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21世纪不期而至,我想问一个问题,即营销与以往相比,会有哪些比较大的变化?在工作中该注意什么?郝东升/上海郡成有限公司回复由于技术革命的影响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我们几乎不太可能对整个21世纪作出一个精确的预测,而只能根据现有的基础对近期的发展趋势进行方向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6.
《管理与财富》1999,(5)
在沿海边境地区,我国现行法规及政策允许个体户、私营企业进行对外贸易业中的小额私营贸易,还允许私人经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承办三来一补贸易。但不准私营的行业仍有严格的规定,如军工业、铁路运输业、石油业、拆船等行业。不准个体户或私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还有:(1)民用爆炸品;(2)化学危险品;(3)严重污染城乡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4)特殊管理药品的生产经营;(5)猎枪;(6)棺木、土葬用品(实行土葬的地区除外);(7)管形弹簧秤;(8)军服、人民警察服装及专用材料;(9)学生复习资料;(10)金银及其制品;(11)仿真玩具枪;(12)石油成品油(交通不便地区供销社组织经营少量灯用煤油除外);(13)边销茶(指我国少数民族钦用茶);(14)印制商标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和最富有的国度,但缺乏合作。如果能携手合作,那么这两个占世界1/3人口的国家,将会令世界为之颤抖。合作将通过贸易、经济以及投资进行,在钢铁和软件领域的合作日渐成熟,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合作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从目前来讲,企业经营合应着力提高以下素质:一是生产经营素质。指挥生产经营,是经营者的基本职能。经营者要履行这一职能,首先必须提高白己的生产指挥素质。包括决策能力和调配指挥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所以,企业经营者还应具备从事现代化管理所必须的信息观念、科学观念、系统观念、用户观念以及投入产出观念,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公关能力。真正做到既懂生产,又善经营,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二是驾驭市场的素质。企业走向市场之后,经…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科学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形成科学体系并走向成熟,是有其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的。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在党和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是来自党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而决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臆念。它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践的检验以及国内外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这一理论,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同时,这一理论的创立,又是对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0.
12.
办会不仅是党政机关秘书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民营企业办公室人员必须承担的工作。因此,民营企业办公室秘书人员有必要了解会议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14.
一个国家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最主要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适用于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政策,一个是适用于中等收入人群的限价房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推动一项伟大的事业,特别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伟大的事业,不埋下头来认真地从自己的传统和别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是不行的。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最重要原因。我们用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和经验,不可能都靠自己原创,大多数须通过学习、借鉴、继承获得。只有如此,才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学习的内容,无非两大类:一是本民族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在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民主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实不够。表现为:其一,党员的知情权落实不够。有些单位和地方党内信息渠道不畅,工作透明度不高,许多事关党员切身利益和当地事业发展的重大事情,党员了解不够。其二,党员的参与决定权落实不够、许多重大事情不是通过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而是由少数负责人决定。其三,党员的选举权落实不够。这一方面表现为干部的委任制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另一方面表现为有的地方在选举中不能很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中,征求群众意见…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农科院相关专家介绍: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证书的发放是根据研发人的申请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评审,经部级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批准的。 相似文献
19.
20.
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这是对国际上普遍推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国内地方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的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源自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实践,它将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角色区分开来,旨在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发社会多种公共服务生产主体的活力,满足公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