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栗谷是一位具有独特经世观的教育家及学者。他当时作为经世致用的先驱者,具有“立志”这样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想,而且力求实施其理论。他非常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并根据这一思想,确立教育宗旨、教育方法和教育振兴对策。他还倡导贯彻社会的终身教育原理。 相似文献
3.
4.
从建筑工程管理中甲方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建设工程管理中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技术的协调管理以及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等三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管理策略,从而加强甲方对工程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文中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问题做了阐述,总结了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法和使用激励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了作为高等教育中最为实用的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着重从课程整合、能力培养、学科融合等四个方面来谈,给了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全面开展了教学改革,而中外科实医学系所必开的专业。尽管基于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其却存在很大的教学问题,尤其是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也缺少合理性,教学设备相对简陋,并具有较少的临床实习机会。为了将理论结合至实践之中,需要对其教学实施改革,文章就中职教学中中外科的教学相关改革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制度对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是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认定的基础。而现在很多劳动合同并没有及时签订,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关系不明确,只能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这种用人无合同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劳动者签订了所谓的合同,但是合同的格式不规范,内容也有很多纰漏,根本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这种情况下签署的合同依旧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数据库教学效果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见的教学侧重点及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英文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翻译中体现在历史、审美、宗教、风俗习惯诸方面。故旅游英语翻译的方法包括解释、类比、增加等,只有这样才能将旅游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正确地呈现在外国游客面前。 相似文献
12.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其重要内容。激励机制的实施能够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与此同时,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的落实,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更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学科,而民俗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所以在语文中渗透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笔者分析了民俗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教育体制改革后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优势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浅入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应与时俱进,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很多高校也已意识到这一现状,高校外事部门应强化对外交流渠道,创新工作思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中高校外事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出现,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人们对教师定位问题的思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化教育中教师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是由人力、财力和物力三大资源构成,其中人力资源在一个企业的发展道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是重要的工具之一,建立健全完整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即激励机制)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可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运用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出发,探讨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及其必要性,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完善激励机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中职毕业生就业不稳定,中职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就业及职业发展规划比较迷茫,而用人单位急于让毕业生上岗解决生产岗位用工的燃眉之急,却没有建立技能岗位人才培养机制,中职生从事简单重复性的技能劳动不仅得不到满意的报酬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频繁跳槽成为中职生就业工作中常见的现象。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使中职学生实现中职到高职的学历提升,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是提高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在对比分析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基础上,对中高职贯通培养进行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