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为实行国共合作,创校建军,救国救民,才建立起来的。在我国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七年的轰轰烈烈大革命的年代里,国共两党革命先辈曾在军校里同窗共砚,谈兵练武;在战场上生死共赴,浴血战斗。军校曾荣获:“国民革命中心”的崇高称号,领受了“东方红军”的灿烂锦旗。因此当年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革命阵营内的右派对黄埔军校都害怕起来。他们惊呼:“黄埔赤化了”!“赤黄埔兴盛了”,“黄埔是共产党的基地”,等等,可见共产党人对黄埔军校是很有影响的。因此,考查一下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军事政治学校。它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是中国一代将帅的摇篮 ,无数黄埔军人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历次斗争中献出了生命。黄埔军校发生的历史事件 ,对国共两党的关系 ,对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 80周年之际 ,《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一书近日已由广州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策划 ,杨应彬、曹云屏、陈建华担任顾问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曾…  相似文献   

3.
黄埔军校是我国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正式诞生在四面环水、形势险要、向称军事要塞的黄埔长洲。它是顺应革命形势发展的时代产物,国共合作与黄埔军校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国共合作为黄埔军校的诞生创造了优越的发展条件;黄埔军校也为国共合作的成果增添了异彩。正是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才使黄埔军校开出绚丽的革命之花。载誉中华,驰名世界。如果说军校曾享有“国民革命中心”的称号,是反映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历史作用,那么,“东方红军”的称号,就无可否认是中国共产党在军校的历史功勋,因此,它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这是篇迟发的文章。1998年初,黑龙江省两名共产党员彭放、王巾中夫妇,面 对“法轮功”在全国横行肆虐,欺骗蒙蔽群众,毒害青少年,眼看自己身边的亲友深受其害, 怒不可遏。他们冒着风险,排除干扰,四出搜集资料,从阅读“法轮功”的大量出版物中,作 了“法轮功”言论摘编,搞起了“法轮功”的“研究”。他们曾多次向上级反映“法轮功”的 问题,要求取缔“法轮功”,揭露“法轮功”反科学、反人类、毒化社会空气的罪行。他们的 这篇文章,首先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要报》第23期(1998年 9月23日) 内部印发,得到省委宣传部的支持,编发内部信息向上级反响。现在我们重读这篇文章,可 以切实感到,李洪志的歪理邪说虽然可以蒙骗不少善良的群众、知识分子和个别共产党员、但 躲不过真正共产党员的雪亮眼睛。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最近在广州召开了“南海市文明村、户建设理论研讨会”。20多位专家学者密切结合南海经验,就我省今后如何提高文明村、户建设水平,以及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何赶超亚洲“四小龙”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对策性、建设性的意见。梁渭雄(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当前,对“珠三角”的研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一大热点,南海市文明村、户建设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地处“珠三角”腹地的南海市近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他们从实际出发,因势  相似文献   

6.
朱耀斌 《晋阳学刊》2022,(2):134-141
蔡和森作为建党的早期先驱,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范,具有鲜明的湖湘文化渊源与精神气质,在大革命的历史场域下形成了“改造世界与中国”、自奉为“极端马克思派”和“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理路,展示了蔡和森坚持原则重于私情、党性高于个性、责任胜于安危的品格魅力,为推进新时代共产党员精神风范建设树立了丰碑和典范。  相似文献   

7.
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原则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是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政权建设中,我党认真地贯彻“三三制”的原则,这是我党实行政治民主的一种做法、一种制度.“三三制”有一个实践、总结、概括、推行的过程.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在各个抗日根据地里,各级民意机关或政权机关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左派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派占三分之一.”3月11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重申,在政权上人员分配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成果。作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和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李大钊通过国民党北京党部、中共北京区执委和中共上海地委等途径,以负责选拔、亲自介绍和挂名介绍等方式为黄埔军校第一期选送了23名学员,不仅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人才,也推动了国共合作发展,对黄埔军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抗联时期人民盛赞的“南杨北赵”,指的是:南满的杨靖宇,北满的赵尚志,他们二人是最受人尊敬的东北抗日联军的优秀将领,杰出的民族英雄。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答合众社记者问时,对他们曾经有过高度的评价,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抗日义勇军有密切关系。例如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四年六月正式成立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该校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曾是一所革命的军事政治学校。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它一反旧式军校之常规,首创崭新的革命制度,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材,不少师生成了当时国民政府所属各部门中的核心和骨干。黄埔军校也因此被誉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那么,黄埔军校办学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其重要的一条,就是采用了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特别是其政治教育,颇具特色,今天看来,也不无借鉴之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大中型国有企业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党委本着“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和先进性教育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党员队伍实际,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科学历史摘要]“古代人的自然观”中,对早期希腊哲学家的自然观有一个总的评价,认为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整个宇宙观具有素朴唯物主义的性质”。(《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4、166页)这里说的早期希腊哲学家,包括米利都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埃利亚派。他们都属于自然哲学家,他们的宇宙观都具有原始的、素朴的唯物主义的性质。这些哲学家都是早期希腊的思想解放者,对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在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前,早就有组建军校、建立革命军队的设想和实践。建立黄埔军校是他原有建校建军思想合乎逻辑的结果,并非纯受苏俄提示与影响后才有灵光一现式的思想。但是黄埔军校的筹建过程中存在着匆忙与仓促的事实,如筹备时间过短,校长人选的决定考虑欠周,联俄联共思想来能在党内、军校内取得普遍认同等,对于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建议应分阶段作出评价;在分阶段中应注意区分原生态性和派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传说是蒋介石撰写的,至少也说明他对这副对联十分欣赏。所谓“正气”,指刚正的气节、正派的作风,而“完人”则必须在为人道德,亦即气节、作风上完满无缺。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果真有至善尽美、毫无缺点的“完人”么?笔者对此是大有疑问的,因为它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过,很多人还是相信有“完人”。诸葛亮(公元181—234)就是一个“完满无缺”的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五年六月,奉天(今沈阳)人民掀起了一个声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群众热潮。因为它以六月十日全城大中学校学生的请愿活动为发端,所以当时被称为“六·十”运动或“六·十”学生运动。“六·十”运动之前,我党已经在奉天开辟了工作,一九二五年春,党即派共产党员任国祯同志到这里从事建党建团活动,他已经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五卅运动后,党又派共产党员吴晓天以全国学联代表的合法身份来奉发动学生运动。当时奉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五卅惨案反应极为激烈。任国祯和吴晓天对广大青年及时予以引导,号召他们组织声援运动。他们通过进步青年苏子元(基督教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吐蕃是一个具有漫长历史源流的古老部落,“蕃”是古代藏族的自称和汉族对藏族的他称。他们自称为“蕃”,是由于他们自古以来尊崇相信仰苯教,“蕃”是“苯”的音转。汉族称他们为“蕃”,是因为他们是古代西迁的“发羌”的后裔,“蕃”是“发”的同音异写字。早期吐蕃王朝实行王位继承制,自栗赤赞普至囊日松赞,王权共沿袭了32代,历代赞普均以苯教作为王权的护持。早期吐蕃出现过好几位政治家、思想家和贤者,他们创造的业绩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汉族人民吸收各少数民族智慧而创造的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具有无比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种文化是维系中华各民族血肉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的一根牢不可破的纽带,早期吐蕃和祖国内地存在的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就是这根纽带维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是春秋末年出现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包括他的弟子们在内的一批以君子人格为皈依的学者,他们以道自任,“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乐道而忘人之势”,不仅体现了西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人道精神和价值理性,而且维护着春秋以来慢慢形成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地位和独立人格,即使是他们的孤独情怀,也反映出他们对其所追求的文化价值理性的忠诚与执著。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陈云关于“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他强调共产党员必须重视学习,并且对学习的内容、态度和方法有自己的独到认识。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对于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学者对“西夏”似乎毫无所知。此后,居住在北京的西方学者,在考察居庸关云台六体刻经时,发现了他们并不认识的西夏文字。他们通过时“西夏碑”的研究,知道居庸关刻石不识之字为西夏文字,发表了不少文章,对早期西夏学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其中也有一些错误和误解。本文对西方学者是何人、何时最先研究西夏的,西夏文字是什么时候、什么人“考定”的,所谓有人从12枚西夏钱中得识40个西夏字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西方最早研究西夏的学者是英人伟烈,最早“考定”西夏文字的是我国学者张澍,所谓用12枚西夏钱币认出40个西夏字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27下午,徐晓女士(光明日报出版社编审)在三味书屋主讲“个人经历在什么意义上才有价值?”笔者专程听讲并做了简单笔录。现根据颇为凌乱的笔录整理成文,为了行文的方便,个别话语的前后顺序也稍有调整,特此说明。一、个人写作与历史使命徐晓的讲]是围绕着自己的新书《半生为人》([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出版)展开的。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徐晓写道:“我愿将此书当作一束野菊花,献给爱过我和我爱着的亲人和朋友,他们是——周英、赵一凡、刘羽……”赵一凡的父亲是一名被打成“托派”的老共产党员。赵一凡上小学时被压塌了脊梁骨,从此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