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男左女右习俗及其社会内涵吕继祥在华夏大地,男左女右是一种悠久、普遍的习俗,而这种习俗又常常寓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试作探讨。一、男左女右的缘起左、右二字的《说文》云:左手也象形。开手也,象形。”手也,象形。左、右的本义非完全一样,即在分工上有些细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尚黄习俗历史久远,这一习俗始于黄帝时代。尚黄习俗的形成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形成的崇日拜土观念,黄色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尚黄”成为黄帝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黄帝的崇高威望以及黄帝文化的历史地位与持久影响,使得这一习俗得以沿袭和不断发展。尚黄习俗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较大,中国历朝历代的服饰一直多以黄色为尊。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交易频繁,且以“活卖”为其特色。活卖的习俗源于北齐时期的“贴卖”,其特点是出卖人暂时让渡土地所有权而保留日后回赎的权利。它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里一种常见的土地交易方式,与中国古代漫长的小农经济以及人们与之相适应的财富观念有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尚黄习俗的起源与原始崇拜有关,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五行税及黄老之术的重要影响。黄帝是这一习俗的创始人。黄色,从作为祭礼服饰的专用色开始,再成为昭示国运的专用色,最终演化为帝王的御用色,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透视这一习俗的演化过程,可以清楚地认识中国古代尚黄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5.
灾害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对于灾害的书写与记忆是人类口头传承的重要内容。广西融水苗族古歌中的灾害叙事,具有地域、族群的显著特色。融水苗族先民的灾害叙事受埋岩习俗的影响,在其原始心智中将灾害比喻为一场“冤案”,将灾害起因描述为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争斗,将灾害的解决过程转写为一次“埋岩”活动。这表明融水苗族先民将灾害理解为社会的无“理”状态,而将“埋岩”视为社会有“理”状态的象征,融水苗族先民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之习惯法的关联,是解读苗族古代社会及苗族先民信仰习俗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农业社会儒教礼制的文化架构中,政府信任关系表现为一种习俗型的信任关系,它以血缘共同体为原生点,与作为“情感一伦常”社会关系模式同构的,在学术表述中,是以“礼”来加以概括的。因而,习俗型信任关系也是被作为“礼”和受到礼俗规范的。习俗型信任关系也是统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反过来作用于中国农业社会统治体系,发挥着维护统治秩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网络一社会行动模式的宏观结构是:网络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变迁”;中国社会仍然是伦理社会的“结构”;网络世界建立起的意识形态“话语”。“话语”包括简单的道德二元论划分逻辑和民粹主义。社会中层组织缺乏,及以工具理性、情感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是社会行动非理性化的直接原因。网络——社会行动的破坏性对我国的法律建设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制度化社会行动。中层组织的广泛建立,有助于习俗的建立。在习俗基础上起草与施行的法律,更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这就为法治社会建设找到了一个切人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是一种伦理型的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这一传统和特点,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宗法等级制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的。这种伦理型的政治模式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和选择的过程。“德治”是这种伦理政治思想的外化,它以“君德”为前提,以德治、德教和仁政爱民为基本内容,以贤人政治为实施。  相似文献   

9.
敬献“德吉”是古代蒙古人普遍存在的一种习俗。青海蒙古人比较全面地继承了这一习俗。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田野调查,在阐明青海蒙古人敬献“德吉”习俗的构成、形式及具体举行过程的同时,从蒙古人的原始宗教信仰、文化心理结构入手,探究了这一习俗的渊源。有些学者认为敬献“德吉”习俗源于防毒。笔者认为,敬献“德吉”习俗不是源于防毒,而是与蒙古人原始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原始时期的落后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统一命运的要求和平等获得天赐恩佑的宗教愿望共同生成了青海蒙古人敬献“德吉”习俗。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渊源。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 16世纪的英国 ,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逐步建立与完善起来。而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前工业文明社会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保障制度类型 ,它的历史渊源 ,一是原始社会部落共同体互助相恤习俗 ,二是古代国家“敬德保民”政治理念。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 ,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由古代国家主导 ,在不断吸收前代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交易频繁,且以"活卖"为其特色。活卖的习俗源于北齐时期的"贴卖",其特点是出卖人暂时让渡土地所有权而保留日后回赎的权利。它是中国古代民间社会里一种常见的土地交易方式,与中国古代漫长的小农经济以及人们与之相适应的财富观念有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②,遍插茱萸少一人③。①九月九日:古代我国习俗,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山东:此处指地处华山以东的诗人故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②登高:登上高处。古代重阳节这天有登高的习俗,以为可以避灾。③茱萸:一名越椒,一种芳气植物。古时习俗重阳节佩带茱萸可以避邪祛病。注释ZHUSHI这是王维17岁时的作品。写这首诗时,诗人正远离家乡,一个人在长安谋取功名。“独在异乡为异客”,正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两个“异”字,把孑然一身、孤独无依的漂泊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每逢佳节倍思亲”,以最朴…  相似文献   

13.
从傣族“苏荒怀”祭牛仪式看云南古代的牛祷习俗玉腊“苏荒怀”,傣语意为祭牛仪式或“叫牛魂”仪式,是西双版纳勐腊傣族农村的一种古老农祭习俗。它不仅产生较早,沿传时间较长,而且在以农耕为主的傣族社会生活和人的观念形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弄清它的全过程和所...  相似文献   

14.
“礼不可废”——这是我国古代社交场合中人们最常听见的一个词语。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这不仅是指中国人讲究文明礼貌,更重要的是指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以礼治国是古代中国的一大特征。礼,实际上已上升到政治制度的范畴,正是由于礼制的推行,才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有一支犹太遗民,来开封定居,在金人统治开封期间,于公元1161年犹太人建立起一座犹太教堂。这座教堂,曾称为“清真寺”或“道经寺”等。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保持犹太人的特有习俗和宗教礼仪。按照犹太教的教规,不食猪肉,以牛、羊肉佐餐,但宰杀的牛、羊肉与伊斯兰教不同,必须将牛、羊肉的腿筋挑出,以纪念其先祖雅各。因此,民间就称其为“挑筋教”,犹太人亦乐于接受这种称呼,以示区别于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6.
当代维吾尔族当中普遍存在有生子以蜜涂口的习俗,可说是婴儿的“开口”。但是关于维吾尔族的这个习俗在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古代粟特人中有“生子必以蜜食口中”的习俗。伊斯兰教教义里面也有与该习俗有关的记载。文章通过田野调查调研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探讨维吾尔族的生子以蜜涂口习俗并试推测维吾尔族这个习俗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思想是世界文化及中华文化的一座含金量极高的宝库,凭“仁”德为其内涵的精粹,以“礼”、“法”的外延构筑了整个社会秩序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体系。本文试图对“仁”之前的“义”即在古代社会广为流传并为古代所接纳的社会公正、正直、正义思想,做一些考察,以求理解其后来随时代社会变迁产生的转化整合,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必然阶段中的普遍性理则。  相似文献   

18.
日纹是清代官服补子图案的重要组成纹样。西方学者提出的日纹布局“男左女右”论在海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追根溯源,详细列举了该观点在学术界、收藏界产生的影响,并基于供奉祖先画像、官员画像、存世的补子图片、人物照等图片资料以图为证反驳了这一观点,得出补子日纹的“男左女右”观点不成立的结论,同时指出研究者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有探究文化的自觉,要重视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农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宁静”、“惧变”心理入手,分析论证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法的治家、治国的实用功能,礼法合一的道德倾向,消弭冲突、平息纷争的无讼思想,融情于法、法源自然的司法实践,并从中逻辑地推演出了中国古代法文化所具有的自然和谐之特征。为了突显这一特征,文中还把中国古代的法与西方古代的法之原则不同,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伦理本位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 ,由于家为伦理关系发生的基本空间单位 ,故基于“家”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成为村落文化的主体内容。在“差序格局”的道德相对主义规范中 ,不存在个人的独立道德人格和权利意识 ,个人作为家 (家户或家族 )的成员 ,首要的是对家的义务。义务本位的规范体系当然并不排除乡民们对实际利益 (主要是以田房为主体的财产 )的追求。这种利益追求不是个人本位的权利主张 ,而是家族伦理本位观念的现实体现 ,因为家族共财理念是“差序格局”的家族伦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差序格局”的伦理关系中 ,义务本位的规范又通过乡民们的个体生活实践化作稳定化的行为方式和共同准则 ,此为乡土社会中社会调控的主要手段——习俗。对于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来说 ,他们所认同的却是长期稳定、有效的民间习俗。民众的生活空间仅仅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地域范围内。乡村调解和交易中的习俗都在“差序格局”的特殊主义逻辑内展开 ,超出这一限度 ,习俗的约束力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 ,又是一个由习俗调控的社会 ,姑称之为习俗性社会。过去将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称作礼俗社会 ,其实并不准确 ,因为习俗更多地是乡民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基础上所进行的制度创设 ,而不是国家权力进行伦理教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