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婴不入狗门晏婴是齐国大臣,能说会道,经常出使各国。一次,他要到楚国去,楚王便事先与群臣商量了一个办法,决定利用他,羞辱羞辱齐国人。晏婴个子矮小,楚国人就在大门的一侧,凿了一个小门,决定等晏婴一到,让带路的人故意将他从小门引进,然后再将他当狗,进行嘲讽。一日,晏婴到了  相似文献   

2.
晏婴廉为政本观的提出与实践邵先锋晏婴,字仲,谥平,世称晏平仲。他先后事齐灵、庄、景三公,参政五十多年,是姜齐后期的一代名相。晏婴治国,政绩显著;晏婴为人,品德高洁。司马迁把他与齐国另一名相管仲并列,在《史记》中记作“管晏列传”。清廉俭朴,不仅是一种个...  相似文献   

3.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  相似文献   

4.
吴昆 《社区》2014,(32):40-40
晏婴是春秋时的政治家,齐国三朝卿相。齐景公继位之初,这位两朝元老并未受到重用,而是被派去治理东阿边陲(山东阿城镇)。过了三年,齐景公想了解东阿的治理情况,听到的却都是晏婴的坏话。齐景公很生气,找来晏婴问罪。晏婴检讨说:“臣错了,请您再给我三年时间,保证您听到的都是好话。”  相似文献   

5.
王虎林 《社区》2002,(10):26-26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可谓声名显赫,但他出门在外,却总是一副谦恭谨慎的样子,夫君只是人家的车夫,但却满脸骄傲。我深以为忧,因此我要离开你。”  相似文献   

6.
李文武 《金陵瞭望》2009,(13):38-38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叫司马穰苴。当时,在齐国景公时代,晋国侵略阿、甄地区,燕国侵犯河上地区。齐国陷入四面楚歌的环境中,派军抵御。结果,大败。齐景公急了,贤臣晏婴推荐了司马穰苴.晏婴说“穰苴虽是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齐景公采纳了晏婴的建议,面识司马穰苴.交流军事知识。司马的谈吐与学识折服了齐景公。齐景公极为高兴.马上任命穰苴为军事统帅,抵御敌军。  相似文献   

7.
挥汗成雨     
这一成语,人们用它形容人多,有时也有用它形容汗多。晏(yàn)子名婴(yīng),字平仲(zhòng),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在春秋时代,他做过齐国的相国,历事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著名政治家。有一次,齐国派晏子婴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王看不起齐国,对晏子婴很不  相似文献   

8.
晏婴是春秋末期年国的著名政治家,在齐国历史上,晏婴与管仲齐名,史书并称管晏。晏婴一生相齐三公,其主要政绩为:强公室,抑私门;犯颜直谏,匡正君过;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折冲尊沮,不辱使命。等等。晏婴以其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开创了一代良好的政风。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尽显风流,那还是在小说中;而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一位德才兼备的雄辩家——齐国大夫晏婴。晏婴聪明智慧,机敏善辩,贤名闻于诸侯。只是他身材矮小,不足五尺,因而不免有人借此奚落他。结果,对方往往是自讨没趣,不得不甘拜下风。《晏子春秋》就记述了他的一些轶事,读来十分有趣,在此愿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晏子春秋》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子春秋》是一部以记载晏婴言行为主的专书。晏婴(?——前500年),春秋后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是齐国历史上继管仲之后的又一位贤相,历灵、庄、景三朝,从政五十余年,并“以节俭力行重干国”。关于晏婴的材料较多、较集中地保留在《晏子春秋》里面。这部书虽然不能完全作为信史看待,但仍不失为我们研究晏婴这个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晏子春秋》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先秦文学史中应有一定的地位。可是,由于这部书的真伪问题长期聚讼不已,影响到人们对它的重视、研究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它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还有待于我们重新作真正的认识。本文拟就《晏子春秋》的真伪问题,书中所体现的晏婴的政治思想及这部书的艺术特色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茶事起于何时,向来有不同的观点.《晏子春秋》有“茗菜”之语,很多学者据此认为战国时代便已有茶之事,《中国茶叶大辞典》更是将晏婴列为古今第一茶人.本文利用文字学、词源学、版本学、气候学、地理学等方面知识,对《茶经》、《太平御览》、《晏子春秋》等书中的五段类似的引文进行逐一辨析.笔者认为《茶经》的“茗菜”引文并不可信,“茗菜”当为“苔菜”之误,或《晏子春秋》中并无“茗”或“苔”字,这条语料并不能被用来证明战国已有茶之事.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先秦可能是茶的有关文献记载,认为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先秦有茶的观点并不可信.本文利用“二重证据法”,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角度分析,认为茶事起于西汉.  相似文献   

12.
《答客诮》一诗的写作时间,有两说:一、据《鲁迅书简补遗》记载,先生曾将它写成条幅赠日本医生坪井,条幅末题:“未年之冬戏作,录请坪井先生晒正,鲁迅。”未年乃辛未年的简称,即一九三一年.因此,断为一九三一年冬的作品。按:坪井是日本在上海开设的筱崎医院的医生,曾给鲁迅的孩子海婴治痢疾,因而先生与之常有交往。但查一九三一年冬和此后《鲁迅日记》,均无赠诗坪井的记载.而坪井来鲁迅家为海婴治病和鲁迅携海婴往筱崎的医院就医的记载有数十处之多,却皆在一九三二年五月以后,治痢疾一事在一九三二年六、  相似文献   

13.
晏婴,字平仲,维夷(今山东高密)人,曾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官位至相,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近读《晏子春秋》,一直在想,晏婴是不是太傻了,在封建官场,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  相似文献   

14.
【名篇欣赏】马霞屠格涅夫(俄国)许多年以前,我住在圣彼得堡的时候,我每次坐马车,总要和车夫谈些闲话。我特别喜欢和那些在夜间赶车的车夫谈话,他们都是近乡的贫苦农民,赶了他们的赭色的车  相似文献   

15.
自律即以党纪、国法和道德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自律是高度的自觉,自律是最灵验最有效的护身符。官大体有两种:清官、贪官。贪官并不全部一开始就贪,最后终又成为贪官,身败名裂直至丢了脑袋,关键就是缺了个自律。清官之所以一身清廉,并不是他们无求无欲,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他们始终能够自律,有高度的自觉。谈及这点,不得不谈及春秋末期的晏婴。晏婴是齐国大夫,齐景公感其辅政有方得力,便赏赐他一件白狐皮裘,衣襟又是用豹皮镶的,价值千金,晏却谢而不受。齐景公知晏妻老,又要将自己少且娇的爱女嫁晏,晏敬拜谢辞。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纵向地考察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文化流变。春秋前期 ,齐国管仲在原有的基础上光而大之 ,形成了齐法家学说 ;鲁国出现了臧文仲与柳下惠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春秋后期 ,孔子是柳下惠而非臧文仲 ,杀少正卯 ,儒学在鲁国占据统治地位 ,使鲁学更加纯粹 ;齐国以法家为主要特色的思想文化至晏婴重礼而淡化法 ,齐文化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晏子年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子名婴,谥平仲,莱之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以邑为氏,其先人曾事齐桓公,世系已不可考。其父晏桓子名弱,事齐顷公、灵公。晏子博闻强记,通于古今,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晏子生年限于材料不足,无从准确推定,卒于齐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现存古籍材料中有关晏子事迹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  相似文献   

18.
《管晏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也被《大学语文》(华东师大本)选为教材,但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一事的解释,大都认为司马迁在此问题上对晏子持以批评态度。例如聊城师院所编《〈大学语文〉文章赏析》一书所收录的华东师大叶百丰先生《〈管晏列传〉讲析》一文中,就这样讲:“对晏婴,司马迁是这样说的:‘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用‘岂……邪’的句式,在于引起读者的思索。而文情荡漾、自然,作者对晏婴的‘见义不为无勇’是持批评态度的。”此外,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分析》,西北师院所编(《〈大学语文〉讲析》  相似文献   

19.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古人就已有明确的区分。具体到宋词,各人的爱好也大不相同,因为对象越具体,标准也就越发细致。有人喜欢豪放,有人喜欢婉约词,有人喜欢风雅,有人喜欢俚俗;甚至对同一流派的作家,对同一作家的不同词作,也各有所好。北宋词人晏殊、晏几道父子虽都是婉约派的作家,二人的不少怀人词作虽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相似文献   

20.
铅华销尽见天真——浅论《小山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对晏几道《小山词》的评论甚少,至于专篇论及除了宛敏灏的《二晏及其词》一书而外,几乎就没有其它的有关文章了。纵使二晏并举,也是大晏论多,小晏论少。究其原因或许有二:其一,晏几道的生平事迹难考定,连一篇传记都没有,只是一些词话笔记杂录中偶尔及之,但也只是三言两语,惜墨如金。这样,势必对研究小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