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托邦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理想 ,是历代具有使命和责任感的作家的精神追求。本文拟就 8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文学领域出现的一种反乌托邦创作倾向 ,阐述文学作品在削弱和厌弃了精神性力量之后 ,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品性这一观点。其表现为 :深度意义的消失 ,历史意识被抹去 ,主体的跌落等。并指出 ,反乌托邦作品是以消解理想主义谜底的方式重设虚无的寓言。  相似文献   

2.
乌托邦小说和反乌托邦小说是两种关系紧密的文学体裁,它们描写的都是秩序井然的社会,但乌托邦小说的作者是以热情的口吻,叙述对乌托邦的向往;而反乌托邦小说的作者则以冷漠的态度,表达对乌托邦的怀疑。本文通过对两种文学体裁产生和发展的渊源的比较,揭示了两种文学体裁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乌托邦文学创作的主题经历了从古典反乌托邦小说的理想瞩望、近代乌托邦文学的未来社会方案设计到20世纪反乌托邦小说对现代性方案的反思和批判三个阶段。反乌托邦小说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科技与政治领域严重弊害的深切反思和对未来社会恐怖图景的绝望与反叛。这种绝望与反叛并非对现代性价值理想以及"进步"观念的全然否定,而是以一种"反方案"的方式表达着作家们对未来的筹划,是人们热切期盼健全、合理的未来社会的乌托邦情结的另类形象表达。  相似文献   

4.
张广勋  汤卫根 《云梦学刊》2006,27(3):101-103
乔治·奥威尔的《1984年》是一部结束西方传统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主人公温斯顿对“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追寻与幻灭过程体现出奥威尔对传统乌托邦小说叙事模式的颠覆,籍此可以说《1984年》是反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的突破,是反乌托邦对乌托邦的解构。  相似文献   

5.
张广勋  汤卫根 《云梦学刊》2006,27(3):101-103,106
乔治·奥威尔的《1984年》是一部结束西方传统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主人公温斯顿对“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追寻与幻灭过程体现出奥威尔对传统乌托邦小说叙事模式的颠覆,籍此可以说《1984年》是反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的突破,是反乌托邦对乌托邦的解构.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的崛起某种程度上温润着当代乌托邦精神,但与此同时,其又会产生吞没乌托邦维度的同一化机制,其在思想殖民时代经由知识分子的带动,可以作为一种既是支配又是反机械性的文化存在状态,其不仅不会只作为一种可供即时消费的文化形态,也不会演变成一种具有倒退和辩护特性的意识形态。吸纳了乌托邦精神元素的大众文化会重新对新型的文化消费品进行定义,使得原有的理论误判得到恰当的限制。知识分子在文化冷漠时代的抗争是其在寻求精神的突围过程中完成的一种作为公共人的角色存在,以其特有的责任和义务,推动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  相似文献   

7.
乌托邦小说与诗意是密不可分的,反乌托邦小说恰好采用了非诗意化的叙事策略以达到反乌托邦的目的。非诗意化叙事手段,包括内容的日常生活化和异化、叙事的客观冷漠化以及对情与爱的异化等。从哲学层面看,非诗意化是对人赖以存在的时空进行解构,从而展示出未来非人化世界的恐怖和绝望。但反乌托邦小说的非诗意化背后,同样存在着作者强烈的诗意冲动,它在颠覆诗意的同时又重构诗意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8.
乌托邦文学与政治哲学中的乌托邦理论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们共同探讨着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永恒理想。但到二十世纪,无论在文学还是政治学说和运动中,乌托邦都面临危机。本文拟就西方现代极有影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以及诺齐克的元乌托邦理论对这种乌托邦的危机略做探讨。乌托邦的危机是人们对它精神理想向度做出错误的理解,妄图加以现实化的结果。反乌托邦文学正是对其可能后果的预见,而元乌托邦理论则是从政治哲学角度对传统乌托邦理论的反思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部分乡土文学出现一种乌托邦倾向,乡土负载了作家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想象,具有了精神家园的永恒意义.新时期乡土乌托邦在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方面有明显的变化,在精神品格中显示了向传统回归的趋向,体现了一种自然文化精神.在乡土乌托邦书写中,自然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又是宁静的、闲适的.乡土乌托邦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部乌托邦概念史,其实是西方精神涌动的历史,从中可以窥见人类面对生存困境的理性反思与精神突围。虽然关于乌托邦等同"空想"的历史记忆,深刻影响着当代人们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且在汹涌澎湃的非理性主义大潮冲去下,乌托邦被"反乌托邦"围攻而不断缩小其疆域,但乌托邦一词并未退出西方思想文化视野,而是辐射至哲学、政治学、艺术学、文学等诸多领域,这一现象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追蹑乌托邦的足迹,并将其置于概念史视阈考察,既可以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反观西方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又能够更加深刻反思与乌托邦观念共同构筑西方思想世界的其他重要概念,尤其是人类追求自由与解放的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乌托邦思想和乌托邦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遇、忽视甚至嘲笑的当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却对乌托邦进行了执着的追求.他主张一种时空统一的辩证乌托邦,并将其作为新的社会替代方案的理论基础.哈维的辨证乌托邦思想超越了社会过程乌托邦和空间形式乌托邦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他用"社区实践"作为社会替代方案的核心时却抛弃了阶级斗争理论,因此他的社会替代方案不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在乌托邦思想和乌托邦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遇、忽视甚至嘲笑的当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却对乌托邦进行了执着的追求。他主张一种时空统一的辨证乌托邦,并将其作为新的社会替代方案的理论基础。哈维的辩证乌托邦思想超越了社会过程乌托邦和空间形式乌托邦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他用“社区实践”作为社会替代方案的核心时却抛弃了阶级斗争理论,因此他的社会替代方案不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乌托邦情结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条发展线路,即由现代文学的虚构乌托邦到当代文学的践行乌托邦,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乌托邦破灭。乌托邦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虚幻但又需要的情感,而不是一种价值和道德,更不是一种理性。不少文人也在这种乌托邦的虚构和践行中得到了心理补偿和情感慰藉,这是弱国子民在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学宿命。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一种庞大复杂的幻想体系,它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虚幻反映,这种永远脱离现实世界的幻想成为一种奇特的乌托邦——宗教乌托邦。人们对乌托邦众说纷坛,争论不休,对宗教乌托邦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概念和评判,更何况宗教乌托邦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乌托邦的特性之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性。本文试图对宗教乌托邦作一初步的勾勒,以求对宗教世界有一个更深层面的了解。不当之处,诚请指教。  相似文献   

15.
要深入开展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研究,需重新审视其思想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首先,"乌托邦"是詹姆逊理论批评系统中的关键词,几乎贯穿他所有著作;乌托邦作为一个三元辩证结构,开启了詹姆逊的未来想象,并被赋予寻找资本主义"他者"的历史使命.其次,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的基本目标是为乌托邦正名,基本方法是运用历史分析,对其既有意涵进行再转义,由此维护了乌托邦思想反资本主义的基本旨义.再次,詹姆逊的乌托邦思想存在悖论,要挖掘其乌托邦思想的精髓,必须正确面对乌托邦与后现代的关系问题.总之,詹姆逊的乌托邦思想是多质多维的,且仍在途中.  相似文献   

16.
走向反现代化的乌托邦──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是一个海内外学术界涉及较多、却又缺乏深入研究的课题。这多半是由于民族主义在中国从来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形态,但却以一种泛化的情感、情结和思想渗透到现代中国各种社会政治及...  相似文献   

17.
乌托邦精神与反乌托邦精神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中心冲突,它在深层体现着人类现实生活的矛盾和焦虑。近代以来无论是保守主义还是激进主义取向,由于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忽视,都没有实现乌托邦精神的批判重建。立足于中国人生存模式的深刻转换与现实生活世界的真实根基,树立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意识、家园意识和共生意识,能使乌托邦精神真正引领人们走向价值创造之路,成为内蕴于现实生活世界并提升现实生活世界的真实力量。  相似文献   

18.
陈柏峰 《学术界》2008,(1):294-298
贺雪峰教授的新著<乡村的前途>,为当前中国农民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即"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在当今消费经济时代,这种生活方式看起来像一种乌托邦.但在中国当前语境下,这种乌托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农民生活的底线希望.  相似文献   

19.
民生是先秦社会理想追求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有反专制的民本色彩和民众关怀.虽然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被边缘化了,但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民生问题又突出起来,形成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现代性的悖论使民生问题日渐与社会主义相共呜,它本身的乌托邦色彩又使之具有一种超越性和批判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解决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联系,确立了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鸳蝴派小说是一种在民初共和语境下的追求个人感性解放的文学潮流,革命与言情对他们来说并不矛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情爱乌托邦在共和时代具有了新的特色,那就是一种将情爱乌托邦付诸实践的诉求。爱情在鸳蝴派小说中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意味,是作为精神信仰的替代物而出现的。鸳蝴派小说代表着一种审美主义的生存方式,它在文学史上的命运沉浮,与现代性文化的内在差异与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