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颐 《社区》2014,(6):54-54
“绿客”是一些热爱生活,崇尚健康时尚,酷爱户外运动,支持公益事业,善待环境,有环保节俭意识的人的自称。几年前,我应网友“绿行天下”的邀请,加入了一个爱好单车户外运动的QQ群,不少驴友都是“绿客”。从此,我几乎每周都参加一次单车骑游。每次我们还自带方便袋,顺便捡起别人丢弃的垃圾。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年来,上海户外运动发展迅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户外运动在上海的发展,并归纳阐述户外运动在上海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上海户外运动今后的整体规划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户外运动安全防范管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收集国内近年来(2000—2006)的户外运动意外事故数据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户外运动活动者、户外运动组织者和公众救援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户外运动意外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探讨了基于以上三个角度的户外运动安全防范管理方式。希望能为目前国内日益火爆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一些关于安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榆林学院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程度、喜欢程度、户外运动所能承受的经费、户外运动的最大阻碍及参与户外运动有何目的加以分析研究,探讨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研究,数据和事实加以分析说明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日趋严重化,利用体育户外运动解决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使他们在户外运动中情趣尽至,心情舒畅,获得健康效应。从现实角度出发,户外运动对大学生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物质条件、政策保障、领导重视程度和制度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总体而论,对榆林学院学生户外运动的发展模式的开展情况提供相应对策,促进其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长沙户外运动俱乐部经营者、湖南省旅游局及相关行业管理者进行了访谈、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300位市民户外运动参与情况;综合分析发现长沙市的户外运动产业从场地、经营方式、管理机制、参与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情况。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对长沙市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热爱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每逢周末、节假日,总有一些驴友背上背包三五相邀,行走在旅途中,很多人去玩户外,是为了追求自由。但是过分的"自由",无论徒步、登山、骑行、跑步,都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如何保障户外运动的安全,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里总结了户外运动的  相似文献   

7.
王雯 《今日南国》2006,(17):44-45
繁忙紧张的工作,激烈竞争下的压力,使得每天穿越在“钢筋水泥”里的都市人越来越感到束缚的痛苦,勤奋工作带来的舒适生活却换不来身心的快乐。传统体育运动只是起到了锻炼体魄、保持体形的作用,什么能使我们嗅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挑战意志耐力?当攀岩、野营、漂流、登山等越来越多的另类运动从海外传到中国,运动爱好者们马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投入到大自然怀抱,去体验户外另类运动带来的快乐。在南宁,也有这么一群勇于探险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每当周末,他们背起行囊,来到郊外,穿越茂密的丛林,攀登险峻的岩壁,漂流湍急的河流,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誓要把户外运动发扬光大。日前,本刊记者走访了南宁户外产业中的佼佼者——广西红树林户外运动俱乐部、红森林户外运动设备技术公司的总经理陈理先生,请他带我们走进户外运动的精彩世界。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已成为一项新兴的体育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项选择。文章立足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对现状进行梳理,在分析制约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产业政策并对如何打造精品赛事等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休闲与体育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时尚,但在开展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而属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文章以体育休闲和体育旅游中具有高危险性的登山户外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理论演绎等方法对2001-2010年发生的山难事故进行分析,旨在探寻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中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方法与途径,使中国的登山户外运动更加科学、安全、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10.
集攀险峰、速降、越野跑、搏激流游泳等多种运动于一身的山地户外挑战赛,越来越受全球户外运动者的青睐,在自然资源丰富的中国也有了长足发展。4月26日至29日,2010第三届中国&#183;百色乐业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暨全国攀岩精英赛在百色市乐业县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与大城市相比,中型城市户外广告规划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城市街区地域特征不明显;消费观念保守,消费潜力不大;户外广告投放主体规模小而杂乱、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主体模糊等方面。因此,中型城市的户外广告规划方案必须导入DIS理念,创建城市个性形象,并遵循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双管齐下,理想化和现实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沈阳市户外广告设计混乱的现象得到改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户外广告具有视觉景观形象的形式美,还具有超越具象之外的精神价值美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景观艺术美。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根据沈阳市现状,从城市设计整体角度对广告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文章在对国内外大学地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野外实践教学的改进方案。在野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放开、逐渐提高的教学方法;要突出重点,强调野外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去主动掌握;采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兴趣教学,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想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必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而环境意识的养成有赖于环境教育的实施。搞清环境教育的由来、内容和目的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一步。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唤醒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状况的社会调查,从环境知识水平、环境状况认知、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保护态度、环境行为等五个主要方面对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上海市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提高市民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环境意识既会促进环境保护,又会改变消费行为、市场需求、消费者福利和企业利润等的分配。然而,消费者环境意识的分配效应是环境保护、消费行为和社会分配三者的结合部,在现有研究中鲜有涉及。对此,从供应链系统视角建立博弈模型,求解供应链定价和生态技术投资决策,分析消费者环境意识逐级传导引起的连锁反应,研究消费者环境意识如何改变社会分配格局。研究发现:首先,消费者环境意识会提高市场价格和企业利润,但是会降低消费者福利;其次,消费者环境意识会提高企业的分配地位,其中对零售企业的提高程度更大,但是会降低消费者的分配地位;最后,消费者环境意识越强,企业分配地位的提高程度和消费者福利的下降程度就越大。本研究丰富了对消费者环境意识多种作用的认识,有利于合理权衡环保、经济和分配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广西未来的建设者,广西当代大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将对今后广西各项环保政策的建立和实施起到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广西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分析了学生环保意识水平,提出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气污染特别是严重的雾霾天气频发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探讨,政府将解决雾霾问题作为环境治理的突破口,然而公众在协同参与治理及个人防护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甚至无所作为。基于KAP理论模式,采用问卷随访调查和回归检验方法,从健康保护意识、环境态度与雾霾认知以及城市居民的雾霾防护行为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发现: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会对城市居民应对雾霾的防护行为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而且雾霾认知存在直接影响。其中,雾霾基本认知和雾霾危害认知均对城市居民应对雾霾的防护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雾霾成因认知却无明显影响。因此,应加强宣传,强化雾霾基本认知和雾霾危害认知,引导民众树立健康保护意识与环境友好态度,促进公众对雾霾成因的了解,积极参与雾霾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州高校进行分层分类随机抽样,抽取了4所高校600名学生进行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环保知识为浅层认识,多数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积极性高;不少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增强,环保行为有待自觉。分析其原因,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与社会经济、学校教育及个人修养等影响因素有关。针对问题,应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整课程以加强大学生环境知识的学习,学校、社会应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相似文献   

20.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显示该区域农民的环境意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失,表现在农民的浅层环境意识和深层环境意识不平衡、不同年龄段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平衡和农民的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脱节等方面。为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为区域环境保护及生态重建提供软件条件,亟需通过如下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予以矫正: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强化对农民环境教育的战略认识;挖掘本土知识,实现环境教育内容的本土化;发挥中小学生的作用,积极推进环境"反哺"教育;注重利益需求,推动农民环境"知识"向环保"行为"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