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上古汉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是"在中古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为判断动词。但这个结论主要依赖于共同语的书面形式,"是"的发展历程在各地方言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吴语诸暨枫桥方言中系词"是"有两种用法:"是1"表肯定判断,"是2"既可表示判断,也可表示强调,是一个焦点标记,这种用法在中古汉语中也有表现。枫桥方言中的系词还有"得"、"勒"、"末"等,它们既表示判断,又是话题标志(提顿词),这在吴语中有相当的共性。因此,汉语的判断句既有用系词"是"的典型形式,也有用准系词及不用系词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所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汉语由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时期,《世说新语》的语言又较为接近当时的口语,因此,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某些语言现象的考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触摸到汉语发展演变的“脉搏”。本文正是通过对《世说新语》“子”的用法的考察,去探寻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中古汉语副词“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副词“更”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表示转折或反诘语气,也可表示动作行为、情况反复、轮迭进行或出现,还可表示程度的加深;在语义指向上,副词“更”既可指向主语、谓语,还可以指向多个成分。在整个中古时期,各种用法的发展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为是”、“是”为中古时期新生的选择问句关联词,它们的产生与运用显示了汉语选择问句在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描写、分析这几个关联词在中古汉语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了它们的历史来源,勾画出它们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史上“最为”的最开始使用的时期以及发展成熟的时期均早于“最是”,这是与“为”作系词的用法早于“是”作系词的用法出现紧密相连的。“最是”由在中古逐渐发展而至近代普遍化使用,功能增强,并最终在整体上取代了“最为”的使用优势地位;而在佛教文献中“最为”仍然保持着它的优势地位。这与以下情况相一致:“是”在口语中是作为“为”的历时替代词,而“为”由于具有较浓的书面语色彩在不同的场合也具有其存在价值。到了现代,“最是”作副词的用法已不见使用,而“最为”作为一个副词保存下来,这是由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词语的使用功能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益阳方言中的“在咯(哦)里”是表处所的指示代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在这(那)里”。按照作用划分,益阳方言中“在咯里、在哦里”的用法有三类:一是单用,作句子的状语或谓语;二是直接和动词结合做持续体的标记;三是用来加强语气。其中,后两类中的“在咯(哦)里”进入句子以后,对句中的动词是有选择的。在益阳方言中,“在咯(哦)里”的用法不同,其所表达的语义也是有差别的,这在古汉语和其它方言中也有类似现象。因此,“在”加处所指示代词作情态标记有普遍的类型学意义,这为现代汉语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汉语并列连词的发展在汉语史上呈现出较为齐整的历时更迭现象,并且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虚化过程:动词—介词—连词。另外,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地域分布,表现为南北两大不同系统:客、粤、闽保留中古乃至上古的用法,北方方言以及湘、赣则是近代汉语的直接承传。  相似文献   

8.
西夏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敬语用■表示,在总结其用法的基础之上,认为■来源于中古汉语西北方言的“我弥”。复数敬语“gia mji”的词尾弱化,与前面的人称代词黏合,合音作*giam。  相似文献   

9.
<正>中古汉语位移动词研究崔达送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定价18.50元本书选取中占汉语的“来”、“往”、“去”、“上”、“下”、“出”、“入”、“进”共8个位移动词,主要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从入句角度开始,重点考察它们的入句功能的发展,以一些特定的结构为描写对象,考察它们进入的这些结构在上古语料,特别是中古语料以及敦煌变文21篇中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对位移动语在以上各期入句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力图展示中古汉语语法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在汉语史研究中开拓了一块新园地。唐五代关中方音研究储泰松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定价14.50元周、秦、汉、唐时期,关中为京畿重地,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随着唐代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关中方言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关中方音也具备了成为通语基础方言的条件。因此,研究唐五代的关中方音系统,对于考察中古秦晋方言、弄清唐代的通语系统及其变化,进而确定关中方音的层次及其在通语系统中的地位,均有着重要意义据此,本书综合运用音义反切、诗文押韵、译音等三类材料,将唐五代关中语音区分为雅言、通语、方音三个层次通过对唐五代关中僧人音义2194条反切、301位关中文人4866篇韵文共7966个韵段的详尽分析,对唐五代关中地区的语音面貌包括其声调特征作了颇为细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宜宾方言指示代词“恁个”“弄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方言属西南官话灌赤片下的岷江小片,其指示代词“恁个”“弄个”具有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特殊性。首先,通过对指 示代词“恁个”“弄个”共时和历时情况的考察,可知“恁个”“弄个”在除宜宾方言外的多个方言里存在,但其用法有差异;其次, “恁个”应是中古汉语指示代词“恁”的口语化形式,且早期的用法并不明确;再次,宜宾方言中“弄个”的产生应与“恁个”有关, 应是分化了早期“恁个”的用法;最后,通过对指示代词“恁个”“弄个”的研究,可见宜宾方言指示代词系统中有古汉语指示代词 成分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