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详尽记述有关死亡、伤害、疾病、精神状态等法医学条文,司法官运用这些法医学知识,在刑案中通过验、看、问、阅等方式,给予准确的定案与刑罚。这些法医学条文反映出的特点、立法精神以及学术价值,都说明西夏法医学理论和法医学运用等已初具规模,这为我们今天研究西夏乃至中国古代的法医学发展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杜建录先生撰写的《(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制研究》,是以《天盛律令》为中心,结合汉文资料、其他西夏文文献和文物考古资料,对西夏法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力作。该书把西夏立法中的种种现象放入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而使读者对西夏法制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与唐、宋律相关照,揭示了《天盛律令》的独特本质及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3.
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都城对中原都城制度的模仿主要表现在都城的基本形制、附属建筑及整体布局等宏观方面.另外,他们还会根据本民族特点和环境需要对中原制度作出调整,形成自己的特色.少数民族政权模仿中原都城制度有间接继承和直接继承两种途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跨朝代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都城制度的模仿具有混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受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夏的基层组织有别于传统的汉地模式。西夏基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基层组织的现象:既有唐宋基层社会中的乡里制度,同时还存在与吐蕃相似的部落制度,对"首领"的考论成为认识西夏基层部落制度的关键。西夏存在两种基层制度以及部落制度的消亡等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10世纪至13世纪70年代,中国再次陷入南、北对峙的局面,先后出现北宋、辽、西夏三国对峙以及其后的南宋、西夏、金三国鼎立状态。此外,周边尚有大理、吐蕃等民族政权,这一时期,西部地区的行政区划变动较为复杂。立足于今天中国的西部概念,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对各有关政权的西部开发政策进行论述,以益今世。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西夏公文史来说,不仅要研究其公文种类、载体、组织机构和公文作者,还要研究西夏公文工作制度及公文的文风,只有如此,西夏公文史的构建才能完整地体现在读者面前,主要针对西夏公文制度和公文的文风进行论述,以弥补缺憾。  相似文献   

7.
西夏王朝创建了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字,给世人留下了数量浩繁、内容丰富的西夏文献.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大量流失海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和损失,现分藏于俄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本文总结了西夏文献流失海外的原因、经过及目前在各国的分布和编纂情况,为将来顺利追回这些流失海外的珍贵西夏文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宋王朝一建立,夏州拓跋政权就与其保持友好关系,多次出兵助宋抗击和讨伐北汉。宋太宗即位后经略重心北移,试图消灭拓跋夏政权,结果适得其反,李继还不仅恢复了"故土",而且占据灵州。德明时与北宋保持了二十余年的和平友好局面,是夏宋关系中最密切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账籍文书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重要政务文书,从战国、秦朝的计书,两汉的计簿,一直到明清的黄册,这些文书都详细记载了全国各户的人口、地亩、徭役等情况,因而是历代王朝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命脉。西夏仿中原账籍制度,也建立了账籍文书的造籍、上报和管理。笔者所探讨的是西夏账籍文书中很重要的一种,即户籍文书。根据《天盛律令》和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户籍文书实物,我们主要从西夏户籍研究的现状、户口登记制度与程序、户籍文书的内容、户籍文书所反映出的问题等四个方面着手,探讨了西夏户籍及户籍文书的相关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西夏文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夏活字印刷的确认是近20年来中国印刷术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不仅带动了我国印刷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力地反驳了印刷术发明于韩国的说法,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媒体对相关问题的报道多有曲解和夸大,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11.
流传至今的《天盛律令》,是研究西夏法制及其他西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它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涉及面广,不仅吸收了唐、宋法典的编纂经验,而且又在体例上、结构上有许多自已的独创性。《天盛律令》在结构上放弃了将法令严格地划分为四种传统类型:律、令、格、式,而将四种传统类型全部统一在格式的律令条目,甚至没有注疏。在条文的结构上改变中国传统的“两要素”而采用“三要素”,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法典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有关财产、军事、盗杀牲畜的内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透过这些内容反映出了西夏法典中存在着私法制度。用现代的眼光看,法典中有关民事规范的规定虽然只是“涉及”但反映出的民事原则,正是今天民事法律原则中不可缺少的原则,虽不是全部,却是最重要的民法原则。  相似文献   

12.
西夏文书管理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是以党项羌族为主、建都今宁夏银川市的一个封建王朝 ,在公元 1 0 3 8年正式立国之时 ,西夏统治者依照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制定了适用于本国的法律制度 ,其中文书管理制度是西夏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夏天盛律令》等汉文史籍 ,从西夏文书收发登记勘验制度、传阅签名制度、文书核稿制度、文书安全保密制度、文书清退、销毁、归档制度等方面对西夏文书管理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现阶段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还没有成型的分析,即一些学者提出的转型时期的具体情况,我们应对我国的民法法典化持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侵权行为法作为民法典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解决其在民法典中逻辑定位的立法模式选择问题极其重要。侵权行为法立法模式有非独立模式和独立模式之分,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编的呼声最高,在独立模式中,也存在不同独立程度的方式。在众多的模式中要选择何种程度的独立,其理论依据为何?在厘清责任与债的关系基本理论问题后,本文认为相对独立立法模式更具合理性。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编,承认侵权行为的相对独立特点,但并不将其彻底的从债法中独立,承认其与债法的其它部分存在有个性的共性,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主要分为古典学派(旧派)和近代学派(新派)。古典学派最早系统阐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意志自由,刑事责任本质上是一种道义责任;在刑罚论方面,早期古典学派有学者主张目的刑论,但大多数古典学派学者主张报应刑论。近代学派对犯罪原因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的反社会人格;基于社会责任论,近代学派反对报应刑论,主张目的刑论,认为刑罚目的在于防止再犯、防卫社会;近代学派在保安处分和刑事政策研究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古典学派与近代学派就意志是否自由、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刑事责任本质为何、在犯罪认定上应当坚持客观主义还是主观主义、刑罚根据是什么等问题展开了长期论战。论战结果是两派在责任论、刑罚论等多方面走向融合。两派论战还促进了后期古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二战以后,西方刑法学者通过对法西斯刑法思想的清算和以往刑法思想的反思,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刑法理论。  相似文献   

16.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略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主要分为古典学派(旧派)和近代学派(新派)。古典学派最早系统阐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该学派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意志自由,刑事责任本质上是一种道义责任;在刑罚论方面,早期古典学派有学者主张目的刑论,但大多数古典学派学者主张报应刑论。近代学派对犯罪原因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该派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的反社会人格;基于社会责任论,近代学派反对报应刑论,主张目的刑论,认为刑罚目的在于防止再犯、防卫社会;近代学派在保安处分和刑事政策研究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古典学派与近代学派就意志是否自由、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刑事责任本质为何、在犯罪认定上应当坚持客观主义还是主观主义、刑罚根据是什么等领域展开了长期论战。论战结果是两派在责任论、刑罚论等多方面走向融合。两派论战还促进了后期古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二战以后,西方刑法学者通过对法西斯刑法思想的清算和以往刑法思想的反思,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刑法理论。  相似文献   

17.
汉文西夏文献,自宋迄清,代有其书。宋朝为其初创积累时期,所成诸书是汉文西夏文献中最具价值的;辽金元三朝是其辑录散佚时期,经过元朝史家的“精心删汰”,大量的西夏原始文献从此都亡佚了;明朝是其重辑创新时期,在编辑汉文西夏文献时所作的有益尝试为清人提供了借鉴;清朝是其辑佚勃兴时期,经过清朝史家的钩沉索隐、重修重著,形成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汉文西夏史籍,为今人研究西夏提供了诸多便利。  相似文献   

18.
《周礼》造就了中华自古为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不仅是古时帝王延续和传承统治的要求,也是治国和教化人民、培养民风习俗的基本手段。"礼"的思想指导刑律的制定,礼代刑律、礼入刑律后,产生了"礼法思想;"忠孝、仁义、尊卑,是礼法思想的主要精髓,汉唐文明,是礼法思想的一个主要传承和发展时期。其时的刑法政策和监狱管理,具有浓厚的"...  相似文献   

19.
人文主义是指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观点或思想体系。其最根本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尊重人的需要和利益、防范人的恶性、宽容人的弱点、鼓励人的优点。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法律思想以重民恤狱为核心,古代监狱制度中长期实行的恤刑、悯囚、录囚等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上述基本原则,闪现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是值得借鉴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国家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死罪犯而不是沦为奴隶,无株连罪犯亲属为奴隶法。秦汉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高级阶段———国家公有奴隶制阶段:除了公民家庭使用私有奴隶外,奴隶制帝国还大量使用公有国家奴隶。国家奴隶来源部分为战俘,更多的是帝国刑法将犯有不同程度罪行的公民沦为不同级别的国家奴隶,没有像巴比伦那样大批处死罪人。为了防止奴隶逃亡,两河流域和中华文明奴隶社会都通过发型和肉刑给奴隶打上识别记号。秦汉国家的严酷的奴隶制法律加强了国家和君主的权力,获得大量的最低成本劳动力,由此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国家水利工程和征服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