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法超越的自我——论知青文学的叙事策略及其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皓 《齐鲁学刊》2002,(1):139-141
知青文学的基本叙事策略被固定表述为“青春无悔”、“乡村情怀”等心灵化内容和“一代人”的群体性话语模式 ,建立在“知青视角”上的这种叙事策略 ,使知青文学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群体性情感特征 ,同时也带来了局限和不足 ,制约了知青文学的超越可能。  相似文献   

2.
魏颖 《云梦学刊》2003,24(2):63-64
文学形象感性形态的不完整、不确定与支离破碎是构造性“空白”在文学形象中所体现的不同形式。构造性“空白”作为文学形象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控制了本文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决定了文学形象模糊性的结构构成。  相似文献   

3.
根据笔者的研究,中国知青运动分为性质不同的三个阶段:1955—1966年为移民垦荒。加强农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阶段;1967一1976年为极左路线肆虐、上山下乡演变为政治性大运动阶段;1977—1980年为知青政策大调整直至“消亡”阶段。周恩来在知青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当然是表现在前两个阶段。一、周恩来思想和“文革”前的上山下乡1955年,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北大荒垦边,在全国城镇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拉开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从1960年开始,上山下乡运动纳入了国家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周恩来与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以社会群体为题材的创作当首推“知青”小说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这不仅因为知青生活为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又富于文学价值的生活素材,更因为知青群体里脱颖而出一大批有实力的作家,他们的知青生涯将使知青小说成为其创作道路上最有份量的作品。相比之下,我国的工农兵大学生也有百万之众,而这一段在当时无限辉煌,后来又无比尴尬的人生经历却很少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见到踪迹,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近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王曦昌的新作《紫色学历》,这是新时期文学史…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已拉开帷幕。这一活动的启动意味着“粗俗、封闭、依赖”等将逐步荡涤直止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文明礼貌、道德高尚、敬业进取”等精神面貌和对外形象的日渐生成。新的世纪,黑龙江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文明、高尚,还是粗俗、蛮横,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基于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以“强素质,树形象”为中心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院内各主要学科的专家、学者就形象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做出了新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有创建的建设性意见。现摘登其中有代表性的若干篇,旨在引起各界对“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这一系统工程的高度重视,更期望就此规划和设计出充满地方魅力独具特色的现代黑龙江人形象。  相似文献   

6.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是杨义先生近年提出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 ,围绕这一命题 ,杨义先生从自己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的形成谈起 ,具体形象地论述了“重绘”说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容、理论方法 ,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话题不仅涉及有关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基本认识的一些问题 ,而且也涉及了古今诗学、叙事学、图志学、文学史观、文明史、民族文化等问题的许多方面 ,内容丰富 ,新意迭出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文学规律,使文学有了“可比性”。《飘》、《红楼梦》虽然成书时间相差很远,作者米切尔和曹雪芹的生存背景和文化差异又很大,但它们所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郝思佳和王熙凤却在出身背景、个人才能、自主意识、务实精神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不同的历史背景、爱情价值观、个性品质等又使两者同中有异。通过对东西方两个女性文学形象的分析,我们不仅发现了不同文化的深层规律,同时也引发了“妇女人格”这一崭新的文学命题。  相似文献   

8.
知青文学的肇始是源于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在"文革"中形成高潮的知青运动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坛上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潮"、"知青文学"等文学现象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奥运之年是知青运动的40周年。当年的知识青年于文学、历史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对群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正确解读知青文学,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客观认识其消极影响,无论对文学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是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文学的"现代性"与文学史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写文学史”带来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研究的新发展,这些发展也促使了文学史观的改变和文学史理论的发展,这其中关于文学“现代性”的思考和探讨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研究和文学史观变化的重要因素。对文学“现代性”思考和文学史观探讨的深化,正在促使一门新兴学科的兴起,这就是“文学史学”。  相似文献   

10.
我逐渐形成这样一个印象: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军事文学、寻根文学的许多作品中,一个个“死魂灵”如风筝、似山泉、象流星在字里行间飘荡、流淌、闪烁。我感到文学生命正与人类生命形成一种有机运动形式的互渗、同一和整合,在形象情感哲理交融的艺术世界中传达出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死亡意识”。它象伊甸园那条蛊惑人类始祖走向死亡的“蛇”,如今又无形地游弋在作家的创作天地,执著而痛苦地描绘着“人”的毁灭。或象征,或荒诞,或纪实,或表现,都无法摆脱它的噬咬和同它的苦斗,展示着生命的  相似文献   

11.
由《大树还小》引发的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生活经验:直接与间接俞汝捷:偶尔翻阅6月4日的《文艺报》,发现一件趣事。第4版上有篇王彬彬的《“知青”的话语霸权》,认为无论是塑造“知青”形象、农民形象,还是再现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青”笔下都只能完成一半的任务。另一半,也就是从农民角度看出的一切,只能由农民来完成。可惜农民没有话语能力,使得对这段历史的陈述只剩下一面之辞。而第2版上有篇冯敏的《关于“成长小说”》,偏偏提到你的中篇《大树还小》,认为尊作以一位农家子弟的身份回顾“知青”的成长,并对故地重游的他们予以道德评价,从而形成新的角度,成为与原先“知青…  相似文献   

12.
刘震 《东南学术》2002,(3):141-144
“透视主义”无疑是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按照他的简单描述 ,“透视主义”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表明了一个“从不同的、可以被界定和批评的观点认识客体的过程”①。“我们要研究某一艺术作品 ,就必须能够指出该作品在它自己那个时代的和以后历代的价值。”也就是说 ,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其实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透视和聚焦的过程 ,我们要做出恰当的文学判断 ,应该兼顾和辨析这些不同的视角。但是这种兼顾和辨析何以必要?要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仔细考察由“透视主义”这一概念所辐辏出来的韦勒克对文学作品和文…  相似文献   

13.
“多余人”形象并不是俄国近代文学史上特有的文学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同样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近年来,这一世界性文学现象日益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他们多把目光投向个别形象的对应的比较研究,对“多余人”形象的整体的综合的探讨尚不多见。本文试图立足于综合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多余人”整体形象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粗浅探讨:中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诞生及其共同基本特征;中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整体比较;“多余人”形象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索了菲华女作家作品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她们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民族文化的自省精神;同时提出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他者”文化形象问题,认为这些形象是经过另一种文化的过滤和折光,同他们本民族所创造的同类形象有区别,这是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一种“对话”。对这些“他者”形象的关注和研究,既有助于认识自己,也有助于我们考察各国各种文学领域中的形象表现。  相似文献   

15.
传统外国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大多纯粹从文学角度出发,按照年代顺序或文学流派来讲解,对文学作品中不同作家对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中的同一问题的思考和描述、分析不够;其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遵循“跨学科”理论原则,从“法律与文学”、“经济与文学”、“风景与文学”等视角重新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分类讲解,这有利于学生学科视野的扩展,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文章以“法律与文学”为例,选择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的《屠场》(The Jungle)和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ton)的《中国佬》(China Men)为教学的实践内容,同时探究“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为外国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霍士富  李娇 《江海学刊》2022,(2):246-254+256
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宣告了文学研究从此告别“作品论”的古典批评,进入“文本分析”的新时代。但为了诞生真正的读者,他力主在空间上“作者”应退到舞台的一隅,其形象应不断变小;在时间上“作者”与“书写物”,不再像“父与子”的关系,而是所有“文本”都是“现在·此地的书写”。这一无限消除“作者”在“文本分析”中作用之理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乃至疑惑。日本学者田中实的“第三项”论,在承接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设定“文章的客体自体”即“第三项”,弥补了“作者之死”的理论漏洞,建构了多元世界并置的“后·后现代”理论,超越了“后现代”视野下的文学批评范式。此原理以旧我的瓦解与新我的重构为旨归,为当下文学研究的混乱局面吹来了新风。  相似文献   

17.
青文学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经历过勃兴与辉煌。而近几年,知青文学的态势则略显沉闷,就总体而言,知青文学尚缺乏史诗型巨著,由此而对知青文学产生忧虑是不无道理的。不过,在近几年较为沉闷的知青文学的大格局中,也确实有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动向,如主题的延伸和叙述方...  相似文献   

18.
“父亲”形象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文化符码化的“父亲”转化为潜在想象 ,对文学中“父亲”的形象塑造产生影响 ;而文学塑造一方面突出、强化了关于“父亲”的文化想象 ,另一方面又不断将时代语境中的新文化因子注入“父亲”想象 ,衍生不同的意义元素。文学文本于此参与着文化符码的演化、积淀过程。启蒙语境下的创作为“老国愚民”式的父亲形象在原有的文化内涵上增添了“非现代”的、“反进化”的否定性元素 ;革命文学中“父”“子”形象的对应或“父子兵”的模式 ,同样具有特定的文化符码意味 ;而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对父亲形象或神圣化或颠覆、解构等 ,也无不映现着历史流动中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分子是文化的自觉缔造者和敏感承受者,文化内部的破裂崩溃、外部文化的撞击、交融,所有这些矛盾冲突最集中不过地在知识分子形象及其“形象史”中烙下鲜明的印痕,这个“形象史”的描述载体就是文学。一个时代文学中出现的知识分子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一时代知识者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塑造。20世纪初,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生的苦闷”、“死的苦闷”、“性的苦闷”、“孤独感”,就成了这时知识分子的基本色调。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文学,标志着一个新开端,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种个体无法摆脱的“孤独感”。这种孤独不仅是觉悟…  相似文献   

20.
试论知青形象的流动与演变王源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写出特定时代的人际关系和人物性格,特别是写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彼此相异的特质、情感心态以及异中见同的普遍性。70年代末期崛起于新时期文坛上的全新题材——记录一代人心灵发展变化轨迹的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