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界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日渐明显.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不容忽视的现象。从新闻事业的功能属性、受众需求、媒介市场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
新闻娱乐化作为现代传播媒体在新闻领域的一个特殊现象,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涌现了《晓说》《打舆晒网》等一大批新闻娱乐化节目,它们利用网络的全球化传播功能、自由宽泛的选材、主持人轻松幽默的演绎性的主持方式得到了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应该说,此类栏目不是新闻传播的主流,是一种边缘化、非主流的存在,从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和影响看,它也是利弊并存,这就要求对其从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进行把关,放大它的优势,规避它的弊端,这样才能适时、更好地发挥新闻娱乐化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娱乐化就是媒体按照快乐原则和大数法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文化行为。新闻分为严肃性新闻、娱乐性新闻、玩笑性新闻、低俗性新闻四类。大众需求的主体是娱乐,而占社会绝对多数的是大众,所以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中,娱乐性新闻和玩笑性新闻所占比例往往大于严肃性新闻。不能因为严肃性新闻比例少于娱乐性新闻而否定娱乐性新闻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媒介如果要把严肃性新闻告知大众,必须考虑大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习惯,不要向大众“传播”严肃性新闻、而要向大众传播产生严肃性新闻需求的“刺激”。严肃性新闻只有嵌入大众日常生活,才能获得意义,才能达到教育大众的目的,所以严肃性新闻的娱乐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一系列的现象入手分析探讨了目前新闻界存在的新闻娱乐化及其特点,从传播观念的改变和受众地位、文化素质、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的文化社会根源。认为解决新闻娱乐化走入向大众文化低俗化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媒体要发挥"把关人"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曼·雅格布森是西方结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把俄国形式主义首先提出的"主导"概念放在结构主义的系统观上进行考察,提出艺术是"有规则有秩序的等级系统",艺术的演变不仅仅是艺术手法的简单替代,而是各种功能地位发生变化,新的主导代替旧的主导的结果.本文试图用罗曼·雅格布森的结构主义"主导"观来分析目前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解析"新闻等级系统"的变化形态.探询娱乐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娱乐化对整个中国新闻学价值系统的影响,力图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去重新认识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刘懿宁 《国际公关》2023,(11):158-160
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并具有形式上强调吸引力、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要素的三个特征。当下,移动信息发展迅猛,社会化媒体成为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为了迎合受众,新闻娱乐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大众传播的复杂情况导致了新闻娱乐化缺乏合理的标准与指导。本文主要以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及抖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新闻娱乐化现象与动因,并尝试给出对策,以推动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闻娱乐化的势头愈演愈烈,一方面促使新闻开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另一方面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违背宪法原则、损害公众的知情权、妨碍司法公正等恶果。长此以往,传媒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将丧失殆尽。因此,从新闻法制建设视角,探究新闻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应对之策,必将有力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新闻娱乐化提出了很多意见,尤其是道德上的批评,但受众对此究竟有什么样的反应,还缺乏分析.文章以马加爵事件的新闻报道和受众反应为例,通过调查统计来为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态度及社会影响勾勒出一个轮廓.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媒的娱乐功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新闻报道中,娱乐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工具,媒体具有向公众提供信息和事实真相的责任,与社会舆情保持着密切联系。新闻娱乐化现象,对舆情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需要从国家政策、媒体建设、传播受众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其原因并不单单在于步世界传媒发展之后尘.从心理、市场与意识形态三个不同的层面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存在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明星的隐私屡次被娱乐新闻大肆报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再次成为新闻学界及业界关注的话题。隐私权是公民(自然人)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尽管对于公众人物这个特殊群体来说,由于与公共利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许多私事应受到限制,但公众人物作为自然人,其隐私权也理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并从生活原型和传播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分析了新闻之美的构成因素,对电视新闻这一现代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全国更多的观众开始认识与接受二人转。伴随着二人转的火爆,出现了表演上的良莠不齐与观众的褒贬不一。通过探讨二人转在审美和娱乐之间的价值取向,提出审美化生存为其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新闻",一直是新闻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定义的分析,对新闻定义的相关问题作了探索,并对新闻定义重新作了界定,即新闻是为公众关注的关于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陈述.  相似文献   

15.
论新闻策划     
对新闻策划产生的动因、新闻策划定义的界定进行了明晰的阐述,并比较了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新闻炒作、宣传策划及媒介公关活动四者的关系,搞清了新闻策划的内涵。同时,分析了目前我国新闻策划的现状和实践应避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闻是一类反映科技领域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报道.文章从科技新闻的内容及形式着手,着重分析了评估科技新闻价值大小的若干标准,同时指出只有不断完善科技新闻价值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传媒分众化看新闻接近性的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演进,传媒出现了分众化趋势,新闻价值要素之一的接近性,它的传统意义已随文化多元化和受众的细分而嬗变.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有的人还固守老观念,片面地把新闻接近性的内涵定格在地理距离上,一味地强调地城的接近性,而忽略了信息和人的感情、兴趣带来的新闻传播分众化需求,这是一种误区.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实践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坚持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闻领域对于新闻姓新还是姓“需”.新闻媒体的主体任务是“宣传”还是“传播”.影响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是“软新闻”还是“硬新闻”的问题,通过对新闻本体的思辨.得出新闻姓“需”.新闻媒体的主体任务是宣传,决定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是“软新闻”的结论.提出无论在新闻理论还是在新闻实践中都应特别重视新闻受众的需要性和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任务.重视“软新闸”对新闻价值的关键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一些媒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究其原因和责任不明有关。我国主流媒体的性质、地位决定其有责任及时、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以适应我国建设和发展大局的需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媒体之间竞争的需要。同时,主流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有责任增强法纪意识,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不传播虚假信息,防止为保障知情权而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还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