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土家族的机智人物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智人物故事是民间故事中的特殊类型,是以一个机智人物为中心所形成的系列故事,有着不同于一般生活故事和民间笑话的审美特征。土家族机智人物故事有着流传空间相对稳定,主人公因地而异的特点,体现着平衡心理的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湖北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流传的机智人物邪八抬的故事,是集全乡机智人物故事为一体"箭垛式"人物的系列故事,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通过文化特性和社会影响两方面的分析,对如何全面了解卸甲坪土家族的精神生活有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族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是回族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有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女性机智人物的故事、智断官司的故事等类型。用类型分析法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可概知回族民间故事的叙述方式,并有助于理解回族人的智慧审美。  相似文献   

4.
祁连休的著作《智谋与妙趣———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多视野、多方面、多层次地对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历史渊源、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结构形态、人物形象、故事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全面严谨,并大胆冲破理论禁区,在许多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是一部富有特色的开创性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进国际民间文艺的学术交流,加强民间文学的研究工作,《民间文学论壇》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介绍了日本学者铃木健之先生的题为《“机智人物故事”笔记——试论其欺骗性》(赖育芳译,以下简称《笔记》)的文章,并在同期发表了了祁连休先生的《试评“骗子”说》一文,就我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是否是骗子及其它有关问题展开了极为有益的学术争论,笔者愿同大家一起讨论。本文拟通过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阿克顿巴的故事》的主人翁及其哄骗行为的介绍和分析,谈谈对《骗子》说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妥之处,期待专家和同行们指正。  相似文献   

6.
在湖北建始县景阳河这个地势封闭,土家族聚居的腹地,流传着许许多多不起眼的机智小人物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土家族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阿勒达尔·阔谢是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具有反抗精神的机智人物。人们用虚构的方式,以阿勒达尔·阔谢这样一位四处漂泊的人物为中心,有机地将一系列哈萨克族机智人物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了阿勒达尔·阔谢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在哈萨克族,而且在乌孜别克族,卡拉卡尔帕克族,土库曼,塔塔尔族等一些突厥民族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目前所能见到的有40多篇,其中包括某些故事的不同变体,这些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把这四十几篇故事加以排列,除个别几篇故事外,其它多篇在情节发展上,思想内容上彼此是相互联贯的。从整体上看,《阿勒达尔·阔谢的身世》和《最后的遗嘱》两篇起着首尾呼应的作用,类似一部完整的传记。  相似文献   

8.
东北民间“机智人物”型故事可分为长工与地主、聪明的女婿与蠢笨的丈人、和这两类以外的机智人物三个亚型。它们都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结构,集中表现了中国民间的诙谐文化,实际上是对生活的“戏仿”,对当时生活秩序的颠倒,以另一种方式折射出了民众的理想愿望。  相似文献   

9.
贱三爷故事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它是渊源久远机智人物故事在近现代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只有把贱三爷故事置于旧时代衣民进城的特殊背景之上,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独特风采与价值,《贱三爷故事集》创造了一种具有汉味的口头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0.
《十日谈》以绵里藏针的讽刺实现对形美实丑人物的暴露和陈腐事物的否定。这讽刺轻松宽容,尽量把金刚怒目式的批判裹在温情谐谑的外衣里,象蚊子叮人,虽不痛但辛辣绵长;以慧敏巧说的机智表现对形丑实美人物的赞颂。语言机智者迅速发现矛盾产生联想,以巧妙的借喻说明问题。行动机智者知计疾出(急智),在意外情况下几乎不思考就作出反应、压倒对方;以不动声色的幽默肯定正面人物、责备缺点或否定消极因素,同时,造成二种风趣温和的情境,使其在作品中起到“卤汁”的作用,让人物故事都浸润“卤味”,于醇厚中透出明朗和机警。  相似文献   

11.
重读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彩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票》是美国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构思精巧,主题深邃,人物情节简单却发人深省,如同一篇现代寓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作者在小说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文中所蕴涵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佛教在傣泰民族社会长期盛行,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人物、题材、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傣泰民族民间故事因此获得新的活力;傣泰民族民间故事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载体,佛教借助民间故事的生动形象和特殊的传承方式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充分体现了宗教和文学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装》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她通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美宝表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点。伍尔夫想以此展示女性在社会上无助、依赖、未接受教育的状况并试图找到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小说中伍尔夫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技巧以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主要由两组对立的故事元素构成:强者和弱者,拯救者和被拯救者。由它们构成的小说结构具有表里不一的特点,即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和未完成性,在形式上却呈现闭合性的状态。这种结构模式的建构是由陀氏的宗教意识和困惑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采集视频短片复述的叙说语料,对比分析汉语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引入和续谈故事角色的指称策略,聚焦两组儿童在回指模式上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组引入故事角色时倾向于使用光杆名词短语,而“数量词+名词短语”的不定指形式明显少于正常组;对于长距离的先行词,自闭症组续谈时仍倾向于使用零形式指称语,他们所使用的光杆名词具有较强的指向性而不具有回指性。就回指分布的典型模式而言,自闭症组和正常组存在较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金瓶梅》一书中,王婆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作者在她身上着墨前后计有十个回目之多,尤其在小说的前九回中,她的戏份颇大,而且她与书中主角之一潘金莲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在塑造潘金莲的形象时,王婆的形象也跃然纸上。王婆无疑是《金瓶梅》群丑之中的重要一丑。讨论这一形象,可以加深对作品批判社会现实的思想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主要是其巨大的文化魅力所致.本文分析了<受戒>产生的文化基础,揭示了<受戒>在情节、人物、艺术描写中流露出来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18.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文学早期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其主人公的名字瑞普在美国家喻户晓。本文从作家创造性地移植欧洲民间传说、成功的人物塑造以及浪漫的艺术手法三方面叙述了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迟暮"意象是张爱玲小说人物的原型.它最早出现在作者少年时的散文习作<迟暮>中."迟暮"原型经历了一个历时性的演变过程,以四种形态--传统型、现代型、综合型、未来型--构筑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20.
汪象旭创作的仙话小说《吕祖全传》,是明清小说中对黄粱梦故事进行全面创新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他根据自身经历,在原有故事框架基础上,把整个故事内容情节做了全面的改编,用入梦前、梦境中、二次入梦和梦后再试等故事,将吕洞宾塑造成仁义忠孝、智勇双全的完美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吕祖全传》还是唯一试图将南、北道教记载的黄粱梦故事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它不仅包含了吕洞宾醒悟黄粱梦的内容,还将化卢生入梦的故事吸收到作品中,形成了完整的黄粱梦神话故事版本,成为吕洞宾仙迹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吕祖全传》也开创了使用第一人称撰写小说故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