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苏维埃宪政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较为健全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提出了处理党政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初步探讨了民族区域自治,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构成之一;但也有沉痛的教训,机械地移植了苏联的苏维埃体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严重,倡导脱离中国实际的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民族资产阶级在很长时期被作为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分析和解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问题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独具特色和最富创新的部分之一。建国前夕 ,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在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进行了探索。经济上 ,一是把“保护民族工商业”纳入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中 ;二是将民族资本主义列入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之中 ,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 ;三是纠正了在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的“左”倾错误 ,保证劳资两利。政治上 ,确认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的组成部分参加新中国的政权与经济文化建设。这些思想 ,为建国初期统一战线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剥削阶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要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怎样消灭资本家所有制和消灭资产阶级,则要按照不同国家的历史条件与具体情况,以及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构成部分,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以后,无产阶级对全部官僚资本采取了没收的政策,官僚资产阶级早就消灭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特点的阶级。解放以后,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了“赎买”政策,通过逐步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最后这个阶级也  相似文献   

4.
马列主义认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也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般说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是同工人阶级势不两立的敌对阶级,因而社会主义的法是不能反映其意志的。但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其特殊性,它是人民的一部分。那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之前这一时期的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否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意志呢?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剧烈变革的时代 ,孙中山描绘了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推进社会变革的蓝图 ,并为之实现而奋斗一生。但孙中山始终未能夺取全国政权 ,而夺取全国政权则是先进阶级推进社会变革的前提和保证。孙中山之所以未能夺取全国政权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原则、“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革命军”和长期没有使武力与农民相结合 ,而这些主观因素既导源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又同孙中山本人的思维模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资产阶级分子,采取和平改造的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根据,是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时候,我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此外,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不但有斗争,而且存在着联盟的关系,也是我国能够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的资产阶级可以分为买办官僚资产  相似文献   

7.
蒋烜婷 《理论界》2006,(6):176-177
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北伐前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论探讨已有许多正确的认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通过民主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野心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团结和争取的对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十分复杂又极其重要的问题。从中共成立到北伐战争前夕,早期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了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论、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9.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究竟存在不存在一个老的资产阶级呢?不存在了。老的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民主革命的胜利,买办资产阶级被消灭了。建国以后,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是指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无产阶级在解决这个矛盾时一般采用和平的方法。这种方式就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和改造,用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是解决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的正确方法,也是消灭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方法。完成了  相似文献   

10.
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 ,能否正确认识并对之实行正确的政策 ,对中共的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 ,在与民族资产阶级曲折的交往中 ,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 ,逐渐形成了一套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比较完善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是政党纷起的时代。自清季革命运动的酝酿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半个世纪时间,先后在政坛活动的政党政团高达数百种,最多时曾出现300余种。这些政党政团,按其性质、源流和历史发展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有民主革命和君主立宪两派。前者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明确主张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并行,要求推翻  相似文献   

12.
1953年到195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代价地把民族资产阶级占有的生产资料成功地收归国有。在这一过程中,私营工商业者被动接受改造、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正确的改造政策和策略,加之新政权逐步稳固、国营经济基本建立;二是建国后,私营工商业者在经济上逐渐失去对所属企业的种种权力,政治、社会地位低下。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私营工商业者的生存态势,也决定了私营工商业者最终只能无奈接受改造、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有关"三反五反"运动的影响,学界的认识还未能统一。总体而言,"三反五反"运动显示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也通过运动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了解、清理和整顿,这种清理和整顿有助于干部队伍的纯洁和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而且,经过运动,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由"利用与限制"转向改造与消灭;同时,"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瓦解了机关生产,对新中国经济的正规化运作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中国资产阶级缺乏明确的认识,对资产阶级的政策也是错误的。正确认识中国资产阶级并提出相关理论的是毛泽东。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和资产阶级的实际状况,初步提出了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理论。该理论的内容有,明确划分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初步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充分指出了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行不通的;初步提出了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平赎买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宝训 《文史哲》2004,2(4):61-67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场深刻而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民族资产阶级固有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价值追求受到了全面冲击。出于不同的动机,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反应程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或在表面上积极响应,或被动地顺从,或消极地抵触,或顽固地抗拒。从总体上说,民族资产阶级接受改造是被迫的,是在当时具体历史环境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为适应新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生存需求而作出的被动回应。  相似文献   

16.
试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无论是买办出身、官僚出身还是商人出身都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相对于外国资产阶级而言的,买办、官僚、地主等出身的资产阶级只是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阶层。因此,近代中国只存在一个资产阶级,没有独立于民族资产阶级之外的另一个或几个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侯宗源同志在《社会主义法是否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意志?》(载《新疆社会科学》一九八三年,第四期,下简称侯文)一文中,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法曾经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意志的问题作了探讨,看后颇受启发,但也感到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侯文认为我国建同初期反映民族资产阶级意志的法是社会主义法。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我认为新中国  相似文献   

18.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创建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1931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创建时期,亦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史上的一个复杂曲折而又重要的历史阶段。研究这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客观真理,具有十  相似文献   

19.
周学熙实业思想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企业形式被视如敝屣时,周学熙却踏进了实业领域。他创办的企业一直和政府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借助这种联系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包括轻重工业及金融保险业的综合性民族资本集团。周学熙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利用政权发展实业的理论,从而与当时主张完全商办、反对官府干预企业的主流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的确是经济思想史上一种饶有兴味的现象。探寻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有助于我们透视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品格及其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运动整体格局和最终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的《大同书》在对清王朝猛烈抨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它是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理想的追求,体现了维新思想的先进性和进步性的一面,同时又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使得他们无法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