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有两种途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系统与言语交际,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二者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他们都属交际,即一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信息通过某种途径传递给另一人的过程;所不同的是信息从发出者到接收者之间传递的途径。在跨文化交际中,弄清非言语交际与文化的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言语交流是同一交际过程中发话者明示行为与受话者推理行为的两个方面。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手机短信孕育于信息编发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联互动。就短信发送者而言:发送短信旨在给对方明示其所想要传达的信息意图;而对接收短信方来说:解读所接收的短信必须依靠自身的百科、逻辑和词汇等语境知识对所收到的新信息进行语用推理。以关联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手机短信交流过程中信息互动双方如何在明示—推理这一交际模式下成功地进行短信息交际。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非言语符号作为非言语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非言语符号英汉互译的跨文化因素以及其功能对等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将从功能对等角度全面地探讨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非言语翻译问题,探讨译者如何合理地处理原文中的非言语符号信息,如何在译文中用言语描述出在原文文化中非言语符号所拥有的信息功能和所负载的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4.
谢庆立  汪玉霞 《兰州学刊》2010,(10):212-214
"经济原则"影响着以双语交际为特点的交替传译(简称"交传");在交传表达中,译员应当遵循"经济原则"的言语配置规则,尽量使言语投入与言语需求达到均衡,即译员在表达的言语配置中既要考虑言语编码的负担,又要兼顾交际与信息传递的需要。文章结合我国外交部四位高翻在记者招待会中的口译实例,指出交传译员在表达的言语配置上可采取策略有以简译简、化繁为简、以繁译繁和化简为繁。  相似文献   

5.
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重要代表奥斯汀(J.L.Austin)开创的言语行为学说(theory of speech-act)在英美语言哲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社会交际行为学、心理语言学等领域颇有影响。他把言语行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从研究日常语言功能出发,把日常语言分析同功能主义和现象学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哲学思想。他提出了"说做相统一"的言语行为学说,划分了日常三种言语行为,区分了日常五种言语表达方式,考察了言语行为的相互关系和语旨行为(illocutionary act)的作用,突出强调了言语的功能和实际的使用及效果,有助于人们深入分析日常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带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一种间接的言语表达形式,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言语手段。对委婉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和表达方式做一些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风格,对于提高自身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某些学者对言语交际符号与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研究呈现两种倾向,割裂两种交际符号的关系和片面夸大非言语交际符号的作用。本文以求同存异的视角,通过分析两种交际符号在遵守规则、符号体系与后天习得三方面的异同,及分析非言语交际符号对言语交际符号的作用,强调两种交际符号不可分割与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非言语交际是指不用词语进行的交际。西方学者认为 ,在面对面的交谈中 ,言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约占 35% ,而非言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可达 6 5%。本文着重探讨非言语交际的特征功能、文化对比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修辞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社会交际主要是言语控制,控制的手段主要是信息的传递。为了提高言语信息的传递效果,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言语控制的理想程度,人们对言语信息代码进行了种种加工,这就是修辞。  相似文献   

10.
言语礼节在俄语交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学会俄语的言语礼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交际中的俄语言语礼节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性以及所表现出的社会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加以归纳,方便俄语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同时促使了学习者进一步了解俄国文化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上海小报的文化视境规约了它所阐释的都市迥异于其他媒体和文学作品。小报拒绝对都市作深度的文化探究和思想润色,仅仅依托市民的直观洞察、生存需要和感同身受来营造都市文化景观。小报指称名人为都市的意象符号,用流官编织都市的叙事和历史。认同市民物化的价值观,在仿效上层摩登时尚的过程中,尝试大众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立足市民底层的生存体验,释放不断涌动的都市欲望,以至于放纵。小报中的上海是生活在都市市井里的市民的文化想象。  相似文献   

12.
瓦斯事故频发的根源,除人为、落后的技术和设备等因素外,矿山安全法规的不健全或许也是一个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因素.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安全法规,指出我国的矿山安全法规与国外的相比不足之处,并对矿山安全方面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以求国家煤矿企业生产安全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殷国明 《河北学刊》2012,32(2):80-83
20世纪初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造就了中国现代文化意识多层次的沉积地带,产生了多种文化因素交融的折叠现象,造就了新的语境和文化态势,鲁迅的思想就体现了一种多元化文化意识因素相融合的结果,突破了传统文化的界线,为中国文化及其文学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林剑 《学术研究》2012,(3):19-23,159
在历史上与现实生活中,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混用或相等同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可以从词源学、发生学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语境等不同维度与视角对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进行分辨与澄清。文化与文明各自都有长久存活的原因,同时有着生成上的同根性、同源性以及结构上的类构性特点,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文化是文明的精神灵魂与内核,文明是文化的对象化,是文化外显的载体。正确地把握文化与文明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芳 《学术探索》2008,(1):72-75
在当前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全球语境下,文化发展前景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所看重。我国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我们应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在全球文化互动中重构国家文化形象,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6.
赖寄丹 《云梦学刊》2012,33(6):104-109
韩流在中国的热与冷,无不与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韩流文化要冲出亚洲,担当作为世界强势文化的角色,客观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韩流若要发展壮大、持久永续,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应着力打造世界级的经典作品,应借助和联合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文化力量。中韩之间应通过倡导良好的交流语境、进行良好的互访体验、创造良好的合作机会,建立和谐的文化交流关系,“韩流”与“汉风”携手打造强势的东方文化,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The recent PIACC data offer us the first ever opportunity to identify the relative salience of abilities versus social origin in comparative social mobility research. Sampling 21 countries, we identify the degree of meritocratic selection by estimating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social origin versus individual cognitive and social skills. We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possibility of skills combinations as regards both upward and downward mobility. Social skills may compensate for weak cognitive abilities, or vice-versa; and what are the added effects of commanding strong skills on both counts? This is, as far as we know, the first time that comparative mobility research has examined such skills-complementarities. As in previous research we, too, uncover a significantly more egalitarian mobility pattern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This however obtains also for Canada and the Netherlands. A unique feature of Scandinavia is its asymmetric profile: significant upward mobility for those of low social origin, but surprisingly little downward mobility among those of privileged origin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this cannot be ascribed to skills compensation. We find, however, that social ski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upward mobility among low-SES sons.  相似文献   

18.
文化安全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民族经济、政治等社会诸多因素的整体性问题。经济与文化的关联性,使得民族经济的不够发达成为了民族文化安全危机的重要原因。加速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是解决文化安全问题的关键。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积极进行民族文化资本化也是全球化背景下解决文化安全问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文化的互通性与差异性对中非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传播与文化交往日益呈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国家间与民族间的文化特质之传播和相互了解,对国际关系的结构形态的影响正越来越突出.相对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力,中华文化在非洲大陆尚处于弱势.中非双方能否在文化上更有效地相互认知和交流互鉴,中国文化的优秀品质能否在非洲大陆有效传播并因此而在非洲大陆塑造起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对于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分处于东亚世界和热带大陆的两种文化,中华文化与非洲文化既有诸多的相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的差异区别之所.如何理解中非文化之异同,既挖掘中非文化之共通性以拓宽中非合作的共同基础,又清晰理解中非文化之差异性而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对中非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对中非民间往来的持续推进,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在文化及价值观上都不同程度地兼具东西方特点。两国都是亚太地区合作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在亚太地区这一空间背景下来考察日澳关系的变迁,不但对于这一双边关系本身,而且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走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