计生局牢固树立以信息化引领人口计生工作流程再造的理念,将人口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采取加强组织保证、强化信息平台建设、扩大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大力开展“幸福计生、幸福家庭、幸福寒亭”活动四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人口计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开展党建创新从组织上保证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寒亭区秉承以创新促工作的有效做法,从强化人口计生系统党建人手,按照“双重设置、双重管理、双重教育、双向承诺、双轮驱动、双线争优”的“六双”计生党建模式,在区级成立了寒亭区人口计生党工委,在各街道、开发区设立了人口计生党总支,在各社区(工作片)设立了人口计生党支部,将区、街、村三级人口计生系统的党员全部纳入人口计生党工委的统一管理、教育、培训和服务,从组织上强化了对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此推动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利用人口计生工作统筹发展的契机,把人口计生信息化管理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村级信息化建设,夯实基层"网底",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效应。截至目前,全市1276个村(居),人员设施配备到位率100%,全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网络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早,经过10年的发展,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人口计生部门的广域资源网,建成了以专线网络为依托的省级集中大型全员人口个案信息资源库,实现了全员人口个案信息的实时在线运行和动态更新维护,提升了流动人口等重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探索了人口数据的横向共享和决策服务机制。本文结合山西人口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就如何推进信息管理与应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