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问题的发现之后,结合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进一步发现物化、支配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与革命热情的消退。由此他们提出西方社会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当前重要任务是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革命热情。继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对异化救赎的文化批判探索之后,后期的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及哈贝马斯,将救赎的道路引向哲学、心理学、语言学领域,由此使异化的救赎走上了一条由多维化合力批判斗争向单维化内转孤立探索的救赎困境。进而使得“异化”这一由生产领域引发的问题变成一种纯学术的救赎构想,但在既失去了自我又看不见他人更看不见未来的异化现实面前,这种构想无非是一种救赎神话。但通过这诸种探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那就是生产领域的问题最终要通过生产领域解决,而物质与精神的二度失衡与重新构建,才是可能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2.
史文瑞 《理论界》2010,(6):20-21,142
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正是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现象普遍性的揭露和对异化的表现形式、根源的分析,得出当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畸型的、病态的、不合理的社会的结论的,进而去探寻消除异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目标。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也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并在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层面上,展开了对人的发展的种种诉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发展的思考,对我们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也颇有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结合时代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大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已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理念,现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目前在消费领域已出现了新的异化消费,要想消除生态危机和异化消费,就必须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21,(2):1-9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二者共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异化消费理论、“娱乐化”生活消解了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观点,使得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呈现碎片化。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以下特点:釜底抽薪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有产”化;迷魂式的意识形态——工人阶级业余生活“娱乐化”;迷雾式的意识形态——无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双向极化的意识形态——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进入到垄断和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的许多新的剥削与控制形式,不仅使异化继续存在而且有普遍化的趋势,其内容、形式及作用也都有了新的表现.在此情形下,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异化的形态、归因和消除路径等问题的深入阐释,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自称以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为己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社会思潮。尽管其内部存在着种种的分歧乃至对立,但大体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真谛的反思和重建、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反思和对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探寻三个部分。虽然这一思潮在对上世纪的历史实践进行理论反思的过程中有失误和很多不足之处,但它的确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启迪和思想资料。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反要吸取其合理因素,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形态服务。  相似文献   

8.
康晨 《人文杂志》2012,(4):177-180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出现于欧洲国家,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出现的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思潮,他的主张区别于"苏联式"("列宁式"和"斯大林式"),从学术流派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有早期的西方人本马克思主义、以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南斯拉夫实践派、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等为代表形成的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它的不同流派在研究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政治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激烈批判。它的一些方法、结论对当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更少地生产与消费,更好地生活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异化消费加剧全球生态危机,高消费非但没有使人们获得预期的幸福,反而破坏了人的健全发展.因此,对当代人来说,"少而好"才是当前和未来的生活原则.放弃过度生产和高消费,彻底改变生活方式,是人们更好地生活的必然选择.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个观点对当今中国的生产与消费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 《天府新论》2008,(1):53-55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由原来满足人的需求的手段异化成人追求的目的,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痛苦的"避难所",并起着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重要社会政治作用.由异化消费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将是未来社会革命的直接导火线,社会革命也将首先发生在消费领域,继而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11.
杨乐强 《学术论坛》2004,3(4):20-23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股批判的思潮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形成鼎足之势,其批判的锋芒直指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谓现代性,形成对异化、科技、文化、消费、生态和社会心理等多个主题的批判。这种批判与马克思在19世纪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关联性,对于剖析我国现代化某些负面因素有启示作用,但其本身的过激言行使它堕入了形而上学,从而与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统一的思想范式或流派 ,而是一种文化潮流以及知识态度和生活态度 ,是通过对现代主义、现代性的解构展现其基本脉络的。其实质就在于“重写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唯物主义 ,但它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现代”中露出的“后现代主义”的端倪 ,并对其加以批判审视 ,因此后现代主义无法忽略、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视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人和自然关系、东方和西方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 ,二者在当代的相遇源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二者关注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但二者关注的重心又不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是西方经济与政治霸权的消除 ,并力图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后现代主义关注的是西方文化霸权的“解码” ,并“沉溺与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13.
刘闻名 《北方论丛》2016,(5):128-13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生态学相关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兴流派之一,生态危机理论则是这一理论最具特色思想的内容.生态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导致生产和消费异化、科技异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等等,这些异化问题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存在着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则是这两种危机的集中体现,因此,如果要解决生态危机,就要从制度本身出发,建立一种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就必须进行生态社会主义革命,通过革命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分析和批判,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理论。他们的理论,有些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也有些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分析方法,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文试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入手,对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马克思国家思想的密切关系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经典,在西方现代生态理论研究中备受争议。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生态问题为关切点,对马克思主义展开了系统反思。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问题,他们或阐释或重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形式的诊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解读;在肯定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一致的基础上,他们探索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方案。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的反思既有其合理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内在缺陷。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潮对于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状态下人的全面异化是资本主义的先天缺陷.这个先天缺陷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框架下是无法解决的.在政治哲学思想发展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和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继承了人类创造的优秀政治文化,第一次提出了实质正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既是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更是实质正义和结果正义,这是区别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反映和代表了人类共同的利益,是人类普遍的正义,是最好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向后现代转向,而实现这一转向最成功的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认为后现代化时期的资本主义,即晚期资本主义具有“商品化”、“消费化”、“信息化”的特征,他在对这些特征的性质与危害作深入的分析中展现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后现代景观。从中可以概括出他所说的异化也就是指商品异化,消费异化,审美异化。限于篇幅,本文只集中探讨詹姆逊克服异化的方法。一、总体化詹姆逊的总体化思想可以看作是对卢卡契的继承。在卢卡契看来,解决物化和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兴学派.在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批判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稳态经济理论,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批判资本主义现实、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促进生态和谐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颜岩 《东岳论丛》2005,26(4):133-137
晚期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一种变体,凯尔纳的“技术资本主义”理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凯尔纳认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资本的有机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格局。这种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多有继承,同时,对马克思关于技术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作出了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深刻指向是人的一种"生活样态",不可否认,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普遍遭遇了文化焦虑的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种现代性文化危机的探索集中在技术理性异化危机、大众文化异化危机以及人类生存异化危机中,他们对现代性文化危机的探索是对文化自觉的反省,是对现代性文化的重新建构。因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这种文化自觉的思潮对当代中国构建现代文化有着重大启示,这体现在要以益智、益心、益德和益生价值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