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量文献表明,清代福建内地和台湾都存在"讼师唆讼"的现象,讼师唆讼是闽省内地和闽省台地共同的社会问题.讼师只是与律师似是而非的一种职业,他的成分是"士类",其智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性越大.官代书则是得到官方认可、遵守官方规定的司法程序、协助官方维持司法秩序、按官方规定的标准收费以自养的"一种职业".若论"现代律师制度之雏型",官代书制度更近.  相似文献   

2.
古代讼师的主要知识来源是讼师秘本,讼师秘本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不仅与传统律学有很大的区别,与近代政治、法律原理更是相去甚远。在传统的法律观念和制度下,讼师是一种社会地位低下并被法律禁止的职业。近代律师制度伴随着近代法学知识的转型而产生。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群体,近代律师与同时代的法官、检察官一样,源于近代新式法学教育。律师在法律地位上与法官和检察官对等,并对二者予以牵制,是一种独立的自由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3.
纠葛,讼师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讼师在古代法律生活中得以存在:一是诉讼活动的存在和诉讼制度的可利用性;二是诉讼程序中的书面主义;三是出于交涉的需要.但是传统司法体制从未也不可能给讼师类似于现代律师的正当性地位.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政府结构的集权化模式、司法过程中的超职权主义倾向以及传统伦理的影响,使得讼师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始终都处于在政治与道德上被双重拒绝的尴尬境地,绝无可能具备对抗公权力滥用的质素与功能.这种传统政治社会对讼师的排斥态度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制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律师执业作为一种法律现象起源于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发展完善于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时期,清末民初传入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讼师恶习的影响和民初律师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以及商事公断处的庇护,使得民初商人拒绝聘请律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律师积极作用的应有发挥。  相似文献   

5.
学者素来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律师没有律师制度,笔者通过分析明代小说《奇侠禅真逸史》中的《唆讼赋》,认为古代讼师不仅仅只是代书,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出谋划策,应该是现代律师的雏型。  相似文献   

6.
清代讼师从业者多为未仕的各类生员,士子多因屡试不第、仕途稽滞而从事讼师之业,国家法律不能禁绝;讼师通晓律例、熟悉例案,法律素养较高;做举子时的经史素养,也使讼师们善用经史资料助讼,以附会通行于官员中的情理断案风习,且成功率较高;讼师熟悉官场、通晓世情和讼案症结,对案件定性准确,能够给当事人提供有效而高明的建议;其利用官员心理、作风,也具长技。讼师作为职业的存在,是专业服务需求的需要,也是官府与百姓之间知识系统沟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律师广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因其存在虚假性和欺诈性风险,并且律师行业又存在行业特殊性,律师广告需要受到合理规范.律师广告规范主要是从原则与规则两方面入手.文章通过比较法的视角对律师广告规范的原则与规则进行探析.律师广告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非误导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律师广告规则主要由内容与方式构成.在明确律师广告规范的原则与规则之后,对我国律师广告规范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律师职业伦理对于律师职业的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实现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对律师进行规制,要求律师行为符合较高的道德标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伦理规范,需要对律师职业伦理的形成有全面的了解。律师职业伦理的形成首先得益于在律师养成时期的培养和训练。另外,在律师职业产生之初,来自司法机关和律师组织的规制措施也逐渐成为律师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律师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与声誉以及律师的价值取向等律师亚文化也是决定律师职业伦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于讼师这一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特殊群体,从国家和民众两种立场出发进行考察,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是相悖的。从法文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分析,造成这种悖论的原因是:国家法文化所倡导的"无讼"观念以及由此建立的法律制度必然排斥讼师的存在,因而对讼师的评价只能是反面的;而民间法文化中"好讼"的观念倾向以及"健讼"的实践却使讼师成为不可缺少并得到大力发展的职业群体,因而对讼师的评价也大都是正面的。这种不同立场比较下的考察会对我们全面认识讼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新《律师法》没有明确规定侦查阶段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侦查阶段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对于促进侦查权的规范运行,维持控辩式审判结构,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侦查阶段的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宜辅之以自行调查取证权。为此,应加强对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的程序保障,有限制地放开侦查阶段律师获取案件信息的其他渠道。  相似文献   

11.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查354个茶农,分析小农户作为理性生产者在农业标准化实施中采标行为的决策依据与获知途径;并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小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17年《标准化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标准化法制的重大变革。具体表现为:在标准属性上,精简了强制性标准,实现了标准从技术法规到技术要求的回归;在标准体系上,改变了不同主体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层级关系,确立了标准的平等地位;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上,改变了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形成了市场与政府并重的格局;在标准化领域上,从一二三产业扩展到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一变革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促进其他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依据,中国民政标准化的标准制修定和实施层面均存在众多问题,对标准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标准化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以民政标准化为中心的中国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和困境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2005年以来中国民政标准化机构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民政部制定的标准化政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始普遍使用,结合实际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全国民政社会服务领域普遍实施;在当前中国公共服务标准化存在困境的背景下,应加强政府等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意识,提高标准化工作进程,均衡国家与行业标准使其能涵盖到民政的各个领域,还应完善民政标准化的组织和实施体系,健全民政等级评定、合格评定以及示范建设等方面的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4.
农业标准系统与标准化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农业系统过程及其特点出发,依据标准基本理论,研究农业标准的类型、体系建立及运作方式,提出6大农业标准体系及其5大亚系统,阐述了农业标准体系中的元素组成、相互关系及标准综合体的表达,认为农业标准化系统由5大亚系统和11个子系统构成,并初步建立了中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小农理性"以及农业标准化相关理论,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农户的认识及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民对标准化了解程度不够、农业标准化效益不高和生产规模偏小等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加大检验检测服务,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督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术语规范化既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少数民族语文术语规范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和重要内容。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对促进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处理、知识传播、技术传递、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以及消除本民族语文内外的交流障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文的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对术语规范化工作的现状、重要性、原则及方法进行探讨,提出规范名词术语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低碳农业标准化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固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以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户典型调查数据为依据, 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采用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收入水平、参加低碳农业标准化培训、售卖时价格有保证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农户采用低碳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低碳农业标准化培训工作, 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和形成机制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实施低碳农业标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国际大石油公司较早实施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体系较完善。目前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还存在对标准化体系认识不到位、标准化体系不健全、标准重复交叉严重、标准信息网不健全等现象。因此,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应借鉴国际石油公司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加大对执行标准的宣传力度,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增大标准执行的管理力度,以保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论产品设计中的标准化与个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社会给产品设计中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提出新的要求 ,通过对产品语义学中产品设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以解决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并尽可能的使产品设计接近标准化的同时到一种更好的体现个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关于营销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3年会有关“市场营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50篇学术论文作了综述,发现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国际营销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国际化(标准化)与本土化营销的专项讨论;以及以行业为背景的营销国际化(标准化)与本土化问题探讨。就总体观点而言,市场营销的本土化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