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信息消费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消费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信息消费主义是信息时代来临和消费主义兴起的产物.信息消费主义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及其衍生品的一种过量需求甚至畸形与病态的消费活动,其根源体现在技术和生产力的转型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是对"信息生产主义"困境的一种应对.信息消费主义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现实的和潜在的负面影响,它导致信息的价值被扭曲、消费的意义丧失以及人的异化,因此需要通过积极推进正确的信息消费价值观和建设健康的信息消费文化来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2.
许小委 《理论界》2013,(10):48-51
当人际关系变得可供消费之时,必然会造成人际纽带的脆弱,妨害“道德自我”的生成,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败和共同行动的不可能性.本文从消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现况、根源及突围的可能性论述了鲍曼对消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筱薏  李勤 《学术论坛》2006,1(9):35-38
传统经济学奠定了对消费的最初界定,即消费即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然而,消费不只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离开使用价值消费的经济学视角才能深入到消费的本质,消费文化就是对使用价值消费的背离,但这种背离在消费主义流行的时代则走到了一个极端,又带来某种后现代的弊端。文章以此为线索,厘清了消费、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并力图梳理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  相似文献   

4.
李楠 《南方论刊》2022,(11):22-23+42
资本主义在当代呈现出的诸多新变化可从多种角度进行论证和探讨。本文以消费社会为切入点,通过回溯当代消费社会问题形成的历史脉络、阐释消费社会问题对个人的影响、分析过度消费对社会产生的负面作用和总结西方消费社会问题对中国现状的启示,以期管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部分,社会生产力则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合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生产变得十分重要.对于精神生产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与完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空间作为我国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场所,承担着传递红色历史文化、提升社会文化自信的职责。在消费主义推动下,红色文化空间的生产正从传统的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面临着新的挑战。可参观性生产主要采用塑造真实感、以消费引导意义建构、拓展消费空间等策略来建设新时代红色文化空间,可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知识资本参与社会生产过程并起主要作用时,将逐步改变消费的形式和内容,对消费与生产、消费与交换、消费与分配等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生产消费及生活消费在各方面将全面体现知识性特征,并可能逐步形成知本家统治资本家的局面.由于知识资本本身的特征,某些社会成员一旦占有知识资本,其消费将是比实物资本占有者更高层次的消费.依靠知识资本的内在因素和国家调控是引导和调节这种消费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及其审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宁认为,消费文化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特有的产物,与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它的一部分格调高雅的产品有可能被提升为精英文化产品,但更多的产品则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眼云烟。王一川指出,中国当前消费文化并没有简单地按费瑟斯通所铺设的"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大道迈进,多重文化因子在其中起着复杂的拉动作用,形成彼此错时或错位关联,因而使出现了身体在热烈消费而头脑却在冷峻思考的悖谬现象。包亚明认为,消费主义的逻辑不仅成为了社会运用空间的逻辑,而且也成为了主导日常生活的文化逻辑;在全球城市的风景背后,精英阶层的消费文化"诉求"已经被合理化、自然化为与世界接轨的先决条件。陆扬认为,消费文化的全球化面临着美国文化主导其中这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假如认为美国文化纯粹是由图像和声响刺激起来的消费主义,那将是过低估计了它对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自身民族传统构成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理论家鲍曼认为,后现代性就是流动的现代性,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的性质和消费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自由依赖于其消费能力,符号消费成为消费社会的特点,社会控制模式以诱惑取代镇压,消费者被难以逾越的消费欲望的霸权所统治。因此,在后现代的消费社会,欲望是一切流动性和不确定的根本原因。流动的后现代性中的消费方式并没有带来安全和满足,而是越来越大的困惑与焦虑,传统的价值观和美德也逐渐消失殆尽。在后现代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只有通过寻求个人的解决方案,才能获得自由与解放和个体身份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已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根基.消费主义制造了诸多“消费神话”,如“我买故我在”、“消费带来幸福”、“消费带来进步”等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露这些“消费神话”的虚假性和片面性,有益于人们认清消费主义的本质,从而自觉超越消费主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扩大内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覃志红  李妍 《北方论丛》2009,(6):139-142
从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视阈审视当今的消费社会,可以发现,消费作用的凸显并未脱离生产的逻辑.在消费社会,符码并非取代物质生产而完全居于主导,而符号消费的实质是一种精神消费,消费社会仍旧遵循着资本生产的逻辑.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多重理论功能在今天的消费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背景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从短缺走向丰裕,消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决定消费";进入丰裕社会后,"消费引领生产".同时隐匿于其中的深层逻辑则是"生产对消费的控制".与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对消费的制约性支配不同,丰裕社会中生产对消费是一种引导性控制,即资本为了追逐利润而以文化控制的方式对消费进行操纵.为此,不能简单地用马克思关于生产的支配作用的观点来解释现代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但是马克思的深刻见解对我们今天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一个问题、一种思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对马克思、韦伯、桑巴特等学术大师就生活方式理论贡献重新审视的基础上,指出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在文化、历史的视野下去看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主义文化,去看我们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为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过侵略,掠夺的历史不同,加上“二结合”问题,即大商人、商业集团和包装他们的大广告业的结合;广告业与媒体的结合,使得我们的社会发展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那就是,我们的内部矛盾需要我们自己去消化,我们在竞争中转移来的外部矛盾也要我们自己来消化,这是冷酷的,但同时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相似文献   

15.
杨新玉 《兰州学刊》2003,(5):164-165
冷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样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文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备受各国关注 ,特别是文化的交融与文化的民族化关系 ,即如何既保持自己文化的民族化 ,又使自己的文化与国际文化、世界文化相融合 ,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不得不思考、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根据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文化的发展基本趋势可以说是立足于本国传统文化 ,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立足于本国民族文化 ,又面向世界 ,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一、世界各国在文化的交融中共同进步文化交融使得各国文化相…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内学界倾向于对消费主义赋予强烈的道德贬义,使得中国消费社会研究呈现出极为鲜明和单一的批判基调,现实中千姿百态的消费现象在许多学者眼里几乎都成了批判的对象,我国的消费社会研究正面临着单调乏味的瓶颈问题.本文依据对中国消费社会研究的评述,整理出国内学者在理解消费主义上的一些特征,并把其喻为对消费主义的“过敏症”;指出导致这种“过敏症”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吴金海 《社会科学》2020,(2):98-109
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如何让消费者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消费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社会责任消费更广泛而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成为了当今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国内外相关学科开始陆续关注和探讨社会责任消费的背景下,消费社会学却很少关注社会责任消费。特别是在我国消费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极端批判性倾向使得我们的消费社会学几乎失去了审视社会责任消费的视角,造成了要么对其熟视无睹要么缩手无策的困境,进而导致了我国社会责任消费的社会学研究的缺失。而基于对批判性消费社会理论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消费的三相理论,则为我们大大拓展了消费研究的视野,是我们探讨社会责任消费时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消费的意义与一般消费行为研究不同,除了考虑消费者的接纳与理解之外,还必须对生产者的心智结构作做一步的探讨。不仅是个人的自然心理层面,社会阶级结构也会影响个人心智的形成。根据布尔迪厄对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分析脉络,在生产场域,以自主性为基础,建构文化产品生产场域的二元性结构,探讨不同阶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在消费场域,则以不同禀性的凝视建构另一个二元性结构,探讨不同阶级消费品味的差别;最后援引布尔迪厄的论点,反思当代大众文化与学术崇拜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19.
20.
符号消费和时尚消费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两种标志。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自我表达中,符号消费和时尚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想象,大学生没有形成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消费的自我取向既不是为了身份建构,也不是为了张扬个性,而是以传统的功能性为特征,有用性构成大学生消费的首要选择。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开始难以区分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他们的消费功能从生存功能向发展功能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