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和谐社会与公民社会的本质内容与相互关系,指出培育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公民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对我国传统社会国民的依附性人格与现代社会公民的主体性人格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主体性人格的三个维度与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公民人格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人格形态。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多元范式与一元价值的统一、契约精神与德性精神的统一、功利取向与真善美追求的统一,构成了公民人格的四维内涵。大学生公民人格的塑造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选择自主、崇尚依互和限制功利相统一,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纠正错误相统一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灌输核心价值体系,将公民人格的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并借助新媒体等传播平台,坚持实践向度,促进大学生的公民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公民意识,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该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民意识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校公民主体性教育与社团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呼唤公民的主体性,公民主体性应该体现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包括主体对自身价值的确证。也包括主体对他人主体价值的肯认。社团由于其自主性、实践性、互动性等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力和行动力,以及形成交互主体性人格,在公民主体性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能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因此,高校应加强社团建设,使其成为青年公民主体性教育的有效场所。  相似文献   

5.
试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建立,离不开公民主体所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的支撑.公民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民道德建设,既要弘扬和培育传统"和德",又要培育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的价值诠释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孕育着民主所需要的一切。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国家政治文明化的发展进程中,公民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强力支撑。公民社会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的健康人格之塑造和完满,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提高社会资本存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公民人格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人格现代化又是人的现代化的立足点。公民人格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成的并与之相匹配的独立人格形态,市场经济是公民人格的社会基础。公民人格的价值内涵就是指人在社会历史过程中依附性的消除与独立性的获得,是公民社会价值范式与精神生态在公民个体身上的内化与展示,蕴涵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契约精神与德性精神的统一,多元范式与一元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公民参与能力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新时期公民建设的价值指针。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生发结构包含认知的和实践的两种形态,通过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这两条路径来培育和践行公民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并由此分析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塑造“知行合一”的参与型公民则更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条件。传统社会我国农民臣民意识浓厚而公民意识缺失。为了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宪政载体作用。村民自治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制度平台和实践基石。优化村民自治,促进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不仅要创新自治制度,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要实现村—社联动,提供平台保障;更应落实村务公开,提供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条件。传统社会我国农民臣民意识浓厚而公民意识缺失。为了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宪政载体作用。村民自治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制度平台和实践基石。优化村民自治,促进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不仅要创新自治制度,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要实现村—社联动,提供平台保障;更应落实村务公开,提供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