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虽然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传统本体论哲学一度陷入困境甚至被遗忘与抛弃,然而本体论哲学却无法真正从人类社会中被剥离,亦或对哲学本体的追寻无法从人的生命中被抹去。究其无法“终结”本体论哲学的缘由在于,其对人存在意义的关怀内在地昭示着对构成哲学本体的“尚未”之维的永恒关切。  相似文献   

2.
论“本体性否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当代的本体论建设应以“人的现实的可能性”为出发点、从而完成对西方各种 本体论和中国传统本体论的双重改造。“否定”是作者对“人的现实的可能性”的具体价值规定。其 基本内涵一是“批判与创造”的统一,二是“批判对象”与“创造结果”的不同而并立。“本体性否定” 的特性是自发性、超验性和个体性,以区别于辩证否定的自然性、循环性和本质上的群体性。  相似文献   

3.
"存在"不可能是"无"或"不存在".西方哲学中的"是"和本体论哲学渊源密切.本体论是指关于"存在"的学问.所谓"虚无本体论"就是杜撰.全部有关否定的思维完全取决于肯定性思维."无"不能作为本体.哲学的本体,只能是"存在",虚无从逻辑上是后于存在的,因为虚无假设了存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通过“实践”表达了“人”与“文”的开放性双向动态 ;2 0世纪西方的语言哲学通过“语言”表达了“人”与“文”的开放性双向动态。它们都是在“人文世界”的意义上解释生活 ,并由此指向真实的生活之根。人文世界也由此成为现代哲学承诺的“本体”。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本体论 ,而在于现代哲学承诺的本体与传统哲学承诺的本体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哲学只有建立在现代本体论的基础上 ,才能坚守住哲学的领地而不至于沦落为“非哲学”。  相似文献   

5.
何中华 《东岳论丛》2008,29(1):134-140
作为一种传统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的缺陷在于它是隐蔽的二元论并具有人的非在场性,由此决定了其无法证伪实践本体论。后者所确认的实践的终极的原初性,逻辑地要求实践作为本体范畴具有无条件性,因而实践本体论不能充当物质本体论的一个特例以同它相调和。通过实践的本体论地位的奠基,马克思哲学立足于人的在场性诠释感性世界的历史生成,这与那种人不在场的物质本体论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顶礼上帝,以有神论问鼎社会,是有限.上帝,作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则是真(理)、是生(命)、是道,依然是超越有限,不可言说的无限!上帝借"言"创生天地万物,又是以"言"表述其终极关怀的,无限又寓于有限.禅奉佛教无常缘起之理,视事物生成乃相互对待,此有则彼有;破对待而灭,此灭则彼灭,大千世界万般皆空.如此否定本体尤显示存在的无限性.同时又以缘起为不变之自性,"尽在自心",非本体的无限性,顺化而为"心"本体的有限性.从哲学上讲,基督教上帝创世的神本体论,以道、言,与禅缘生的非本体的本体论的空、心,实现它们之间有始→未始→有始→未始的本体论对话,同样表现出它们对超越有限的终极关怀.无论是基督教的神本体与道本体论,还是禅的非本体的性本体论与心本体论,既是非相之性,亦是实相之性,理论上的相通之处,充分说明在现实中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它们自身在思维上的冲突,及其在实践中矛盾对立的概念的并存与应用,即宗教社会学上的二律悖反.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 ,在某种意义上亦可以说哲学就是本体论 ,这是因为本体论问题是根源于哲学的本性、特点以及人类的生存本性即实践本性和思维本性。因此 ,“本体”是永远无法消解的 ,本体论的存在有其合法性。但由于传统哲学把自我否定、自我批判本体论式的意向性追求和无穷无尽的思维指向性 ,把说何物存在的本体论承诺问题变成了事实上何物存在的本体论事实问题 ,即“实体本体论”,从而导致了本体论的危机。现代西方哲学要拒斥、消解这种实体本体论 ,重建新的本体论 ,但由于缺少辩证思维方式基础 ,因而具有某种局限性。我们认为 ,重建新的合理形态的本体论 ,摆脱本体论的困境 ,只有确立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超越辩证的综合态度 ,合理形态的本体只能是辩证的本体。  相似文献   

8.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其实质是"自然主义",是"无为"政治"."自然"的原理是先在的,其功用通过相对性具体性表现出来,既独立于经验又具有经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道法自然"指向万物"法自然",皆以"自然"为本,因此,"人法自然"内在于"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之中."无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其对立面是"人为".老子反对"人为",符合"自然无为"的逻辑,亦是"道法自然"在人类社会的落实.不是人为的强制、干预和设计,而是以"自然"为法的"无为",才是从哲学本体高度上决定人类行动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梳理和反思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本体论思潮,可以发现其不足在于,对本体论概念使用的随意和缺乏界定,甚至出现逻辑混乱,以至于在具体研究中常把认识论问题与本体论问题混淆.其中问题的症结点源自对文学本体"是什么"的提问方式,所谓文学之本体不能落于"什么"上,文学本体论亟需"正名",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构文学本体论,必须走超越形而上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西学"存在论"与中学"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tology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可称为西学“存在论”,“本体”则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有关“本体”的思想即是中学的“本体论”。以“本体论”译Ontology并不确切,但不能由于约定俗成的译名的不确切而否定中学“本体论”思想的存在。西方传统Ontology作为“是论”与中学精神比较隔膜,而西方哲学“传统本体论”向“现代存在论”的转换,则为西学“存在论”和中学“本体论”的深层次比较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5,(11)
"理性"和后天社会性,其中任何一个,都难以从根本上把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亦即都难以说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二者的统一。这既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说和劳动本质论在逻辑上的必然结论,也是摆脱卡西尔的符号本质论之困境的可选之路。"理性"是指只在人类独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之必要条件的人的一种独特功能。后天社会性是指由人类理性参与所创造并反哺锻炼个体理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明机制。后天社会性不同于动物的先天社会性。缺少理性,人类社会就与其他动物社会无异;离开人类的后天社会性,个体的理性就无法得到培育锻炼。  相似文献   

12.
以"言意之辨"的方法,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构"性与天道合一"的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体系,弘扬儒学精神,是宋明理学家之所以能够实现综合创新的深层原因,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得意忘言"经典解释方法;二是"圣人体无"的本体直觉方法;三是"辨名析理"的逻辑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中,物质本体论者认为,存在着的世界首先是一个物质世界,应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出发来理解实践;实践本体论主张者则指出,人所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和社会都是人化的产物,只有在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中得到规定。由于人们对本体、世界、物质和实践的理解不同,所以,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讨论中,存在着许多尚未弄清和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有:如何理解本体?如何理解物质和实践及其二者的关系?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在本体论上的区别?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有何得失?究竟怎样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雌雄同体且法力无边、能够生化万物的"道德主体",已经成为今天道德的最大敌人,大大增强了变道德为任性的可能性。要防止这种可能性,则必须深入到儒家的"本体论"层面:在不断提高"孝"之地位的过程中,儒家通过追溯其根源,发现了人与自己的世界的两性性交式的源始争斗关系,从而强调两性性交的本体论象征内涵。这一本体论的建立,表明道德只能是一种不断争斗的历史过程;而将儒家的"本体论"与康德两层世界下的本体论直接勾连,却也使得某种即道德即本体的趋势加强,道德蜕化为某种感悟的凶险降临。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最先看到的是物质性或经验性本体,然后上升为精神性和先验性的本体认识。但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理解面临着理性基础无法证明的困境,不得不向东方哲学的本体论方式趋近,在中国哲学这里,无论是“仁”本还是“道”本,都见证于人的生存直觉,它们的神圣性在于它们的现实性和日常性。生存论意义上的本体不是逻辑认知的对象,不能从具体生存中分离出来,它是人的日常过程和人的生命敞开、呈现状态。尤其在禅宗这里,本体论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最高峰,扫荡一切本质主义的本体论而全面赴人日常生活,肯定平常生活即是存在的“如是”本体.  相似文献   

16.
宋代理学本体论的创立——从"继善成性"和"性善"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世陵 《河北学刊》2008,28(1):38-40
陈来认为,宋明理学之所以成为理学,全在于它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话语体系.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一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总结和提炼中国学术思想话语体系的构型特性.杨国荣认为,对心性和体性的关注,构成了理学的重要特点.心性之学分别从人自身的存在和人与对象关系的维度展开了对意义的追寻.向世陵认为,宋代理学所创造的"成性"说奠定了理学的本体范畴,是儒学复兴的最重要理论标志;宋代理学本体论的创立使儒学在理论上真正获得了新生.孔令宏认为,宋明理学对道家、道教的吸收,丰富了儒学的体用合一论和功夫境界论,提升了儒学的哲理思辨水平,充实了儒家的思想体系,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乘中观学派的本体论是以"法性空"为核心观念展开的,而基督教则对"存在"这一概念做出了种种形而上学的规定与论证.比较这两种关于"存在"本性 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中观学派与基督教都认为世界乃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过程,同 时都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普遍性原则,并且都为信仰确立了真实的对象.而两者的不 同之处则在于,中观学派否认本体实有,强调世界"空"性.基督教则一般认为作为事 物基础的"存在"表征着普遍必然的实在本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佐藤信夫与利科的语言哲学的比较,展示出佐藤对西方修辞哲学的突破.这种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1、他从西方传统修辞学中挖掘出修辞的"发现性认识的造型功能",找到了西方修辞学长期忽视的修辞学之根;2、他提出了作为"第三视点"的修辞感觉,把修辞学研究从说服技术和诗艺的长期二元对立推进到更深层次的修辞创造;3、他建立了以人性论为基点的修辞学本体论,使修辞学从语言的装饰提升为语言和人的本体.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哲学对确定性的消解影响了我们对确定性的态度.杜威并没有像后现代哲学那样拒斥确定性,而是利用实验科学成果积极改造哲学,把传统的知识、理性与被传统哲学贬抑的行动结合起来,使知识成为指导"情境"克服的手段和工具.哲学的目的在于在活动中寻求人的安全与和平.人的本性不在于先验性与固定性,而在于创造性活动.在本体论上杜威不同意传统静止的本体论,而是在本体论承诺意义上把本体归为人的活动.他的建设性的态度对于我们理性地对待后现代哲学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6):24-32
唯物论与唯心论作为两种重要本体论,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也日益暴露出"解释力"的局限性,即:不能对宇宙世界提供周延的依据性解释。"二元论"虽有"调和"两种本体论的意向,但却并未真正解决二者的对立。两种本体论之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它们只执着于"物质"或"精神"之一端,而忽视了宇宙世界乃由"物质"和"精神"所构成的整体。要超越这种局限性,需要按照马克思所指引的方向,建构既包含又超越"物质"与"精神"的新本体。借鉴中国哲学的传统资源,这种新本体乃是"道",这种本体论可谓之"唯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