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荀子》一书中有“法先王”、“法后王”两种主张,有时,竟是两种说法一简并出.单从字面上看,这无疑是一种矛盾.加之荀子“后王”的确指,他又不曾明确说出,弄得后来读《荀》者莫衷一是.杨倞认为,“后王,当今之王”、“近时之王也”.清代刘台拱、王念孙不同意杨倞的看法,认为后王当指文、武.刘师培又另有主张,认为: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这是历代文学研究者们共同关心并且著力探讨的重要问题。身处六朝这一“文学自觉时代”①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精心建构自己的“体大而虑周”②的文论体系时,更是突出地将这一问题置于首位。他在《文心雕龙》里开宗明义就从揭示文学的本质入手,因而特设《原道》一篇,提出大凡宇宙间所有事物之“文”(天文、地文、人文),所有形态之“文”(形文、声交、情文),统统都是“道之文”。这里所说的“道”的具体内涵何指?讨论的文章颇多,各种意见尚不能取得一致,简言之,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刘勰论“文”所“原”之“道”,主要是指体现在万物之中的深层本质及左右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他的“原道”论,即是主张一切事物的“文”(彩),都是该事物所含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转化形式③。  相似文献   

3.
<正> “六朝故都”指的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故都之—的南京.《小学绀珠·历代类·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文学”则指的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此一概念起于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前者为地理概念,后者属于文  相似文献   

4.
莫柏桑是19世纪法国一位富有灵感的文学家,他的小说也是富有灵感的文学佳品.通过对短篇小说<绳子的故事>的鉴赏,分析了其主题思想是赞美善良、歌颂主人公人格的.指出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既真实,又充满幻想色彩.分析了莫柏桑的创作技巧有三个方面出人意料的情节安排突现了主题思想的文学价值;栩栩如生的生活细节描写完整地展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生动细致的场景设置真切地描绘出了一幅社会生活风俗画.  相似文献   

5.
审美的话题愈来愈多,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作为一种审美现象重出江湖,既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当今学科领域扩容越界,寻求生活中真美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不能把它等同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也不能视之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或许才能寻求到真正意义的属于劳苦大众的生活中的美,以及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  相似文献   

6.
<正> 湘鄂川黔接壤的武陵山区,溇澧中游,是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山水奇秀,溪河纵横.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人们,历史上曾被侮称为“武陵蛮”、“溇中蛮”、“澧中蛮”,他们在劳动、生活、生息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文化”即其中一种.“傩”,是古代武陵人常用于祀神的一种宗教仪式.《辞源》上说“傩”通“难”,而“难”的本字作“(堇鸟)”,《说文》云:“(堇鸟)”,鸟也,从鸟,堇声.因此,“难”的  相似文献   

7.
“巴蛇”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说文》释"巴",无论将其释为"虫"还是释为"它",指的都是一种毒蛇。根据《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考证,笔者认为"巴"的本义指"五步蛇"。这种蛇起初被巴氏务相及其先祖奉为氏族图腾,后来随着巴人迁徙,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巴"逐渐演变为地名、族称和国名。  相似文献   

8.
析“文”     
文,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通贯哲学、美学、文学的重要范畴,其义总括了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形式之美。就其内涵历史地、逻辑地展开过程来说,它主要包括三大层次。一是哲学层次。其中包括自然之文和人文之文,指一切自然之物的能够被人感知的存在形式和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的一切形式。二是审美层次。其中又分为形文、声文、言辞之文、情性之文等人类创造的一切审美形态及其规律。三是文体层次。在中国古代历史地发展、形成的一切杂文学样式都谓之文。  相似文献   

9.
召试是指宋代皇帝或皇帝指派其秘书机构、亲近臣僚对特殊人才进行的考试,召试合格者可以获得授官、除职、赐科名等优待。因进献诗赋文章而获得皇帝特旨召试的事例,称为"献文召试"。宋代献文召试所献之"文"包括家集、逸书、赋颂、诗词经义等类型。北宋前期,献文召试频繁举行,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宋神宗元丰改制后,献文召试明显减少。南宋初年,宋廷对北宋末年献文召试进行清算后,至南宋末年这种铨选形式几乎绝迹。宋代献文召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右文国策"的体现,也是特定时期君主特权与官僚特权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宋代科举、宗室、荫补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献文召试最终消融于制度化的皇权之中。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是指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方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中学语文教坛曾就一文一得好抑或多得好的问题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与实践上的验证。“一得”论者认为,一文多得是繁琐哲学,“十个指头按十个跳蚤,一个也按不到”,“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还是采用“一文一得”的教法好。继之而起的“多得”论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着它本身的表达形式、语言、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的因素,它们相互依存,不能任意割裂,“一文一  相似文献   

12.
杨炳珑 《社区》2009,(4):34-36
“民俗文化是指广人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方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3.
在《老子》八十一章中,大约有二十五章谈到了“圣人”问题。所谓“圣人”,是指那些具有最高道德、最富有智慧的人。儒家往往用以指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而《老子》中则没有确指,而是作为一种最高的理想人格,用以阐明他所  相似文献   

14.
具有特指意义的“抗战文学”,应该是指“九一八”至1945年抗战结束期间所创作和发表的直接反映抗日斗争,或者描写与抗战相关的生活,以抗日为思想指向的文学作品,而不应该只是指“八年抗战时期所产生的直接描写抗日战争的文学”.这一文学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表达的是悲愤的情怀,之后则是洋溢着奋发、乐观的精神.它的内容特点是把描写抗战和揭露国民党的丑行结合起来,塑造出的典型都是反面形象.此外,它还具有突出的文化性、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色泽分明的人物描写等特点,同时也展现了许多作家的个人风格.作为整体的抗战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反侵略文学.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新诗格律的“三美”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三日,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发表了《诗的格律》一文.如果按照朱自清的说法,视新月派为格律诗派的话,那《诗的格律》就算得上是新月派的艺术宣言.因此,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近半个世纪了,这篇论文的观点不断地被引用,不断地被阐述,但往往被误解.似乎人们就不懂得闻一多说了些什么,尤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而且随着这几年闻一多研究者的增多,对于“三美”的误解也在加深,而且愈益系统化.我指的不是关于“三美”的评价,而是指对于“三美”  相似文献   

16.
古玉的收藏,有一种与其他收藏品不同的、特有的养护方法,就是"盘工"。"盘工"分若干种,用得最多的是"文工"和"武工"两种。"文工"即将古玉在手轻轻抚摩,或藏于贴身之处,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少则10年,甚至更长,玉质渐渐变硬,颜色也鲜活如初,此谓"文工"。  相似文献   

17.
"美是生活"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理论.他把美与生活连接起来,认为美是感性的、现实的生活.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也作为一种美学的现实,突出地表现在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视觉性表达和享乐满足上.二者虽有不同,但都把美与生活联系起来,美是向生活领域的扩展、渗透.  相似文献   

18.
《杭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七九年第四期载楼世南同志《“孔砚”辨》一文,指出姚文燮、王琦注不可信,并引王谠《唐语林》卷八的一则材料,以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孔砚宽顽何足云”,当指福建建阳县一带所产的石砚.笔者不同意这个看法,也来谈谈“孔砚”的问题,请楼世南同志及同好者指正.  相似文献   

19.
<正> 写作之谜难解!为什么同样的“生活”对同样水平的作家,一个写出来了,一个写不出?为什么并不美的“生活”写出来并非奇崛,却居然那般有滋有味魅力绵长?这样一种事实自然扣发了不少的好汉的探秘兴趣和创造才华.举凡陆机、刘勰、郑板桥诸君都有过引人注目的揭示,如陆机的“恒意不称物,文不邃意,善非知之难,能之难也”(《立赋》)意识到了“物—意—文”的行进关系;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睢龙》),找到了“物—情—辞”的转换关系;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提出了“眼~胸~手”关系等.这些发现都原则地接触到了从生活到文章这一复杂运动的关系.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科廖瓦夫更是最明确直接地概括出写作就是:“双重交换过程”.我国刘锡庆先生用赫然文字写进教科书《基础写作学》中,这些都是探索写作奥秘的根本的初步收获.任何文章的产生必须经过以大脑为枢纽的从生活到大脑,再由大脑到文章的双重转化,其无穷的玄奥就蕴藏在“转化”之中.这一规律总结,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可以涵盖所有写作现象.可以使写作奥秘研究从无序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电视剧《蜗居》风靡全国,引起人们热议,因为它给无数人带来了启示,关于房子、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职场……词典中对蜗居的解释是:狭小的居所。其实,蜗居已经不单指一种居住的状态,在职场上也有体现。比如,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像一只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畏缩不前,与机会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