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城市管理中的公共权力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机会公平、财富和资源分配公平受到严重扭曲,城市公权以恶性方式扩大了市场机制和竞争带来的必然差距,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危害着城市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城市管理中,必须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健全监督体系,扩大公民参与,以民主化矫正公共权力的偏离,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对城市社会管理的影响及表现这一个角度切入,从而分析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并且提出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的对策,来谈论城市政府的社会责任和管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中,道路建设是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提升城市品位形象的亮点工程。城市道路一般由政府提供,但是交通工具或者由社会自己提供或者由政府提供, 这导致了社会出行能力的差异。是否依靠集体消费成为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城市现代化同时推进社会公平的关键在于道路建设中必须坚持建设“紧凑型”城市、加大政府补助以提升公平化、加强便捷化以推进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4.
空间原本就与人、权利与资本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空间格局的公平是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城市公共空间公平的研究就逐渐引起了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系统论观点和学科交叉为研究思路,尝试着从城市公平与人格属性的一致性、城市空间公平与政治公平的关联性、城市空间公平与市场调控的平衡性,以及城市空间公平与空间规划的对应性等四个维度来解析城市公平的基本内涵,并以新加坡为例,以期能为我国城市空间公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公平,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而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是机会公平。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个规模庞大的以贫困为主要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存在,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竞争、财富分配的机会不公平,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数量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依据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思想,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成员的自由,应从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五个方面衡量贫困,贫困的根源是缺乏能力与机会。因此,要想解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不仅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受助者的能力,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构建公平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的住房货币化改革促进了以实物分配为主的住房分配旧体制向以货币分配为主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住房新体制的过渡。不过,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住房不公平也进一步加剧和扩大。然而,贵阳却提供了一个解决住房改革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和住房不公平问题的成功案例。贵阳住房货币化改革的实践说明,市场化转型并不必然引致社会不公的加剧;恰当的政策创新,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率,而且还能缩小旧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管理界和理论界的许多人在效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率而轻视社会公平问题,甚至错误地理解和解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价值导向下,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急剧扩大,基尼系数迅速飙升到世界最高水平,成为全球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并已成为阻碍社会安定、团结、和谐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和阐明了公平对社会的重大意义:一、公平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首要价值。政治民主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公平社会。政治民主和公民权利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反过来看,社会公平又是衡量社会政治民主和公民权利的重要尺度。二、公平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价值。文章从管理心理学、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三个方面阐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社会公平程度的高低决定着社会生产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即对一个社会或组织来说,权利分配越公平,效率越高;权利分配越不公平,效率越低。三、公平是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公平的社会必然是安定、团结与和谐的社会,而不公平的社会则必然是不安定、不团结、不和谐的社会。并且,社会越公平,越是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越不公平,则越是不安定、不团结、不和谐。这是人类社会的铁的定律。因此,中国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公平社会。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问题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公共管理的性质以及它区别于工商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原则。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 ,使它能制约市场竞争 ,维持社会稳定。同时 ,公共管理的公平原则与工商管理的效率原则相互促进、辩证结合 ,构成一种驱动力 ,维持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城市分区规划的发展以促进土地有效利用为目的,注重功能分区,是一个以确立与完善城市区域管辖权为表达方式的社会历史进程。城市发展和扩张的经济文化需求与政府的行政管控和法规建设共同构建城市分区规划的二元动力机制,司法支持为其职能合理化提供了有效的法理保障。美国部分城市分区规划存在合理性欠缺、社会效益差等缺陷。我国新型城市化建设可批判性地借鉴美国城市分区规划经验,加强规划管理与协作,保证土地集约利用,实现产业合理布局,鼓励社会参与,加强职能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把博弈论的知识应用到企业薪酬管理中,通过建立一个两人零和博弈模型,分析企业薪酬管理中对不公平事件受益人在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最优策略,得出了不公平事件发生时,企业应该在何时检查和控制的一个定量标准,以减少不公平事件的发生,维护和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社会不公平,除了反映在贫富差距过大之外,便是反映在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马太效应".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导致出现了不公平.如果在再分配过程中,尤其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再度失去公平,不公平现象必然将进一步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公平有效地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包括基本保障在内的公共产品,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所以,我们必须以公平优先的原则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入手,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如何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摘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是城市社区管理的最重要主体,其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城市社区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中政府主导的领域主要包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定、执行法律和社会政策,加强社区监管,培育非政府社区管理主体的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政府主导应以不超越社区可以承接、不影响社会居民自治、不过多干预市场机制运行、不制约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和不影响非营利组织独立性为限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与迁移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日益突出,尽管从长期看,人口流动与迁移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城市化发展,但从短期看则加剧了城市收入分配的分化,甚至使城市贫困问题更加严重。为此,应建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城市综合公共政策体系,将流动人口问题纳入政策关注范畴,将城市公共福利水平作为考量政府执政能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公平思想源于人类社会诞生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氏族社会成员生存需要的社会秩序理念,但原始时代的公平还算不上社会公平,作为血缘纽带的封闭性的氏族公社,有限的公平理念也只是禁锢于氏族群体的部落之中。伴随着生产发展阶级社会的出现,人类为稳定社会制度与秩序形成了以自然为依托的宗教神学伦理道德,规范着社会秩序与人类公平。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辟了近代人文理念的先河,而建立在资本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公平制度与法规,维护的则是有产者的利益和人格。只有马克思建立在消灭私有、剥削、阶级基础上的社会公平,才是广大劳动人民追求的真正自由、解放与公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些凸显在公共领域中的城市问题使得社会资源的分配欠缺公平。文章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这些问题的诱因,并试图通过户籍改革、构建公共福利型的政府机制和反腐倡廉等各种手段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解决城市中各个领域的矛盾冲突,增进公共利益总额。  相似文献   

17.
公众安全感是衡量城市公共安全状况和评价政府对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基于“挫折-侵犯”理论和差异化的信任机制模型构建挫折经历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路径,采用“2019年新时代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众安全感呈现出个体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二维特征,公众遭遇挫折经历不仅会直接降低社会安全感,而且通过降低政府信任、政策认同和社会公平感,降低个体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政府信任、政策认同和社会公平感在社会安全感的影响路径中存在差异化效应,表现为政治信任的“对称性原则”和政策认同的“不对称性原则”。社会公平感成为挫折经历降低个体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的重要桥梁。因此,培育风险沟通机制,拓展政策信息获取渠道,增进公众的政策认知能力,构建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对保障公众的安全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阿诤 《社区》2006,(20)
社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的城市中,社区服务的思想开始向实际工作领域渗透。90年代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将社区服务的概念扩大到层次更高、视野更宽阔的“社区建设”,形成了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的新思路。这项决策明确了城市社会的主要载体是社区,并将解决相当一部分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 ,在城市中他们属于贫困群体。农民工的贫困原因是由于农民工与城市人相比缺乏公正的社会权利 ,即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贫困是造成农民工地位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我国农民工社会权利贫困相当严重 ,现行的制度和政策缺乏对农民工社会权利的保障 ,农民工现有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农民工缺乏参与制订社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机会。因此 ,我们要根据制度公正的基本理念 ,给农民工以公平、公正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20.
城市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依赖社会福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实,成为逐步影响社会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文章论证了社会工作介入反福利依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和研究在反福利依赖中社会工作对社会政策方面介入的工作手法,以增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