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热潮涌动。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及对台湾出口分别增长29.7%和36.7%;2004年1~7月两岸贸易额就达4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台湾也成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与此同时,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再掀高潮,2003年大陆共批准台资项目4495个,合同台资85.6亿美元,同比增长27%,实际使用台资33.8亿美元。截至2004年7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1278个,合同台资752.2亿美元,实…  相似文献   

2.
<正>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过多年的试探和耕耘,目前正出现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方式、地域和领域新的变化。 1、台商来大陆投资的规模日渐扩大。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统计资料指出,一九九三年大陆累计批准台资企业两万一千一百多家,协议台资金额一百八十九亿四千五百万美元。一九九四年一至九月批准台资企业四千六百多家,协议金额三十六亿六千九百万美元。截止至一九九四年九月底,大陆台资企业累计为两万五千八百多家,协议投资金额超过两百二十六亿一千万  相似文献   

3.
关注台资潮     
风起云涌台资潮近10年来,台商在大陆投资经历了三个阶段:1991年至1995年,第一波台商进入;1995年至1999年,第二波台商进入;2000年以来,台商掀起了第三波高潮。据台湾“经济部”的调查指出,目前所有已对外投资的岛内企业中,有73.6%选择投资大陆,较1999年的69.1%再增4.9个百分点,显示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热潮有逐渐增温的趋势。2000年台商对内地投资额达2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一倍多,投资项目增长72.13%。今年以来,这股投资热潮依旧不退。据台湾当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台商在祖国大陆开始投资,两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就不断拓展和深化。截至2004年年底,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达6.4万个,占台湾对外投资的67%,协议金额近800亿美元。但是,由于台湾当局顽固地禁止祖国大陆厂商到台湾投资,迄今为止,两岸投资关系呈现一边倒的状况,主要是台湾地区的厂商到祖国大陆的单方面投资。所以从企业合作与交流的角度来看,这些年来大陆企业与台湾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大陆,以台湾企业大规模地涌进大陆,直接与大陆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为主要特征。台湾企业在大陆的经营发展不可能完全脱…  相似文献   

5.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投资贸易伙伴,福建是台商的主要投资集中地之一。台资进入大陆30多年来,中小台企在大陆银行贷款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良好解决。该文从当前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现状出发,以在福建投资的中小台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大陆融资难的原因,提出现阶段可由大陆政府牵头,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扩大征信信息采集范围等措施,建立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以化解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并提出平台设计框架。该框架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也为完善国内现有的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 近两年来,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呈迅猛增长势头,尤其包括台湾企业集团在内的大型企业投资,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开始扮演对大陆投资的主角。据台湾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台湾前1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有近60家已赴大陆投资或正在计划投资,40%的上市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总额达473亿元台币的大陆投资权限。大企业的全面投资,必将使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一、台湾大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特点 台湾大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其在大陆的投资无论在投资规模、产业结构、地区分布还是在投资期限、投资  相似文献   

7.
<正> (一)努力办好台商投资区及现有台商投资企业 198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我省的厦门特区及所辖海沧、杏林、集美以及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台商投资区,这是中央从加快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结合福建发展对台经贸的独特优势而采取的重要战略步骤。建立台商投资区,有利于从地区和行业上对台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使区内台资关联企业互为配套,形成吸收台资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业,随着大陆经济发展和开放政策的驱动,加上海峡两岸民间往来的日益扩大,两岸经贸关系恢复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加上两地独特的人缘、地缘优势,两地经贸关系尤显重要。仅1996年,闽台贸易额达25亿美元,占了福建对外贸易的四分之一;1979年—1996年,台商到福建投资企业11600多家,协议金额90亿美元,实际到资39亿美元;两地劳务合作、技术合作等进展显著。这种合作关系,对于闽台两地经济的发展和良性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黎冲森 《经理人》2009,(7):54-55
2009年6月5日,长虹、TCL、海尔、美的、联想、同方、华为、中兴等大陆企业第一批赴台采购团返回,平均每家大陆企业接洽了19家台湾厂商。采购的产品涉及LCD面板、晶片模组、手机与电脑相关零配件、塑料化工相关产品、纺织类产品及手工艺品等。采购订单超过22亿美元。第二批、第三批赴台采购团也将陆续成行。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两岸经济密不可分的今天,大陆经济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广大台商的发展机遇。在大陆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时机,台湾产业供应链可和大陆的"红色供应链"合作,扩大市场,形成中华供应链。台湾企业也可以继续在大陆和国际两个市场上捕捉新的投资机会。如补短板部分,2016年要抓好"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1.
陶锋 《决策》2011,(8):I0008-I0009
近年来,大陆投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东南沿海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攀升,新劳动法的实施等政策的执行,使大陆台资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加上前几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台商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2.
警惕:外资并购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5万多个,合同资金额达1万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91.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24.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陆和台湾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台湾在2010年正式决定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就学及承认大陆部分学历,这虽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但又存在诸多障碍。碍于两岸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的差异,两岸缺乏政治互信,限制了两岸交流与开放的程度。同时基于不信任及防范心理,台湾对陆生赴台制定了"三限六不"政策,阻碍了陆生赴台的积极性。本文浅析了影响大陆学生赴台的因素,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 ,整理总结了在台商赴大陆投资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形成的两岸总体贸易与农产品贸易的不同格局 ,计算了台商赴大陆投资对两岸总体贸易和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不同效果。并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政策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原因与动机等方面 ,分析了上述不同效果的产生原因。发现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 ,台商投资于大陆的农业与食品产业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分工类型。认为在两岸加入WTO后 ,除了要发展基于产品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贸易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两岸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的生产要素层次的比较优势 ,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形成共同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两岸农业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入世将推动外商增加在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 入世的直接影响是外商将加大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并通过直接投资逐渐进入内地证券市场. 中国迄今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万多家,合同外资金67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00亿美元,多年来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相似文献   

16.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几个区域;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这几个区域吸引台资的情况将发生不同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进退两难:台湾对大陆经济关系的新特征陈文鸿,朱文晖一.台湾在大陆投资与贸易的发展1991年两岸关系解冻,台商开始大规模进人广东和福建,将失去竞争力的出口产业─—洋伞、鞋类、纺织品。自行车─—迁移到大陆,并利用二手机器设备作为投资,依靠珠江三角洲一带的...  相似文献   

18.
5月17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在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了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等八项政策举措。当天,商务部、国台办正式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象征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陆资赴台进入实质启动阶段。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以其广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批台商涌入,掀起一阵阵台商投资热潮。同时大陆为了吸引鼓励更多的台湾投资者来大陆,对前来投资的台商采取了一系列优惠税收减免政策。一方面,大部分守法台商正当经营,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在大陆不断拓展事业;另一方面一些台商则利用大陆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疏漏及一些地方工作人员的失职,投机取巧,大行左道旁门,以赚取非法利润。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探讨,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近年,台湾与大陆经贸依存度日增,两岸经贸互助关系对台湾、大陆未来经济动向有均有着重要影响,台资企业到大陆建厂,大陆企业向台湾投资是挡不住的趋势。大陆和台湾、港澳之间经济交往的发展,已显现出经济融合、一体化的趋势。然而,近年来在商事领域中,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等现象屡见不鲜,双方合作商事诚信缺失问题已成为推进两岸商事持续稳定发展的重点之一。这一问题必然导致海峡两岸当事人之间商事纠纷的不断发生,因而寻求正确途径、采取正确手段以解决这些纠纷,已成为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界和商界共同关注与重视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两岸仲裁制度的探讨与比较,为两岸今后商事活动中诚信体系的构建找到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