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生产成本有其特定的内涵.由于垄断、生产特性、缺乏价格检验机制和缺乏激励动力机制等原因,政府生产成本面临困境.在公共服务的提供、安排和生产等方面,民营化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宏观视角是寻求控制生产成本的理论突破.当然,在控制过程中,政府生产成本还必须与管理工具、政府交易成本等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节约型政府是指在政府的形态构成和运行模式上都遵循节约原则的政府类型.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解读,节约型政府是节用爱民的政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节约型政府则是“廉价政府”;从价值形态来看,节约型政府是建立在生态理性之上的、追求社会正义与环境正义的政府.节约型政府是生态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创建节约型政府也是在制度层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当前中国构建节约型政府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提倡廉洁自律的“官德”,建立透明合理的工资制度,预防和治理资源系腐败,合理控制行政支出.  相似文献   

3.
从思想史的角度,相似的价值体系并不内在相同,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观催生了平等主义;在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则衍生了平均主义。从行政哲学的普遍性意义看,在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政府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无二致,这就形成了公共价值的统一性,因此政府价值无法通过街头官僚或政府机构自身完成自证,只有社会才有权以价值的吻合度来证明政府管理的正当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事实发现理论以对案件事实真相的追求为目的而无视或轻视程序的作用,最终导致程序的失灵.作为事实发现理论的替代性理论,法律事实建构论在强调主体对于法律事实的主观建构的同时,特别凸显了程序在事实形成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法律事实建构论下程序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法律事实建构活动提供了一个空间.法律事实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开场陈述、举证与质证、法庭辩论等程序展开的.  相似文献   

5.
严荣 《学习与探索》2001,20(3):38-42
政府的价值是通过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政府自身的矛盾运动来实现的.缘于"经济人"的特性及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矛盾运动,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对自身的合理性不断进行价值求证.机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政府价值自我求证的重要内容.政府的价值求证是一个过程,因而,机构改革也没有终点,每一次改革都是政府自身在价值求证中不断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政府治理结构和中国经济增长关联性检验:1978-200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界往往从要素贡献视角分析单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忽视在特定环境和制度约束下,宏观经济体自适应性和内生性政府治理结构的作用效应.为了深化政府主导型经济治理结构绩效认识,根据中国1978-2006年经济时序数据检验政府治理和经济产出关联性的结果显示,政府主导型治理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政府治理与经济产出呈现倒U形关系,即中国宏观经济存在最优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政府和市场相机治理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7.
政府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每一个成熟的政府会基于自己的利益和认识,倾向于某一种价值选择.传统政府价值始终倾向于自由与平等,并在这种二元价值选择之间左右徘徊.跨越二十一世纪的前后数年间,西方政府对于自身的价值选择呈现一种新的趋势,即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以自由和平等为基础,模糊两种传统政府价值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以期实现二者的理性融合.然而,当代西方政府价值的融合趋势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推动了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繁荣和理论重构,并为当代西方政府的"中间路线"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价值引导;但另一方面,这种融合趋势存在固有的内在缺陷,其中包括理论融合的方向性缺失、实践层面融合的模糊性、意识形态层面融合的局限性等等,这不仅饱受各方面的枇评,也对西方政府的实践活动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为此,正视当代西方政府价值的融合趋势,系统厘清其内在缺陷与不足,是推动其理论及实践向前继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必将对进一步完善当代西方政府价值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以责任视阈诠释政府公共性问题是政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时代使命。政府公共性受到市场经济物化逻辑的现实场域干扰,不时显现出经济人理性的局域困惑而走向其本寓精神的悖论,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在于现代社会理性精神搁浅于形而上学化的思辨理性的事实。政府对公共性责任的践履意味着对尊重差异和协商对话的公共领域的完善,意味着责任政府基本价值理念的公共性确证。进一步对政府公共性的责任解读进行再解读,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终能驾驭资本的民主建设与国家机器重构问题,以便对深化政府公共性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是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绩效为目标的预算制度,它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客观需要和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政府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和预算支出的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绩效预算在注重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忽视人的主体作用、决策缺乏战略性和民主性等。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弥补这些不足的策略,提出了政府绩效预算应以"公民导向"为理念、以"民主参与"为手段、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等治理观点。  相似文献   

10.
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实践,任何经济理论的政策主张都是针对一定的经济任务而提出的,政府的经济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目标、人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具体经济形势而变化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也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认真研究政府职能变迁的理论和历史,强化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认识,改变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由于制度发育的落后性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仍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现实的建构——约翰·R.塞尔的社会事实本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翰·R .塞尔的《社会现实的建构》提出了社会事实如何建构的理论。世界本质上是物理的世界 ,社会事实不同于物理事实的本体论特征在于 ,社会事实是相对于观察者的。社会事实可以还原为物理现象 ,其中有一被称为制度事实的亚类 ,由人们将特定的“身份功能”指派在原始事实上构成 ,其逻辑结构为“X在 (背景 )C中作为Y”。建构社会事实共需要 3套背景理论。对此 ,欧美哲学家们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2.
刘宗碧 《创新》2021,15(2):17-28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特点,在于把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价值的理论对象并由此建立相应的理论范式,这是对近代西方哲学变革和科学超越的结果.这种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方面就是在学理上把价值的对象从客体的"实体"转为实践的"主体",即"现实的人".按照唯物史观,"主体"作为"现实的人"是生产的,即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价值现象产生于"现实的人"的实践之中,价值的理论对象只能是指人的实践的现实关系.实践的现实关系作为历史事实发生,它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价值事实,对它的认识需要在逻辑上实现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这个"统一",是马克思通过"主体"内涵的重构和由此建立新的哲学出发点来超越西方传统哲学而实现的.在理论范式上,提出对现实关系的分析就包含了价值关系的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命题是"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因此,"人的发展"或"人类解放"就是现实关系中的价值向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基于辩证法,从事物内在固有的必然联系的本质规定来看,价值就是人的实践展开出来的未来可能对现实超越(扬弃)的发展关系.唯物史观的各种命题或范畴都是蕴含了价值揭示的理论,它们既在"认识"上揭示了价值的规定,也在实践上规定了人的行动使命.  相似文献   

13.
左霞  马进 《社科纵横》2009,24(12):48-49,55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推进,政府绩效评价理论得到了逐渐的发展,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价理论与模式。本文主要是对中国绩效管理理论与模式进行了评述,通过对不同的理论及模式的介绍,以期对中国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5,(8):101-108
在事实与价值的哲学视域下,中外犯罪论体系都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于一体;心理学的心理内容是自然意义的主观事实;刑法学的主观罪过都是由规范性心理事实和规范性价值判断构成的规范性概念;罪过构造中的规范心理事实,是立法者基于特定的价值立场萃取于自然意义的心理事实。  相似文献   

15.
政策作为一定政治系统的产物是一种政治行为,具有明显的政治统治功能.公共政策的政治统治功能在于公共政策活动是社会公共权威对社会进行有机控制,进而促进社会协调和有序发展的政治行为,而这种政治行为又往往取决于政府管理是否有效.公共政策具有政治管制功能,通过公共政策可以规定政策对象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此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由于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为解决公共问题而进行的政府活动,因而研究公共政策必须首先从分析政府工作开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特权,政府官员是这一过程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决策也就是政治统治决策,政府能力是保证公共政策质量的基础.政策的政治统治功能与政府活动的有效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在实现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进程中是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休谟问题划定了事实与价值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要拨开休谟问题的理论迷雾,必须在具体学科领域限定其理论语境.在法学语境中,自然法思维和法律实证主义都秉持了事实与价值二分的理论模式.然而,无论是自然法思维,还是法律实证主义,都无法避免无限递推的论证循环,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在法哲学层面遭遇崩溃.这对于我们在法律方法论上超越和重构司法三段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邵任薇  王桢桢 《探求》2013,(5):26-31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出现的特殊的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学术界对这一特殊的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法律、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自主与镶嵌理论作为探讨城中村特定场域内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互动关系的新视角,有助于考察城中村改造中利益相关方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陈蓉  冯创 《唐都学刊》2008,24(6):105-108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新时期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决定着经济法的产生、特征以及主要构成.自1994年开始,我国经济法学理论各派均是在政府一市场这一框架中展开的.因此,通过政府与市场这一视阈,梳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的理论演进和历史类型,揭示其对经济法研究的启示,探讨中国经济法未来的发展侧重点,以期指导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现代政府管理发展趋势呈现出快速反应性、灵活应变性和高超技能性。为适应这种需要,以追求效率为核心价值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政府绩效管理进行探讨,凸显公共部门的绩效理性,反思实践案例,以期对中国的政府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构建政府主导型海外投资模式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竹 《学术交流》2005,(12):115-118
构建我国海外投资模式是适应国内和世界经济形式变化的需要。我国现已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了发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依据“公共经济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构建政府主导型海外投资模式已成为促进我国海外投资的必然选择。具体策略是:确立政府扶持性政策取向,为企业开拓“走出去”的广阔空间;确立政府服务性政策体系,挖掘企业海外投资的比较优势;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引导海外投资企业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