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是把党和政府自身的工作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检验对象的。“三个有利于”是作为判断我们搞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即姓“资”姓“社”的标准提出来的。党的十四大以来概括的“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的提法是对“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的合理扩展 ,而不是否定。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在如何区分姓“社”姓“资”的问题上,其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抓本质─—从本质上区分;看主流─—从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上区分;重实践─—在实践中区分。  相似文献   

3.
用和平的手段,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我党的一大创造。我们党和理论界对这场社会变革的总结在不断深入。本文仅就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性质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以往的教科书和论著,都把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阶段,并笼统地认为:“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这一传统论断,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我们认为,应将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国家资本主义性质也是有质的区别的。现将我们的看法写出来,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首次提出“三个有利于”是评判我们改革开放措施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极大地冲破了禁钢在人们头脑中姓“社”姓“资”的阴霆,掀起了改革与发展的新高潮。今天,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有着十分深远的时代意义。一、坚持“三个有利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冲破“左”的思想干扰。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便不难发…  相似文献   

5.
人类劳动的二重性导致生产关系具有二重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表现为商品货币关系 ,其次才是资本的关系 ,即不等价交换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不同 ,但都是以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为一般基础 ,在经济运行上有许多共同的方式和手段。这些方式和手段 ,既不姓“社” ,也不姓“资” ;它们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 ,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马克思劳动二重性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石和有效方法 ,也是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历史的进程究竞要经历哪些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同一时代还是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都是一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以及那个“顾问”的干扰和破坏,流行着一种“两阶段划分”、“一个大过渡”的观点,把资本主义以后社会的发展仅仅划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把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以前的社会统统称之为过渡时期,把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看作只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列宁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把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这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是互相衔接又互相区别的.当前我国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呢?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什么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理解和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坚持生产力标准,用“三个有利于”的尺子来衡量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姓“资”姓“社”等是非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就可为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就将有牢固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才会坚定,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及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们 ,根据中国“大国小生产”的具体国情 ,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新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所阐发的科学认识 ,勾划出了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升华的发展轨迹。认为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型过程中 ,我们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十分重视 ,在所有制理论等多方面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并且进一步揭示出 ,在中国 ,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与资本主义道路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中国国情确定了资本主义复辟无从谈起 ,即便有复辟 ,最危险的还是官僚资本主义复辟。  相似文献   

10.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的三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历史转折的标志,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因而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从这个起点之后,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现实:俄罗斯刑法中的缓刑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两个时间点可以把俄罗斯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就缓刑制度而言,这三个阶段的缓刑制度之间既有所区别,又保持着一定的延续性.即便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决定了缓刑制度在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仍可以相互借鉴和为自己所用.本文的考察表明了俄罗斯缓刑制度的现实是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历史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德发展与人的解放表现为一个相同一的历史过程。人的主体进化经历了自然人、经济人和社会化自由人三个不同阶段,道德发展也相应经历了一个从臣民道德——市民道德——新公民道德的辩证发展历程。"臣民"在原始社会单纯表现为自然的奴役,在阶级社会则具有自然奴役与社会奴役双重内涵。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本质上是"市民"之抽象政治法律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消除了人的解放之制度障碍。迥异于资本主义市(公)民道德的新型"公民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贡献是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直接联系起来考察,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从三点规定性扩大为六点规定性;把"消灭剥削"进一步界定为"消灭剥削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过程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第一、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首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理论规定,不仅包含着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信念:现代社会既然负有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的历史使命,它也必将随着这种历史使命的终结而被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而且体现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态度:只有从社会发展、社会批判与社会革命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角度,才能科学地认识现代社会是如何"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的资本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生成与发展路径,由此把资本主义的伟大文明性与其历史狭隘性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时代的必然性与作为民族社会形态的局限性区分开来,把人类物化历程在商品经济阶段的客观规律与人类制度历程在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缺陷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6.
依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阐述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进程始于资本主义的产生 ,经历了 3个阶段 ,其发展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走向合作。 2 1世纪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理论和社会形态跳跃发展的理论,分析了中国超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主义,是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虽然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中遭受了某些挫折,但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8.
发展人民民主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邓小平设计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正确地理解、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对外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对我国十年来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从我国建国到目前为止,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过渡时期国家资本主义;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国家资本主义,亦称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如何以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为指导,分析我国新时期的国  相似文献   

19.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躯壳中破胎而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高级社会主义形态;后者则主要诞生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内在的必然性与历史的机遇促使社会主义完成了一次飞跃。作为前者的实现形式,后者必须摒弃种种不完善的模式,以更符合社会主义本质、更符合时代精神和具体国情的实现形式存在并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