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友》2014,(9)
正文革期间,钱钟书所在的单位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被要求集中搞运动,于是大家每天聚在单位里学习。钱钟书的同事陈毓罴(号老罴)、梁共民(号老狼)两个人,年轻好辩。有一天,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争辩了起来。不一会儿,在  相似文献   

2.
吴志菲 《山西老年》2012,(11):28-29
博学、魅力、恬淡、低调……这几个词汇都可用来描述杨绛和钱钟书伉俪的公众印象。钱钟书在世的时候,报刊和电视等媒体上几乎不见他的踪影,甚至一些学术活动他都不参加。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也如出一辙,只忙她份内的事,坚守她和钱钟书的文字世界。杨绛的作品曾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老人百岁华诞即将到来之时称她为“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修辞学角度分析钱著中机趣的话语形态及其生成,指出钱著中的幽默不是单纯、个别的语言现象,.而是贯穿在钱著整体、体现其学术品格与特质的方面。第二部分从文化学角度进一步论述钱钟书学术幽默的文化意蕴:人类的语言──心灵契合。由此,对钱钟书的“打通’”说,对札记体文献形态以及对体系、学派等重要学术思想作了阐释。指出‘’钱学”是在解构已有的各种文化藩篱的基础上,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而对人类文化进行整合,是包融性与原创性、杂语与独语、流动  相似文献   

4.
鲁迅曾经说过:“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而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于是虽幽默也就免不了改样子,非倾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而且还认为,“目前在中国,笑是失掉了的”,“幽默在中国是不会有的。”这不过是鲁迅的愤激之词。实际上,中国并不是缺乏幽默的国度,鲁迅本人就是闻名世界的幽默大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幽默作家,而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其中钱钟书可谓是集中西幽默精华之大成者,把  相似文献   

5.
人格探察与幽默品格──钱钟书的幽默艺术舒象宝文化批判是现代小说作家创作的重要命题。钱钟书以哲人智者的学养渗沥其小说本文之中,以人格探察的方法剖视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从而在现代小说作家群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不仅如此,他还以幽默的生存哲学探讨人的生存境状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钱钟书对中外典籍的评述及其作品中抽绎出有关他创造幽默喜剧笑的论述,并从幽默的喜剧笑发生的个体性特征及其产主的根源、喜剧性笑理及创造喜剧笑的机制及技法等三方面考察了钱钟书创造的繁的喜剧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与王小波作品中的幽默艺术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相同性表现在:他们以独到的视角观察社会,以理性的思考探究现象的本质,以讽刺幽默的语言揭露现实社会的矛盾与悲剧,字里行间既流露出含蓄蕴藉,同时又有哲理思辨。差异性表现在:二人的幽默无论是表现手法、语言,还是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都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二人幽默艺术的分析,可以为幽默艺术在当代杂文作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讽刺、幽默、喜剧精神是钱中书创作的最大特征,它充沛四溢,美不胜收,体现出一种绝顶的聪明与睿智。在钱钟书的作品中,讽刺、幽默、喜剧的笑是同时并存的,其喜剧意识极为强烈、突出,堪为典范。在钱钟书身上,讽刺、幽默、喜剧绝不仅仅是作为形式和技巧而存在的,同时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学风范,它体现出创作主体的超凡的心境和博大的胸怀,具有一种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力量。为了使读者看得更清楚,这里拟分开论述之。中国现代文学,就其基本的表现形态来说,主要有三大类:写实文学、抒情文学、讽刺文学。而讽刺文学又是以讽刺小…  相似文献   

9.
老舍、钱钟书幽默讽刺艺术及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幽默讽刺文学的长河里,曾升起过两颗璀璨的"新星"。一位是"和善的长者"、"平民作家"老舍,一位是四十年代中期,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学者钱钟书。老舍和钱钟书的幽默讽刺艺术,分别代表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幽默讽刺艺术的最高峰。在分析老舍钱钟书文学作品中幽默讽刺艺术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其成因,在了解其幽默讽刺艺术不同风格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不足和局限,对于深化丰富幽默讽刺艺术,纠正某些不良倾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同时提倡幽默文风的文学大家钱钟书与林语堂,其幽默品格各有特色,前者重“理”,深得西方随笔的理趣,充满了学者式的思辨与博弈;后者重“情”,即情调,情趣,是对中国古典散文精神的继承,追求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趣,这与晚明“性灵文学”的渊源一脉相承。他们横移与纵向继承所形成的不同幽默风格及其文本差异,丰富了现代散文的内涵,对散文审美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与杨绛 ,是当今中国文坛上最具人望的一对文学伉俪。之所以如此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与他们在作品和人生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与幽默肯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联。智慧与幽默在他们 ,不仅是表达的策略和技巧 ,而且也是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 ,是他们有关文艺乃至宇宙人生的一种理念。说到钱钟书和杨绛智慧与幽默的形成 ,其成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但与英国文化的濡染显然有关。一、从林译小说到牛津岁月钱钟书十一二岁的时候 ,开始接触英国的文学作品。他发现了商务印书馆当时发行的两箱“迷人”的《林译小说丛书》 ,于是开始了“反复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钱钟书先生的《说笑》是一篇以幽默的笔调和形象化的语言对自己的幽默观所做的系统的表述。钱先生吸收各家幽默理论的长处而融成了自己的幽默理论体系,即在承认幽默主体具有高度的机敏和智慧并具备诱发幽默感的客体对象这两大客观的前提条件下,从主体内心世界着眼,强调幽默是一种脾气、性格或心态,具体表现为具有高深修养的了悟世事人生的超越感或优越感和对人生、命运采取“一笑置之”的“游戏”或“自嘲”的态度。最理想而纯正的幽默表现为智者哲人的有会于心的微笑。幽默具有流动飘忽、变化不居的不确定性,不能固定为模式,因此不可摹仿和提倡。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与王蒙是 2 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两位幽默大师 ,而幽默风格各异 ;前者表现为“呤嘲” ,后者呈现为“热讽” ;这是缘于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感悟、对笔下人物的不同情感、制造幽默效果的不同技巧。从两人的幽默文学所获得的成功里可得出一些关于文学创作的有益启示 :确立幽默的生活观 ,可以调整作家的认知心态 ,从而增强作品的思想深度 ;确立幽默的艺术观 ,可以调整作家的创作心态 ,从而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纠错     
苏洁 《老友》2015,(2):9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自小就爱看书,尤其是《西游记》,不知看过多少遍。他的记忆力非常强,读书过目不忘,乃至任人从《西游记》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诵出来。20世纪50年代,钱钟书被调到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参与翻译《毛泽东选集》工作。一次,在翻译中,钱钟书发现《毛选》中有段文字说孙悟空钻进庞然大物牛魔王肚里去  相似文献   

15.
同学钱钟书     
常风 《可乐》2007,(12)
1929年,我报考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那年外语系招收40个学生。我第一次碰见钱钟书,是在冯友兰先生的逻辑学课上。冯先生河南口音很重,讲课时口吃,记他的笔记很不容易。比如,他讲到亚里士多德时,总是"亚、亚、亚里士多德……"坐在我右手边的同学拿过我的笔记本,"刷刷"写开了。我有些不高兴,心想,这个人怎么这样不懂礼貌呢?下课了,他把笔记本给我。出了教室,我看笔  相似文献   

16.
去年10月30日,夏衍生日那天,夏的女儿给同住一个医院的钱钟书送来一块蛋糕,钱先生脏器衰竭症状刚消失,病情缓解,胃口大开。他坐在床上边品尝蛋糕,边与人谈天说地。突然发现被记者的摄像机捕捉,钱老先生一撩被子,连人带头带蛋糕就捂了进去,也全然不管白、红奶油弄得满头满身满被子。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传统天命观的批判,是钱钟书学术思想与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儒学传统历来有所谓经学与纬学之分。五四以后,纬学传统似乎显示出比经学传统更为强韧的生命力。但钱钟书却采取了与传统纬学彻底决绝的态度,主“力命”而(?)主天命。特别是他指出纬学与封建时代依赖性人格的关系,为前人所未发。钱钟书的天命批判一方面具有传统史学因对封建政治残酷性的直觉体验而产生的对天命的怀疑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另一方面则更多地反映出西方古典文化的精神影响。本文还就钱钟书的天命批判对他本人的小说创作的复杂影响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谈艺录》、《管锥编》等著述的总的学术取径上探讨钱钟书的学术思想和文艺观。指出 ,钱钟书的文艺思想十分丰富、精深 ,涉及非常广泛 ,且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 ,但一以贯之的是对艺术的重视 ,其文艺观具有一种艺术本体论的倾向。这种观点受到上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和英美新批评派的影响 ,但他在理论和研究实践上又有新的拓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 2 0世纪文化史上 ,钱钟书和鲁迅无疑是最有影响的两位大师 ,代表了在他们各自领域的极致成就 ,而这两位大师在学术思想上的异同 ,也就颇值得探讨和研究。从他们对金圣叹、嵇康的评价以及对社会、人性的批判等具体问题上 ,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学见解、学术研究、文化批判诸方面的超越常见的共识相通 ,以及这种共识相通的思想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一出世,便由他伯父抱去抚养。伯父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很疼爱钟书。钟书4岁的时候,伯父开始教他识字,伯父上茶馆,听说书,都把钟书带在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