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导仿点拨在记事作文中,生动具体地记叙事件的过程固然很重要,但开头和结尾处的起因和结果也不容忽视。它们可以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使读者了解事件的始末,理解中心。文章的开头是一篇作文布局的第一关,能否写好开头,直接影响到一篇文章的成败。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呢?一般来说应言简意明,引人入胜,如“同凤头”,小而美。“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中的最后一环,结尾的好坏对文章有相当的影响,不能虎头蛇尾,而要精心设计,写“成豹尾”。我们在行文时,或在开头直述原因,结尾交代结果;或先揭示结果,产生悬念,于结尾处话锋…  相似文献   

2.
古人常把文章好的开头和结尾分别称为“凤头”和“豹尾”。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语言老道,简洁明快,引人人胜;文章的结尾要简明有力,主旨升华,给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佚名 《阅读与作文》2009,(11):16-17
考场文好的开头能“醒”人眼目。让入神怡;好的结尾更能在“最后一响:”之时再次感动阅卷者,使之出手慷慨,从而获得高分。为了避免离题之虞,考场文最佳的结尾法要数卒章明旨,画龙点睛。或许有同学认为,画龙点睛就是在文章收笔时把“文题”或文题中的“中心词”“点”进去,能照应头就是了。其实,画龙点睛中的“晴”不尽指“文题”,它应是“题旨”。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明代的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而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文章的开头如果像“凤冠明珠”靓丽夺目,抢人眼球,就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5.
古人曾有“凤头”之说,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凤头”那样精美引人。何谓“凤头”?小巧、精致、漂亮,直奔主题,干净利落的开头就是。刘勰所说的“开卷之处,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说得也是这个意思。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写作时不会开头,要么多此一举的解释话题,要么拖沓繁冗地复述话题中的材料,要么故弄玄虚,拐弯抹角,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令人费解。对于考场作文而言,好的开头,往往能引起评卷老师的注意,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开头,在写好开头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初学写作议论文的人,一般只重视本论部分,不很重视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其实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基本环节之一。好的议论文结尾自然、新颖,能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效果。结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文章内容不同,结尾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公式化,“老套套”。下面介绍几种议论文结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确实,中考作文好的结尾是评卷老师评分的最后报时,是否给予高分,就看你的“钟”撞得响不响。下面我们来学习几种结尾方法: 一、抒发己见,画龙点睛 这是一种议论式结尾,往往和抒情式开头匹配,达到一种首尾照应、突出中心的效果。这种结尾的方式比较普遍和实用,让评卷老师觉得你的文章没有脱离主题。  相似文献   

8.
谁最聪明?     
《阅读与作文》2007,(1):21-21
红黄蓝的颜色可调配成千彩万色的世界,火风水(即热忱、放达、冷静)的人性能构成纷繁复杂的社会。作的思路明晰而独到,无论是以“火”来比之梵高,还是以“风”“水”来喻李白鲁迅,均很有创意,且与人物的个性相吻合。行上,开篇紧扣题目入,且一下子铺垫很足;总分总的结构使得全条清理晰,块块鲜明。语言平实而凝练,做到了以朴实动人。开头、结尾相互照应,且紧扣一个“三”字,起到了凸现话题,鲜明题旨之功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尾忌拖泥带水,草草收兵,更忌浅露无遗,淡而寡味。好的结尾如撞金钟,余音袅袅;或水到渠成,收束有力;或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或适当议论,深化主题;或含蓄暗示,意味深长;有的则首尾呼应,严谨和谐。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满分作文,除了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语言流畅、优美外,还有一个主要的闪亮点,就是它们的结尾大都非常富有个性。下面以2009年中考满分作文为例,谈谈我的几点感受,希望能给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生们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0.
小说创作是一个艰难的艺术劳作过程,最能体现其艰难程度的莫过于写好开头与结尾。古人在谈到诗文的结构艺术时,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开头、结尾的艺术特征。《金瓶梅》的开头和结尾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具,其开头在平淡中求奇、求巧,在限制中实现创新。结尾却气象万千,既完成了结构上的呼应,又营造出意蕴深远的艺术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话题作文训练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很尴尬的情况:1、所写中心或论点与提供话题关系游离、疏松。所写中心或论点与提供话题关系游离、疏松,是话题作文写作与训练中最大的问题。它常表现为所写作文观点与话题无关或与话题关系不够紧密。诸如,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行文却大谈特谈记忆不可以移植等。  相似文献   

12.
这次作文,是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读后感或观后感的—般思路是:一、简述原文有关内容;二、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三、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四、应以所读作品或所观.看的节目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这样的: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来谈写作.意思是说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片断,其本义是一篇文章的某一段或一部分,即整体中的一段。它相对篇章来说,不强调有明显的开头和结尾,篇幅相对短小,内容相对集中。而“片断作文”,则用一段或一节的篇幅,或表现生活中的某个层面,或说明事物的某个方面,或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形象地用“风头”“猪肚”“豹尾”来形容作文开头、主体、结尾三者之间的关系。“猪肚”和“豹尾”分别是说文章的内容要丰富充实,结尾要简洁有力。而“风头”则指文章的开头要精巧别致.隽永丰富,先声夺人,感染力强.既要做到形式上的短小精悍又要力求内容上的言简意赅。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也如此。那么考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好作文的开头,赢得得分点呢?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开头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语法偏误分析二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法偏误分析二题李大忠(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中心)一、都副词“都”有好几个意义:有的大致相当于“甚至”,如“我都不知道你姓什么”;有的近似于“已经”,如“太阳都升起很高了,快起床吧”;还有一个意义是表示范围的,即一般语法书所讲的“总括全部”。我们搜集...  相似文献   

17.
有人向高尔基请教写作之道:“什么对你比较困难?”高尔基回答:“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其实,绘就漂亮的“豹尾”也同样是比较困难的,又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们像重视开头一样来重视结尾。品读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研究其结尾制胜艺术,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由于它的灵活、开放的特点,与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步调一致,因而成为这几年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的热点作文考题。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要写好考场话题作文,必须做好“五个一工程”:一个新颖别致的角度,一个新鲜亮丽的题目,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整洁美观的卷面。  相似文献   

19.
开头与结尾是作文的重要部分.也是写作时必须精心构思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开头结尾方法有很多,作者可根据自己文章的具体内容去选择适当的方法,使作文起势吸引人,结尾给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0.
情节的构成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但亚里士多德的情节观受到了现代小说实践的挑战。现代小说(如意识流小说)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再也不是一个事件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也就是说,文本中的话语情节再也不是故事的情节。故叙事文本中的情节是叙事元素,以及由叙事元素构成的叙事序列的组合;不过,这种组合一定要排列有序,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