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司马光根据柳宗元、刘禹锡调入朝廷的时间,把王叔文集团的结成,定在贞元十九年,但未说明其成员自何时结识,而据柳宗元的一封信中提供的材料,可知柳、王二人结识的时间。“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在柳州贬所给左拾遗萧俛写了一封信,提到自己“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柳宗元集》卷三十《与萧翰林俛书》)罪人系指王叔文。写此信时,柳宗元年“已三十七矣”。其又言“永贞革新”“时年三十三”。那么三十七  相似文献   

2.
《小石潭记》是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写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其时柳宗元正在永州司马任上。一心兴利除弊、改革朝政的柳宗元,因王叔文集团的垮台而被贬谪至永州,内心感到无限的愤懑。他终日流连于山水之间,笑傲烟霞,以山情水趣医治他心灵上的创伤,以优美的诗文排遣他苦闷的情怀。这一时期中,他曾写下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3.
《师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写的一篇论教育的专文。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现今全国各地编印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大都说它写于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7年左右),另一种是《韩昌黎集》(商务印书馆一九五七年重版)和《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0年版)等书则以《师说》是韩愈写给儒生李蟠的,李蟠为贞元十九年的进士,而判定它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3年)。  相似文献   

4.
《小石潭记》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作者是世称散宋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年一八一九年),李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他曾经因为参加当时政治上比较进步的王叔文集团而遭到排斥,被贬官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当时的永州,虽然是一个异常荒僻的地方,但天然的山水风景却很优美.柳宗元身遭贬谪,内心感到极度的烦闷,因此,常以游览山水自娱。他到处搜奇觅胜,并一一作文记载.有名的《永州八记》,就是他的这些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八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小石潭记》.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公元805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公元815年迁柳州刺史,死于贬所,年仅47岁。他短促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遗产。柳宗元社会历史观的突出特点是明势、守道、顺人.在他著名的《封建论》中,鲜明地提出了社会政治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客观存在着的固有的必然趋势。柳宗元有力地抨击了天命论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发展了荀况、韩非的历史进化论的观点,第一次以势为主线分析了社会发展中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封建论》是我国古代具有唯物史观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的《天说》和刘禹锡的《天论》,是我国中唐时期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姊妹篇,它们都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天论》是继《天说》之后问世的,它以“极其辩”的思想锋芒和“尽天人之际”的真知灼见,深刻地补充和发挥了《天说》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对唯物主义天道观的理论有所突破。认真探讨一下《天论》和《天说》的思想联系,说明《天论》怎样补充和发挥了《天说》的思想,对于正确评价柳宗元、刘禹锡的天道观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无疑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刘禹锡祖居洛阳,生于苏州,成长在苏州、嘉兴、彭城等地。他是中唐时期的优秀诗人;又是积极参加古文运动、宣传朴素唯物主义和其它进步思想的优秀散文家;还是以积极参加永贞革命新而闻名的政治家,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亦自开生面,形成个人风格。这和他谪居沅湘期间积极向当地民歌学习、以土风入诗有直接关系。《旧唐书》说:“武陵溪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他的《竹枝词》就是加工了的民歌。另外,他还是文学史上最早填词的作者之—。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公元七七二——八四三年)在文坛上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所处的唐代中叶,是一个政治动乱的历史时期,而文学倒是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诗人辈出,名作如林的盛况。这里,当然也有着刘禹锡的一份贡献。王世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中称:“中唐之李益、刘禹锡,晚唐之杜牧、李商隐四家,亦不减盛唐作者。”这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9.
历代评论秦始皇的文章,咒骂者居多,只有极少数人肯定他的成就,唐人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年)的《封建论》是杰出的一篇。《封建论》肯定秦朝废除分封,设置郡县,建立中央集权的进步意义,指出这种措施对于维护统一,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必要性,从而正确估计了秦始皇革新进取的历史作用。柳宗元在议论历史的同时,还联系当时政治局势发表了意见,使自己的史论为政治服务。《封建论》是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的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后出师表》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冬十一月;这种记载是错误的,由此造成一系列疑难问题.真实情况则是,诸葛亮于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冬十二月写作《后出师表》;由此出发,一系列疑难问题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恢复《后出师表》的本来面目,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诸葛亮的心路历程和行动轨迹.  相似文献   

11.
由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材料,考察颜延之六通书信的创作时间如下:《与王微书》作于元嘉二十七年(450)至二十九年(452)之间;《吊张茂度书》作于元嘉十八年(441)左右;《与王昙生书》作于元嘉四年(427);《释何衡阳<达性论>》作于元嘉十一年(434)夏秋之际;《重释何衡阳<达性论>》作于元嘉十一年(434)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作于元嘉十一年(434)秋冬之际。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改削白居易诗一事,对人颇有启迪。白居易的《板桥路》一诗写得不够出色,经刘禹锡“稍加删削,改易数字,便觉精采动人。”(《唐绝句史》107页)白诗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永旺 《东方论坛》2004,(1):97-101
柳宗元与刘禹锡不仅在诗文方面有卓越成就,而且在哲学上亦不乏卓见.他们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揭露了神灵之天产生的原因,批判了天命之天的荒谬性.柳宗元的道德本有论与刘禹锡的人性善恶二重论在中国人性论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哲学上的成就影响着其后中国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两《唐书·柳宗元传》皆曰宗元登博学宏词科后,授校书郎,调兰田尉。均属误记。查宗元好友韩愈《柳子厚墓誌铭》云:宗元“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韩昌黎文集校注》卷)按,二人虽政见有异,但文墨相交,同倡古文,情谊甚笃。且贞元十七年,愈在京师从调选,时宗元调兰田尉不久,以二人关系及愈之在京时间看,所记必无误。更有力的证据是贞元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柳宗元初获职后,写了《与太学诸生喜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首有:“集贤殿正字柳宗元敬致尺牍,太学诸生足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谪官永州十年之后;即元和十年(815年)正月,被诏回长安.当他接到诏书时,悲喜交集,对自己能再度进京,很是兴奋,在返京途中,他写了好几首诗,充分表达了这种心情.如《诏追赴都二月至霸亭上》云:“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以仲春二月百花盛开的艳丽景象,衬托出自己心中的愉快和喜悦.但是,由于政敌的谗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永贞革新”的代表人物之一.公元805年(唐永贞元年),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一批中小地主阶级的革新人物,在唐顺宗李涌的支持下,发动了“永贞革新”运动.柳宗元积极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并成为这场革新运动的中坚人物.由于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和反对,也由于地方封建势力明抵暗抗,”永贞革新”很快以失败告终.“永贞革新”失败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势力大肆迫害和打击革新人士,柳宗元先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和柳州刺史.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在谪居永州期间,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山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和《游黄溪记》九篇山水游记。 但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永州八记”,目前一些文学史、“文选”和研究柳宗元的专著(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刘盼遂、郭预衡:《中国历代散文选》,冯其庸等:《历代文选》,吴文治:《柳宗元简论》等等),也都是这样写的。为什么明明是“永州九记”,而被说成是“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认为:这是“千年来文坛之顺口溜,而印合尔巧,莫知其所由然而然”(《柳文指要》)。而我认为,不妨深入考查一下“八记”的提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原因?从而明瞭一个究竟。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字而农,湖南衡阳人。生于公元一六一九年,卒于公元一六九二年。他曾于顺治五年即公元一六四八年,举兵衡山,阻击清军南下。南明复败后,隐匿转移于湘西山区,最后归老于衡阳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十七世纪我国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先后写了三百余卷著作,他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向佛教神学和程、朱、陆、王学派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9.
《童区寄传》为唐代柳宗元所作.在杜甫长辞人间三年之后,七七三年柳宗元诞生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唐王朝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与柳宗元同时代的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揭露了唐王朝的宫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柳宗元他不仅在《捕蛇者说》中鞭挞了唐王朝毒于蛇的赋税,而且在《童区寄传》中揭露了抢劫、贩卖人口的罪恶行径.这一幅幅悲  相似文献   

20.
黄石市郊临江有座峭耸壁立的西塞山,长期以来,人们多以之为西晋伐吴、使吴国“千寻铁锁”沉江一役之地,又以为唐朝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所咏即此。如《湖北通志》(1921年刊本)在《舆地志·山川》之“大冶西塞山”条下,即引刘禹锡诗,又明清两代修撰之《大冶县志》,亦引刘禹锡诗,并将山列为“大冶八景”之一,名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