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释"正名"实际上是将"正名"("纠正名义")错解为"以名正实","辨其受命之名"应该是对"正名"最为合理的解释。孔子的"正名"主张是针对卫国特定政治格局而提出的,意在强调卫君(辄)并未受灵公之命,"正名"语境中的孔子首先是以一个政论家的形象出现的,"正名"的逻辑学意义似乎应属后人的添加。孔子的"正名"能否成为一种"主义",进而成为"中国名学的始祖",这都是令人怀疑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名"是一种表达概念和观念、用以指称事物的语词符号,孔子"正名"的本义是规范名称与其指称对象之间的确定关系.因此,从现代语言符号学的观点来看,孔子首倡"正名",不仅是对先秦"名实散乱"的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而且对中国古代名学的建立具有奠基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3.
《左传》中散见于人物言谈的定义式语句,对一些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作出了解释.这一类语句的使用,与乱世君子在种种复杂、紧张局面下的实践和判断深切、具体地融为一体.君子对语词“正义”的努力追求,反映出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背后名、实脱节的事实.而这一事实,当可视为老子“名可名,非常名”、孔子“正名”思想得以酝酿、产生的经验背景.《左传》则通过大量先例的引述,显示出孔子“正名”议题在春秋时代的具体内涵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正名"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去观察,我们认为其中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名"与"实"的关系问题;二是"言"与"事"的关系问题;三是"君子慎言"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孔子关于"名"、"实","事"、"言"关系的观点,都有颠倒主从关系的认识偏颇,但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则亦不乏其合理性的内核。至于"君子慎言"的观点,从现代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则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认识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正名”主要是指出语言运用不当造成的事实混乱,其含义相当粗略与模糊.《荀子·正名》看到了名实混乱的危害,提出了制名的方法和原则.相比孔子之法先王、复周礼,《荀子》是法后王、制新礼,已经开始寻找与当前政治上的强者合作来结束名实混乱的现状.同时《正名》关于道法、名礼的论述,上接黄老下启法术,具有关键性的承接意义.  相似文献   

6.
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与道家虽然分别阐释了天命或命,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与当时自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将庄子的命等同于孔子的命,亦或反之。实际上,他们在对命的态度与取向上有着内在联系。畏天命也好,安之若命也罢,都是重新拷问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孔子作《春秋》非“春秋经” ,乃“春秋传”即《左传》蓝本。孔子后半生主要从事于此伟业。其“厄陈蔡”“过郑”“适楚” ;读《易》序《书》等等 ,无不与此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从战国后期到汉初这段时间,大致属于孔子正名思想的探讨和定型阶段,其间尹文的正名尚带有黄老形名之学的先秦学派痕迹,到董仲舒则从大一统的角度,并借助名实等观念对孔子正名以及整个孔子思想做了剖判定位。随后,关于孔子正名的理解就逐渐转向从经学角度出发的正言语从而正名分,在汉、宋思想的交错中,又逐渐分化为正名字与正名分两个分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末民初。整个孔子正名思想的诠释史其实也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立足、发展和主导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材多系古今中外名篇,具有典范意义,为学习者提供了规矩。引导学生取法前人的经验,把握规矩,举一反三,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这门工具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作教材的诗文也未必尽合绳墨。在教学中,是据实指出前人写作中的某些失误引为鉴戒呢,还是把不“规”不“矩”的地方说得“又方又圆”?这不仅是一个关系着学生能否掌握合乎客观标准的“规矩”以便执一绳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分析“何谓中世纪”入手 ,考察了欧洲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的流行观念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 ,指出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产物。继而通过考察历史主义的兴起及其基本观点 ,指出摈弃对中世纪的误解 ,揭开中世纪的客观原貌正是由此而得以实现的。最后得出结论 :西方文化是“两希文化”的产物 ,不了解中世纪 ,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广雅疏证》具体例证的分析,认为王念孙已能区分语言义和言语义,但在释义中王念孙仍然依照传统"依文释义",更重视言语意义.文章分析了《广雅疏证》中"依文释义"的几种常见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论语》在汉代处于比五经略低的地位,但其虽没有享受到经的待遇,却也高过其他儒家及诸子,是汉代皇室及士人的必读之书,并且到后汉其地位已渐有升格之势。  相似文献   

13.
乔新建 《南都学坛》2002,22(3):120-124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声乐艺术的物质性、普遍联系特征、永恒发展特征、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 ,对声乐艺术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宏观上的哲学梳理 ,剖析典型 ,把握全局 ,提出了正确认识声乐艺术 ,正确对待声乐科研与声乐教学、歌唱表演等问题的原则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大学生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学习、成才愿望,心理健康状况五个方面对西昌学院的各年级学生进行了网上不记名调查,经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西昌学院的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古越文化甚至是浙江地域的史前文化。但作为一种有特色的学术形态,浙学应以王充为源,而成型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发展于明清,转型于近现代。浙学的内涵,有狭义、中义、广义之别。浙学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民本、求实、批判、兼容、创新”十个字,典型地体现在王充的“实事疾妄”、叶适的“崇义养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黄宗羲的“经世应务”、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五个命题中,浙学精神对当代浙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仍具指导意义。阳明学是明清浙学的主体。阳明心学是以“良知”为本体、“致良知”为根本方法、“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明德亲民为政治应用的良知心学,其道德理性、人文关怀、力行实践、多元包容的精神对当代修身立德、齐家立业、治国理政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部门分权是民事执行裁决权与实施权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行使,而身份分权则是指在部门分权的基础上,民事执行裁决权与实施权分别由不同身份的人来行使,并且这两种身份的划分应当界限分明,有不可逾越性和相当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对职业保障体系与美国文官的社会地位问题进行了综合的考察。作者认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建立与健全文官制度的过程中,美国逐步形成了以职务常任以及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稳定与多元的退休金福利为特征的文官职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多个层面上为文官提供了职业保障,从而使其在美国不仅握有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力,保有较优裕的经济生活,而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暴露。  相似文献   

18.
西部裕固语是我国独有的突厥语之一.由于它有不少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同语族语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近百年来,这种语言引起了中外突厥学界的极大兴趣,有些研究成果对于比较研究和突厥语言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语言的现状不容乐观.使用人数急剧减少,使用范围日益缩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汇集历年来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各家之言,其中主要内容按照各家对铭文“岁鼎,克闻,夙有商”的不同句读及释读,以“岁祭”说和“岁星”说两条线索展开讨论,并阐述自己所认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幼儿教育价值和现状的沉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早期教育与人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关系的认识日益充分,因而幼教神圣的观念正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我们周遭的幼教现状堪忧:业内外不少人轻视幼教,这几年幼教事业整体上有所滑坡,有关幼教政策法规的落实、对幼教的监管和经费投入不到位。加强政府监管、改善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加大对幼教的投入力度、为幼儿教育立法等等,应视为改变现状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