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和行为相关理论,可以依托政府、社会组织、顾客等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外部刚性、柔性动力机制构建,依托股东、管理层和员工等内部利益相关者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内部刚性、柔性动力机制构建,实现以盈补缺与社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动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外部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社区责任和企业环境责任影响的调节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利他性动机的中介作用机制和组织可见性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压力正向影响企业社区责任和企业环境责任,利他性动机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可见性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压力与利他性动机的关系。研究明确了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整体作用机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法中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传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有责任.即便有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合并的趋势,但它们彼此有本质区别,上世纪末期起,不少英美学者已试图通过改革公司法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法学界未能充分理解和区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责任.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且<公司法>植根于"股东优先理论",故<公司法>只能用以防止股东滥用权利侵害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利益,而不能有效促使企业主动履行其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责任,乃至于社会责任.本文建议通过企业外部机制的改革以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原本作为社会学和管理学交叉学科里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前者探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后者研究社会各相关群体与企业的关系.到20世纪9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明晰了社会责任的范围;另一方面,公司社会责任诸多现成的实证方法和实证结果,弥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证方面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为企业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领域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员工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现和谐社会这一伟大战略目标过程中,企业应当履行对消费者、员工、政府、社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员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对象,是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行动者,也是企业经营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根据人性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阐述当今我国企业对员工应负的社会责任,如何使企业履行对员工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理论反对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要求企业根据利益相关者内在价值而道德地对其负责。这种理论导致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有很好的理由要求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另一方面它却又消解了企业。这种悖论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追求利润这个本质属性的否定。只有正视企业利润的社会责任价值,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让政府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股东作为个体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这样才能消解利益相关者悖论。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协同视角研究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问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源在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它是一个全局性的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企业的问题。因此,在单一视角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进行探讨,在对资源型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对其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企业实施并购,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关注承担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企业声誉理论,构建"企业并购—社会责任—声誉资本—并购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以国机集团并购中国二重全过程为例,深入分析履行社会责任、声誉资本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全过程社会责任管理思维对于企业并购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是关乎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从不同维度形成声誉资本,声誉资本能够促进并购价值创造.履行社会责任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因此,企业在并购中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全过程社会责任管理,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不断积累声誉资本,从而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鉴于Shannon传播模型在真实展示传播活动主体的社会责任形象问题上存在的局限性,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对传播环境、传播活动主体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对传播目标进行了确定,进而构建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0.
企业捐赠的责任性质通常被认定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中的慈善责任或者外圈责任。这样的责任性质认定过于笼统和单一。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将企业捐赠分为对利益相关者捐赠和对利益无关者捐赠两种类型,而这两种类型的企业捐赠模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分别为企业的社会法律责任和社会慈善责任。对企业捐赠实行这种两分法的责任性质认定也符合我国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1.
和谐商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马克思《资本论》关于商业和谐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和谐商业的理论基础。和谐商业包括从业者自我和谐、企业内部和谐、商业内部和谐和商业与外部和谐四个层次。构建和谐商业,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商会的协调与自律机制、企业的自我表现调节机制、社会的监督机制与和谐商业文化的黏合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员工和社会的共同利益,并通过对这些共同利益的满足最终实现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和谐共处。企业社会责任是促进社会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社会责任使社会走向和谐。通过实证分析后认为,从被动服从型向适应型转变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类型的绩效好于从不服从到被动服从型转变的战略类型的绩效。因此,企业自律并主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应该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探讨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国有企业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比非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内在契合.  相似文献   

1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既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和谐。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企业内部整体和谐的动力和保障,也是推进企业与外部广泛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已从硬件领域上升到软件层面;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因此,有必要重新确认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特点,深刻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必然性和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除了追求利润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企业捐赠活动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捐赠具有深刻的涵义。只有培育企业内在驱动力,把捐赠作为一种营销战略、完善慈善捐赠制度,优化企业捐赠环境、改进税收优惠法,为企业捐赠注入活力,才能实现企业和社会共赢。  相似文献   

17.
我国零售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客观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情况进而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于零售行业企业来说,该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而且还要体现零售行业特征及行业发展要求。本文首先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构成体系的一般性讨论和对我国经济社会及零售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构建了我国零售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文化伦理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五大类责任和20小项构成。然后,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为进一步研究零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指明了方向。定量分析结果支持将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基本责任、中级责任和高级责任三类责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根据对青岛市企业慈善捐赠现状及特点的调查和分析,应在选择捐赠合理运行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捐赠主体能力三大方面采取相关对策,以促进青岛市企业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构建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为此应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增强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友爱、协作,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