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金圣叹的评点在走向本文、文本的"细读"等方面,与英美"新批评"有异曲同工之妙.金圣叹评点对"读者精神"的呼唤,表现出了对"新批评"的超越性,它是可资现代诗学借鉴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2.
运用比较方法对作品展开批评、进行理论总结,是文言小说评点的重要批评成就之一。评点者大量使用比较方法,将文言小说与《史记》等历史经典和小说戏曲作品相比较,肯定了文言小说的地位与价值。比较批评法体现了评点的整体观,增强了批评的力度,从而提高了评点的理论批评水平。  相似文献   

3.
庄丹  郭丹 《兰州学刊》2013,(8):106-109,10
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是《左传》评点学史上的全盛期,这一时期的《左传》文学评点有着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上的发展,即由感性的"悟"上升到理性的"法"。文章通过分析金圣叹前后期《左传》评点之不同美学特征,结合《古文观止》《左绣》《左传义法举要》等清前期《左传》评点学发展史上具有关键意义的《左传》文学评点著作,揭示金圣叹《左传》评点在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史上的特殊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崇祯本《金瓶梅》评点产生时间较早,相对于同一时期的序跋,理论内容更为完整丰富。评点内容可归结为一个"情"字,涵盖世情、人情与文情三个方面。在社会批评方面,评点者强调此书是写世态炎凉之书;在对人物的道德评价方面,评点者对"情"与"淫"做了明显的区分,于情欲纠缠之中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批判和悲悯;在艺术手法方面,评点者则借鉴了传统书画理论与文章学理论对小说的创作技法给予充分的赞美。这些评点内容揭示出《金瓶梅》一书深刻的创作主旨与警世意义,从而与"淫书"论划清了界限,在《金瓶梅》接受史与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论文学史上分别对杜甫与李白、与王维、与黄庭坚、与周邦彦等的比较、分析,乃至彼此的"优劣"论.重点归结到当代国学大师梁启超等人,对之何以有不同的倾向性及"表态".涉及其间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并针对不同的取向,联系"灵魂三变"("骆驼、狮子、赤子")之说,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6.
"奇"是清代实学代表人物王源评点《左传》的关键词,在内容、形式评点中皆有体现。借助《左传》具体文本的评点,通过同类相联、正反对举的反复申述,王源将"奇"之内涵赋予"变""活""正"等多重意义,将传统的奇文观念"美文化",以奇诡、辞达、自然为奇文,使"奇"具备了多重文学批评的功能。身处易代,酷爱兵法,好奇人奇事奇文,一生坎壈,皆为王源尚奇批评生成之根源。对明清八股时文取士的不屑,对清初文坛亦步亦趋效法唐宋八大家的不满,使其《左传》奇文评点具备了不同时俗的意义,浸润了明确的针砭时弊与经世致用的色彩。王源《左传》评点之重"奇",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论的典型性特征。对此进行考察,可望为揭橥评点的阐释范式、话语体系等提供可行性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由理学迈向朴学之重要转型期,也是中国戏曲评点理论发生转变的关键期.清代戏曲评点在清初顺、康年间达到鼎盛,乾隆以后又迅速走向衰落.较清初而言,乾嘉时期的初戏曲评点在延续中有变化,主要表现在:戏曲叙事结构理论的延续与变异、形式批评的崇尚和反剧场化的艺术追求.这是时代思潮规训和文人戏曲评点家忽视戏曲综合性艺术的"类"特征二者合力的结果,标志着古典戏曲评点日渐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8.
《古文观止》作为清朝私塾教材,收录的文章主要用以指导初学者作文,为科举考试打下基础.尽管在当时并未受到当时社会的重视,但却在众多的古文选本中脱颖而出,流传至今.新中国建立后,国内学者对《古文观止》研究热潮不断高涨,研究范围包括选本、成书渊源、二吴评点等,但对二吴评点的研究主要限于其特点,尚未关注其所揭示的文章技法.而二吴对所收录的文章的评点是较有特色的,其对文章行文和技法的分析及点评是比较精彩的.本文将从其评点揭示的语义对照、突出联想、语义突出、语言均衡等文章技法来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苏轼熟悉佛教经典,多与僧侣禅师交好,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佛学修养达到较高境界.苏轼对<楞严经>尤为推重,并以之作为一生随时奉读的释典.苏诗融摄<楞严经>义理、譬喻、事相而成者较多,其中既有寄寓深沉、了无痕迹的佳作,也有掉弄佛教义理、生套佛语的篇什,但不管怎样,由于<楞严经>的加入,使苏诗呈现出异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周群 《兰州学刊》2012,(10):99-103
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典范样式,明清小说评点以其鲜明的叙事形态、艺术特征和时代特色而著称于世,作为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小说评点文本中戏谑化的艺术书写既是对评点者"以文为戏"审美旨趣在新的文本样式中的理论阐发,又是评点者对戏曲文化深入关照和体认的思想结晶,它为小说评点文本的"跨文化"书写赋予了颇具代表性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君  牛耀明 《阴山学刊》2006,20(3):21-23
方中通是清初数学家,“九九图说”是他重要的数学成果之一。“九九图说”主要对中国古代组合图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各类纵横图的一般性定义,从中反映出方氏对数学对称性、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辩证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崔波 《殷都学刊》2005,(4):30-34
汉代经学是儒家经学的确立阶段,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给儒学发展拓展了充分的空间。汉元帝时,重用经学之士,注重人才的德行道艺和学术水平,使大批儒生涌入政界,京房就是这样背景下,加上长于占卦,受到元帝的赏识,进而受到重用。这时,京房提出了考功课吏法,该办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影 《北方论丛》2007,(6):12-15
宋代教坊与民间演剧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间伎艺人承应内廷演出。宋代教坊凡遇大型节日庆典均要征集民间伎艺人入宫承应演出。第二,教坊伎艺人与民间伎艺人在民间节日期间以及内廷重大庆典时都有同台演出的机会。教坊伎艺人与民间伎艺人同台献艺,对教坊伎艺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博采民间众长的时机。第三,民间伎艺人与教坊伎艺人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表现为:教坊伎艺人因年老、战乱等原因流落至民间;而民间伎艺人因其伎艺精湛而被征入教坊,这都促进了民间与教坊伎艺的交流。另外,宋代教坊乐艺组织对民间的影响也很深远。  相似文献   

14.
方苞以古文名扬天下,世人皆言其不作诗,他自己亦多次提及自儿时即"绝意不为诗"。方苞"绝意不为诗"的根本原因是其父力戒方苞为诗。另外,相较于文而言,方苞诗才确实有限,诗作受到友人批评,他自己也意识到诗歌之难为。但事实上,方苞并非真的与诗歌绝缘,他时常写诗,只是少有留存而已,其从弟方世举的诗集中曾提及方苞作诗,足以明证。他有大量诗序,可见其诗歌观念。  相似文献   

15.
柏亚东 《兰州学刊》2007,(11):207-208
《文选》李善注大量引用扬雄《方言》,经考证发现,其中有14例是李善误将郭璞《方言注》或其他典籍作为《方言》而引用的.通过文献比较和分析,对这十四条引文的来源作了推断.  相似文献   

16.
罗超 《殷都学刊》2001,(2):56-60
阐释方回降元的文化依据.以历史考证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宋元之际文人降元的深层次原因.周密以"人品卑污"评价方回降元,于史实不符.把方回为自己辩白的理由与时势背景相联系,说明支配传统文人政治行为的儒家处世原则,存在着内在矛盾.从方回降元前后的心态变化,可以看出由宋入元的士大夫文人所具有的循规蹈矩、进退失据的文化心态.方回降元是陈腐的南宋文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刘文菊 《河北学刊》2002,22(1):120-122
本文通过解读新写实代表作家———方方和池莉不同的创作价值标准、创作视角、创作原则和创作风格 ,探讨她们在创作艺术个性上的差异和分野  相似文献   

18.
康熙五十年发生的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方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得罪,后经宽大处理,因祸得福,官运通达,由昔日家境贫困,又屡困场屋的落拓文士一跃而贵为天子侍从、本朝达官,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种特殊的恩遇并未给他带来心绪的片刻宁静,反而使他陷入了心态失衡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一方面,他极力颂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君主善待自己并宽赦方氏族众的皇恩,另一方面,他没有完全挣脱《南山集》案的阴影,心绪凝重,心态极其复杂,如对作《南山集序》的追悔,对亡友戴名世的追念与痛悼,以及对方氏宗祸与自己家祸的无比痛心等。  相似文献   

19.
方以智结合其家传之易学,提出了“太极不落有无”说。“无极即在有极中——无即在有中——先天即在后天中”和“太极即在无极、有极中——太无即在无、有中——中天即在先、后天中”这两组命题的交互融合构成了“太极不落有无说”的基本内涵。“太极不落有无说”是方以智“统泯随。交轮几”思维模式的运用,或者说是其“统泯随,交轮几”与“不落有无”的圆融。  相似文献   

20.
张世亮 《阴山学刊》2010,(4):102-104,121
方以智针对"有"、"无"这一对范畴提出了"不落有无"说。经过对"半提"与"全提"的批判,他在"允中氏之则天"、"子思之言‘中、和’"与"孟子之创为‘养气、践形’之说"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大全提"意义上的"不落有无",从而指出"大全提"才是"不落有无"的真正内涵。方以智"不落有无"说的提出最终导致了其学术取向上的"统合三教"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