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我国已经于2005年9月1日起正式出台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这两部条例。按理来讲,有了相关法律的出台,曾经一度猖獗的非法传销行为应该有效得以控制,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目前非法传销行为貌似得到控制,实则是许多人打着"合法直销"的晃子,背地里进行的仍然是"非法传销行为"。本文主要从有关非法传销的相关法律变化、社会危害性、原因分析、预防对策等几个方面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禁止传销条例》一诞生就遇到非法传销网络化泛滥的严重挑战,非法传销纷纷转入网络运作,给电子商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它不止是出现了愈来愈多的网络垃圾,偷税漏税和非法敛财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使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严肃性和权威性。让法律失去信誉的潜在恶果对电子商务乃至于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负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北京泛太直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的资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这种负作用所带来的恶果。本文以该调研报告中的资料和《禁止传销条例》遭遇的挑战为依据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打造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法律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实施已近十年,虽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传销的乱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直销的传销本质特征,而且,乱象在合法外衣的保护下,传销事实也变得更加隐秘、更具有危害性。根据目前的乱象,只有呼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对两个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才有可能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进而保证民族直销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实施,直销、传销这两个纠缠不清的东西终于在法理上被分开了。有人预言,2006年,将是直销行业大发展的年份,也将是传销业彻底走向覆灭的年份。预言准不准难说,但毋庸置疑的是,2006年,直销和传销将登上最后的PK台,直销团队和传销组织也将上演最后的决战。但是,传销组织为什么能让那么多善良的人们痴迷?直销员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到底能不能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记者将带着你进入他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直销和传销在国内外发展概况之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直销和传销的关系,进一步指出了两个条例同时出台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直销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内地以来,因为违法传销引起的问题与纠纷经常出现,合法持牌直销企业违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扬长避短,促进直销渠道在中国健康发展,已成为政府、直销企业以及学术界最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直销企业的长期观察,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针对直销企业存在的七个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直面传销     
正当股票热、期货热、债券热在华夏大地被吵得沸沸扬扬,从大洋彼岸传来的一个新鲜名词——传销,又悄然以“本世纪暴富”的最后一次“良机”的身份,让那些被欲望折磨着的人们激动不已,一时间传销队伍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发展开去。 传销起源于美国。1945年美国加州的两个年轻人为Natrilite公司销售营养补品时,设计了这种行销方法,让产品与顾客直接见面。 从通俗意义上讲,传销属于直销的一种特殊形式。直销又称为无店铺销售,分为2种形式。一为单层直销,一为多层直销。所谓单层直销,指的是由销售者从厂家进货,然后直接卖给顾客。多层直销即是传销。它是由人际关系链来进行的直接销售,它与单层直销的区  相似文献   

8.
传销又称多层次传销、网络经营,是英文multilevel network marketing的中文译名.它是生产厂家组建并借助呈倍增状的销售网络,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销售形式.传销1945年最先产生于美国,到现在已有50余年的历史,全世界加人世界直销联盟的国家和地区总计有37个.据世界直销联盟统计,到1994年,全世界直销员已发展到1500万,销售商品总额达609亿美元.1990年,美国雅芳公司在广州组建分公司,传销正式登陆中国大陆.随后,传销迅速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统计,到1994年,全国号称直销和传销的公司近万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直销、传销的由来、特点、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以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入世后对“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取消限制的承诺,我国应在2004年年底之前允许直销业进入我国市场,做为直销的主要形式——多层次传销应被视为合法。但我国至今还未出台专门的传销立法。为此,本文拟就传销立法问题提出几点浅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传销作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被国家法律所禁止,因其具有的隐蔽性、欺诈性和危险性,并以变化多端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给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铲除传销必须从深层次揭露传销陷阱的本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文华 《南都学坛》2003,23(5):82-85
如何对垄断在法律上做明确的定位,是我国正在制定中的《反垄断法》以及现行刑法等法律所面临的问题。垄断的法律要素主要有行为要素、结果要素和主体要素等三个方面构成。在垄断的法律定位上,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不宜将垄断进行犯罪化。如果企业因垄断行为被打上犯罪的烙印,成为“污点企业”,不仅将严重影响经济主体应有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也违反了罪刑相称的原则。因此不宜对垄断设立刑事责任,法律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之。  相似文献   

13.
法律行为概念为德国民法所创制,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直接继受该术语并界定了其内涵。但自《民法通则》颁行至2006年之前,我国法院却鲜有直接适用该条规定、以民事法律行为原理确定诉讼当事人关系属性并进而确定其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判决,个中原因在于我国学术界和司法机关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论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里,通过对我国法院一例情谊行为侵权案判决的分析、通过对法律关系共同体内涵与民法调整范围的讨论,我们认为,研究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必须区分情谊行为:一是由于这类行为涉及行为人本身,以及其在造成对相对人权利损害时,相对人是否得依法律规定获得赔偿,如果可以依法获得赔偿,则应当适用何种赔偿规则、赔偿范围应当如何适当确定等问题;二是有助于理论界与司法界加深对法律行为的认识,准确界定法律行为并合理划定法律对社会生活领域介入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直销易于"异化"为金字塔销售计划的特征,使得直销制度一直难以被人们完全接纳。如何在合理发展直销业的同时,行之有效地杜绝直销"异化",是直销立法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结合国外的直销立法经验以及我国直销法律政策的演进历程,深入分析目前我国直销法律防范直销"异化"的相关规定,并就如何制止目前仍存在的非法传销活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述政府规制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回顾并评价我国直销业中政府规制行为的演变历程,并结合最新出台的直销法规,对我国直销业中政府规制作出法律上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构架我国直销业的政府规制体系,最终达到政府和直销市场之间良性互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企业兼并立法规制的分析 ,找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基本经验 ,指出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购并机制 ,就必须制定以《企业兼并法》、《反垄断法》和《证券交易法》为核心的较完备的规制企业兼并的法律体系 ;为规范我国股份制改革中的产权交易行为 ,为企业购并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就必须建立产权交易市场 ,制定《产权交易法》。与此同时 ,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企业兼并监控机构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种类、性质和目前我国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规制及相关法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立法,提出了完善我国商标反向假冒有关法律规制特别是《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的不法行为依其严重程度大致可分为:不良行为、违法行为、附条件不起诉行为、犯罪行为,针对此四类行为,我国存在与之相对的四部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处罚法》、《刑事诉讼法》、《刑法》。依行为的违法程度,四部法律在逻辑上联系紧密。但因四部法律本身存在着相对不足,致使现实中未能构筑起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法网。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从立法理念、专门机构、法律联动体系等方面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的制定及实施,结束了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地位不明确的状况,确立了企业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法人地位。这部被称其为企业的“宪法”,对于规范企业行为,调整企业内、外部经济关系,使企业的发展走上法制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勿需讳言,《企业法》的实施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与其它法律、法规相比,其实现程度较低。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根据调查和有关资料提供的情况,拟就《企业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0.
传销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法律早就宣布其非法。但是,传销总是能死灰复燃,屡禁不止,其中原因和机理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传销作为一种投资选择,确切来说是一种非理性投资选择,具有金融心理、投资心理很多特性,因而从心理学角度着手才能发掘影响传销的根本性因素。各种心理效应的负面作用叠加、欺骗盛行,造成传销抬头泛滥,只有误入歧途者认清它,才能迷途知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