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通过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的探讨,认为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素质教育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际相适应,素质教育也需要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是教育向生命的回归 ,其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改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既是相互独立的教育领域,同时也是教育系统中密切关联的子系统,三者的不协调是制约当前未成年人教育成效的关键所在.受到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全景教育理念等影响,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积极推动了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合作实践,对我国的未成年人教育富有启示.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教育成效,亟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教育的平台和依托作用,广泛开展各种教育合作实践,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的立体化的“三位一体”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全局和命运的问题加以思考,作出了一系列提词、讲话和指示,综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理沦体系。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的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坚实的理论底盘;即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大教育观;两块重要的理论基石:即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教师的关键作用;三根坚固的理论支柱:即培养“四有”新人、教育要“三个面”和德育为首;两个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即增加教育经费和各级领导要以战略的眼光认真抓好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转型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时期我国教育经历的是转型性改革和发展。理论界关于教育转型有“文化转型”、“历史形态转型”、“知识转型”三种瑜瑕互见的理论观点。我国内地应被转型的“传统教育”不是“近代型学校”,而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学校教育;由它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是当代中国教育转型的实质。教育转型的根本旨趣落实到实践环节中,首要的是育人目标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社会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学习化社会”的构建和实行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本文分析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应树立的理念,探讨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确立“主旋律”意识,把起点放在系统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上;要突出时代特征,把重点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要加强针对性,把落脚点放在用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一代新人上。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为此,提出了“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重要论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战略观点反映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事业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将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起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活动中。高等艺术院校由于大学生专业性质及自身素质的特殊性,要求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统一,突出体验;理性与感性相统一,以情感为主;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突出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应尊重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情感性、实践性、开放性,赋予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美、感性美、内涵美。寓教于“演”、寓教于“行”、寓教于“乐”,采用“情景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交流参与体验法”推行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龚志伟 《理论界》2006,(3):151-152
社会变迁与转型带来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握“小观点”,融入“大思想”;围绕“小教材”,拓展“大社会”;立足“小课堂”,走向“大生活”,即坚持由“小”及“大”的原则,是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日本教师教育研究的两项新成果:一是日本现代教职研究会的教师教育连续性理论,即两种连续性形态论;内在连续性的构造要素;教师教育各阶段的作用、责任和相互关系;教师教育连续性原理。二是今津孝次郎的教师教育新模式理论,即提出教师教育的两个模式论;“学校教育改善模式”理论的基本内核;“学校教育改善模式”的基本原理;教师教育课题:一是学校组织学习,二是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切实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是党和政府赋予妇联组织的神圣职责。近年来。我们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发现,由于父系教育的缺失而导致未成年人教育的不平衡,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进入幼儿园,老师几乎全是女性;进入小学、中学,女教师占大多数……作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社会角色——“父亲”或“男性”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因此而导致未成年人成长的女性化倾向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近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要较好地做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 ,必须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除了课堂教育之外 ,还要有形式多样的课外教育 ;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让大学生知道要做什么 ,应该怎么做 ;设立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专门机构 ;加强法制建设 ,使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社会环境吻合。  相似文献   

14.
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孝梅 《学术论坛》2005,(6):182-185
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第一,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勇于防范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第二,家长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人文环境,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家教水平;第三,学校要重视德育,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师德培育机制;第四,社会各组织要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加强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创造一个"绿色"文化空间,强化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青少年犯罪,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摆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宣传、教育、文化、司法等部门面前的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课题。大众传媒,包括报纸、广播、电影、电视、戏曲、书刊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等,在教育青少年,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的德化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中第六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我们所讲的…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给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临这样一个没有国界、充满诱惑力的网络“虚拟世界”,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未成年人出现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策略,这对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原点:生活--一种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回归生活”是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呼声。尽管这个呼声如此强烈,当前教育和生活相脱离的状况却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我们对“教育是什么”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教育原点的失落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到并坚持一个正确的教育原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深刻地体现了“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教育为了生活”的思想,为我们回归教育原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山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民族素质 ,培育创新人才 ,不断增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服务功能 ;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努力造就“四有”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对人民负责 ,对事业负责 ,努力满足现代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基于永恒主义理念,倡导开展通识教育以实现永恒的、普遍的和整体的教育。他首先提出“学习社会”观点,认为完善人格,实现人的价值是学习社会的意蕴所在;通识教育属于所有人的教育,伴随人的终身,每个人都应该终身学习。他的通识教育理论对美国教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教育创造”的概念 ,阐述了“教育创造”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以及对“教育创造”加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