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的结构好比“工师之建宅”,“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须反复筹划。它对作品能否鲜明地表现主题起着重大作用。短篇小说的结构固然不象鸿篇巨制要求的那样纷繁复杂,也不象舞台剧本要求的那样精心于戏剧冲突的安排,然而正因其“短”,就又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诚如鲁迅所说:“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篮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栏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短篇小说既然是作为“一雕栏”、“一画础”,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当然要求在结构上符合形式的基本规律:完整、和谐、统一。而如此短制,要表现深刻的主题,要浓缩庞大的社会画面,使人“推及全体”,感受到那广阔的时代背景,除了在内容上“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以外,对剪  相似文献   

2.
通读鲁迅的小说,有关孩子形象的内容似乎很少,给人的印象也不够深,比起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知识分子形象来,显然内容少而淡薄,形象上缺乏立体感。但是只要把小说中所有的有关孩子的形象集中起来,放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联系鲁迅的思想加以考察,就不难发现孩子群像的思想意义和深刻的表现力。这对正确认识孩子形象在鲁迅小说中的地位以及进一步研究鲁迅前期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鲁迅笔下的孩子形象都不是“大人物”。但这些众多的孩子群像经鲁迅几笔一勾勒,  相似文献   

3.
鲁迅早期小说的现实主义基本上是批判现实主义性质的。但应该指出的是,鲁迅早期小说的现实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五四前后到1925年,即《呐喊》到《彷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和时局的转化,鲁迅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他的现实主义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这种发展。我们知道,在鲁迅创作小说《呐喊》和《彷徨》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五四运动”由高潮转到了低潮。《新青年》时代的狂飚猛进的气氛暂时消歇了。文化界正如鲁迅所说的,先前的勇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文化战线的分裂,资产阶级右翼退出新文化阵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逐渐尖锐化是五四低潮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个时期的  相似文献   

4.
1 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中,居然也存在着那纠缠了人们多年的思维怪物—亚里士多德称之为“难题”,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称之为“不可解命题”,现代的形式逻辑学家称之为“悖论”,而现在人们比较流行的称呼则是“怪圈”。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艺术修饰语丰富多采,不拘一格。一、动词作修饰语,生动传神。二、主谓词组作修饰语,形象逼真。三、成语作修饰语,简练概括。四、古词语作修饰语,幽默风趣。五、重叠形式的修饰语,绘声绘色。六、矛盾格式的修饰语,细腻深刻。七、个性化的修饰语,性格鲜明。  相似文献   

6.
早在1920年,鲁迅先生用日文给青木正儿的信中就曾写道:“我写的小说极为幼稚,只因哀本国如同隆冬,没有歌唱,也没有花朵,为冲破这寂莫才写成的,对于日本读书界,恐无一读的生命与价值。今后写还是要写的,但前途暗淡,处此境遇,也许会更陷于讽刺和诅咒罢。”①这里所说的“幼  相似文献   

7.
《呐喊》《彷徨》集共二十五篇小说,其中有十二篇用了对比手法。对鲁迅先生的这一重要创作现象,只是在有关的论著中或偶有涉及,或只是作了一般性论述,还没有从全局的角度予以应有的评价。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期图从叙事学,尤其是中国叙事学理论的宏观角度来阐述鲁迅《呐喊》、《彷徨》文本,在中国本土化的诗学领域里论述这两部小说中的意象问题。通过鲁迅这两个文本的阐释,笔者也发现东方复调文本先声.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呐喊》、《彷徨》,是我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它表现了鲁迅前期对社会和思维的许多基本观点,其中包含和凝结着我国社会、民族的历史的沉淀以及对现在和未来的思索。它的透视力,无论纵向或横向、历史或现实,都是同时代人远不能及的。这里,我想探讨一下它的哲理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假如说,在鲁迅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个“政治革命”系统或“思想革命”系统的话,那么,我们认为:这些概括都是,“片面的真理”。 “五四”是一个重铸人生价值的时代。中国人在经历了几千年痛苦而压抑的旅程之后,在西风东渐的文化大交汇的背景上,猛悟到自己人生价值的失落。于是焦虑地寻找着合理的人生,寻找着自我;并以极其勇猛的精神,扫荡着妨碍自我实现的各种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呐喊》《彷徨》的人物形象系列中,劳动人民形象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回顾几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研究者对劳动人民形象的重视程度,是远远超过知识分子形象的。但是,思想上的重视,并不等于实际问题的真正解决。认真地清理一下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会清晰地发现其中所存的若干偏向。对这些偏向进行具体的剖析,对推动鲁迅小说研究将是有益的。一、夸大劳动人民形象中的积极因素《呐喊》《彷徨》中的劳动人民形象,就总体而言,属于鲁迅所说的“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遭遇极为悲惨。不仅毕生受尽残酷的经济剥削,沉重的政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著作《呐喊》和《彷徨》的出版,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先后出版的版次,在我国现代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汇编了这两本集子的版本目录,从中可以窥见这两本集子意义之深,影响之大。但由于见闻有限,所列版本犹不完整,所缺之数,为数颇多,冀望读者和研究者补充指正,以求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呐喊》、《彷徨》中虚无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呐喊>、<彷徨>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循环否定和自我否定现象,其思想体系也相应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面对两难选择的思想困境,鲁迅主要采用说谎和遗忘两种方式来应对,从而使<呐喊>、<彷徨>的价值选择处在一种空白、悬置的状态,这是<呐喊>、<彷徨>虚无主义思想产生的内在根源.<呐喊>、<彷徨>中所表现出来的虚无主义思想带有鲁迅本人的个性特征与时代印痕,与社会现实存在着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呐喊》《彷徨》的景物描写的研究已多,几乎对其所写的景物,都已作了程度不同的具体的论述,或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从景物的地方色彩以及风俗画的角度作了阐发,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但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开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似有全面系统地作高一层次探讨的必要,以见鲁迅对景物的独到认识及其描写的独到之处。鲁迅是“不去写风月”的,然而在他笔下,却有烩炙人口的景物描写,这是个极大的矛盾,也是个极有意义的现象。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揭示他对我国文学宝库所作的贡献。这矛盾,这现象,都来之于鲁迅对景物深刻而又独到的认识。他是深谙景物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理描写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从一九一八年四月创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就十分重视这一艺术手段的运用,此后,他又从多方面不断地进行着新的探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应该说,《呐喊》《彷徨》的杰出成就及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开拓性意义,是同他成功地使用心理描写艺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6.
一人的解放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提出的课题,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文艺表现的共同主题。反宗教神学蒙昧主义,颂扬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反封建专制主义,提倡人权,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文艺的革命内容。尽管“人的解放”是以全民形式出现而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口号,但是由于它表达了一切不满于宗教神学统治和专制主义压迫的人们争自由解放的要求,因而使得资产阶级有可能利用这个口号团  相似文献   

17.
《呐喊》与《彷徨》中的心理描写形式多样,匠心独特,并艺术地与其他描写方式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这一艺术形式,对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亦称环景,包括自然环景、生活环景、社会和历史环境,因而它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常说的背景,一般指的是社会和历史背景(环境)。本文论题的旨意亦是如此。对《呐喊》《彷徨》背景描写的研究,不可谓不多,大多侧重于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对社会和历史环境虽有涉及,但缺少全面系统的论述,而社会和历史背景对作品却有“庞大的决定力量”①,不可小视。因此本文拟对鲁迅小说的背景描写作一探索。一说起鲁迅小说的背景描写,人们便会想到他的  相似文献   

19.
悲剧、喜剧等本是戏剧文学的分类,但从广义来说,也可用来概括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本文拟从这方面谈谈鲁迅小说的特点.《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除个别篇目外,按题材性质和表现方法,大致可分为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和悲喜剧作品.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其人其作所包含的大爱境界是被当今评论者遗忘的一个角落。鲁迅的大爱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科场案引起的一系列变故是鲁迅与封建阶级决裂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是大爱产生的前奏。基于对中国历史与现状的充分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知识,鲁迅形成了自己关于爱的理解。爱意味痛苦、牺牲与挣扎,它对灵魂的拷问使鲁迅的大爱更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