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由于来源的多样性,舟山海洋文化呈现出先进性与保守性杂揉混和的形态以及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于海洋文化中悖离于当代意识的滞后性因素的表现形态及其历史成因需作科学分析,进行理性反思,通过改造与创新,以促成舟山海洋文化的当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2.
舟山渔民画作为舟山海洋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有其辉煌的一面。又有其潜在的生存危机。“普陀模式”是新时期舟山渔民画传承与发展的新模式,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确定因素,但为今后舟山渔民画进行市场化、产业化做了铺垫。论文以“普陀模式”为基点,从政府层面、系统性学术理论研究、稳定的创作队伍、保持海洋文化内涵、渔民画产业化等方面探讨了舟山渔民画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舟山海洋文化的源流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文化是由海洋、海岛生产方式所生成的,而舟山海洋文化更是舟山特定人群内被传承的集体无意识,同时涵化了迁入的周边地区人群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精神符号系统,并由原生与迁入的农业文化、原生的海洋文化、外入的西方海洋文化以及奇异的观音文化融合涵化而成。舟山海洋文化的分层结构由精神、语言、制度、技术等表现形式组成,其基本特征是价值取向的矛盾性、流变整合的缓慢性、表现形式的粗鄙性。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应是时代的、特殊的、历史的、开放的,因而要倡导并弘扬开放性、开拓性、协作性的共同价值理念;同时,要加强海洋文化的制度建设,努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海洋文化是发展舟山海洋经济的需要,是建设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应将海洋硅谷工程、海洋城市形象工程、海洋旅游工程、海洋文化产业工程列为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训诂与考证一释“舟山”、“方言”,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指出“方言的属性是语言的民族文化历史属性”;二释“东海”、“文化”,从语言的学科交叉,揭皛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的双向互动与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6.
通过训诂与考证:一释"舟山"、"方言",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指出"方言的属性是语言的民族文化历史属性";二释"东海"、"文化",从语言的学科交叉,揭皛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的双向互动与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7.
论舟山海洋文学特色及其在我国海洋文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舟山群岛独有的海岛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舟山海洋文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审美特色。它具有勇于反映涉海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创新特质,体现了我国海岛海洋文化的典型特征,形成了中国海洋文学创作的地域性特点,并有着突出的佛教文学色彩。这些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海洋文学的发展,使舟山海洋文学在我国海洋文学中占有重要席位。  相似文献   

8.
舟山寺观、祠庙的海洋文化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是海岛城市.岛上各类型的寺观、祠庙众多,同处共盛,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点.这些寺观、祠庙构成了独特的海岛宗教文化景观,并体现了一定的海洋文化蕴涵.它们反映了古时舟山随着海洋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追求幸福的迫切心愿及不屈的海洋精神,也展示了宽容的人际交往理念、生生不息的海洋性创新精神以及浓重的报恩心理情结.  相似文献   

9.
在海洋文化中孕育出的舟山渔民画,其作品想象丰富、神情生动、色彩鲜艳,散发着浓烈的海洋气息。渔民画家为使作品更能呈现渔民及渔家生活的内在品格,表现自由奔放与豁达的情感,在色彩和谐美的前提下,对内容与形式作大胆地处理,使舟山渔民画体现出大海式的奔放美、原初性的朴拙美和淳厚的民俗美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舟山市海洋旅游品牌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品牌战略对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鉴于舟山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尤其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实施海洋旅游品牌战略,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标准化建设,调整品牌营销策略,乃是当前舟山海洋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1.
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自古以来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单元,历史的复杂性、文化的多元性,使得陕北的民风民俗特色鲜明。根据20世纪以来关于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情况,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可分为20世纪30、4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目前三个不同时期。对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其研究状况在不断走向繁荣,并且学术水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雷锋精神能够走进中国历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在于它充分彰显了特定时代的核心价值,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效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具有切合民族心理的文化基因;真正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奉行,是人民群众的自觉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受西方海洋文明中心论的影响,中国沿海城市的文明形态长期受制于陆地农耕文明的理论框架。从考古学、历史学角度对连云港城市文明“物质遗存”进行考查,证实了本土海洋文明的历史存在;而通过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对连云港城市文明“精神遗存”的透视,则进一步澄明了连云港海洋文明形态的客观存在。在如此双重视野中对连云港海洋文明进行阐释,可以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文明形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纸,记录了19世纪30年代南中国海地区的历史文化现象,表现了刊物创办者和撰写人对于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历史、文化和人们思想、道德的认识及评价。这份刊物对于南中国海地区历史文化所作的反应和评论,反映了西方传教士在进入中国本土后,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认识接受和交流状况,为我们理解此阶段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和历史人物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地名不仅是地理实体的称号,往往还代表了一方水土的文采风流.通过对舟山岛称名的历史源流考查,证实舟山岛名曾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演绎,生动而典型地展现了这一岛名由自然向人化的发展进程,体现了舟山群岛的历史沿革与人文积淀.  相似文献   

16.
甬舟方言同宗同脉,通过对甬舟两地语言的分析对比,印证宁波与舟山的历史渊源关系,舟山群岛的移民史实以及相承的民风民俗。由此个案,进一步论证语言是交际工具,是可以跨越江海的"桥梁";语言是载体,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云冈文化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代表了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形貌。云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其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云冈文化是大同最具地域性、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也是大同文化品质的最高体现。“新云冈计划”启动后,云冈文化应当被重新审视和认识,各文化单位应当倾力合作,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市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8.
从水管理看中华水文化理念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民族的水事活动中,管水历来都既是行政行为,也是文化行为。治水和管水促进了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形成。“水为国之财富”的重要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确立,水资源管理也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社会的水管理机构和水管理制度有着悠久历史,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活动体现了东方文化智慧。21世纪的水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水管理工作应当树立新的水文化理念,合理汲取传统水文化的思想智慧,实现水管理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舟山是我国惟一一个由群岛组成的海岛地级市,发展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旅游,对丰富舟山群岛的旅游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突出海岛民俗文化特色与发展海洋旅游业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目前舟山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状况,通过运用SWOT模式的分析,阐述了舟山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军垦文化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屯垦戍边历史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有着独特内涵的文化类型,它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凝聚了诸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军垦文化的精神作用,就要尊重军垦文化的传播规律,强化军垦文化的传播意识,树立军垦文化的营销传播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