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 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局限性 ,阐明了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正确态度。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 ,繁荣建筑创作 ,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建筑美学还是块不是空白的空白。本文通过读邓焱教授的《建筑艺术论》,特就中国式“建筑美学”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肯定了《建筑艺术论》的基本特点、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认为《建筑艺术论》是一部“中国人写中国人的书”、“中国人弘扬中国人的文化”、“中国建筑学家论建筑艺术”的行家好书。正因为如此,《建筑艺术论》填补了古人和前人留下的中国建筑界需要和期待的“建筑美学”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当前建筑界流行一股“欧陆风” ,本文结合建筑历史阐释了“欧陆风”的基础 ,并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和美学思潮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欧陆风”产生流行的原因 ;分析了“欧陆风”存在的不合理性。文章认为在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 ,不应盲目崇尚西方文化 ,应结合传统 ,挖掘地方建筑特色 ,创造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现象背后看不见的手。对当代中西建筑碰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解读十分必要。通过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器”,“器”的定位是“室”用,是实用;西方Architecture的定位是“器艺”,是实用与艺术的并重。对中国当代建筑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美”与“非美”观念、回归传统的倾向、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原创与中国建筑大师的培养进行了文化解读,并对日本建筑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剖析。指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努力,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大量考据材料对多年相沿的中国“建筑”一词源于日本之说作了辨正,提出中国“建筑”一词原本出自中国。并对中国“建筑”一词的本义溯源作释,说明它不是“Architecture”可以等同的。通过追究“建筑”一词的文化内涵,澄清了固有概念。  相似文献   

7.
云南桥头堡战略实施无疑能极大提高相关城镇、村落和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水平,云南众多的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民族建筑,都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如何更好地结合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云南“两强一堡”的简要解读和对丰富的云南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总结,针对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城镇、村镇规划和地域性建筑设计创作方面,论述了对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具体策略,以便从中总结借鉴一些民间智慧来作为指导,充分发挥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存史、资治、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能力本位是与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相适应并作为其文化价值基础的核心理念。文章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培养能力问题,提出了培养学习能力、丰富能力化教学内容和提升能力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筑的象征文化,就是通过一定建筑符号,昭示出一定的“建筑意”,即通过建筑本身所体现的一种建筑文化来传递精神意义。文章从徽州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装饰、细部特点等方面来阐释中国传统民居的象征文化,进一步探求了在现今要求大量、快速生产的建设条件下出现的建筑文化的断层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其独特的技术和风格在世界建筑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于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而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也就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在现今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分析了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案,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分析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特点及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务实教学为目标,提出在教学手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工程经济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SRT)教学实践,总结了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进行本科生科研训练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并介绍了该专业部分本科生完成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测试及分析的整个工作及试验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加强本科建筑理论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缺乏建筑理论课程的现象,然而,建筑理论对于建筑创作实践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引起对于建筑理论教育的足够重视,并改善现有的理论课程设置模式,分析了建筑理论教育的迫切性,提出了加强建筑理论教育的策略,并总结了建筑理论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华夏建筑文化地理学研究建筑文化与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近 10年的研究和几万公里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赋予建筑文化体系特征的要素为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当要素某因子与其它因子关系发生变化并起主导作用时 ,赋予建筑文化区域支系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网络教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时量不足等问题,在分析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天空教室来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网络教学,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此网络平台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建筑装饰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与装饰材料、工艺美术、历史文化、民俗学和心理学等课程有密切的关系,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且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通过建筑装饰课程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建筑装饰材料方面的知识、了解建筑装饰中的历史文化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课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法的可行性、该教学法采用的主要内容、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并对实施该教学法 4年来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其重点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应紧密结合通识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课程定位上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教学内容上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的知识面和知识点的适度把握,并采用全方位的多维教学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及其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