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雇主单方解雇权的规制因解雇自由曾长期倍受推崇而遭到各国立法与理论的漠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各国立法逐渐重视对雇主单方解雇权的规制,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立法模式。就我国现行法相关规定而言,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析我国现行法规定的缺陷,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予以完善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土地征收权合法性的核心要件在于公共利益目的、正当法律程序和公平合理的补偿。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有必要对公共利益采取列举式的立法体例进行严格界定,同时引入"公共产品"的概念,淡化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经济人"角色,将土地被征收后的增值部分完全分配给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3.
英美解雇制度比较分析——兼论解雇中的法律和经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雇员免受不公正解雇,确保被解雇者获得合理补偿,是保护劳动者工作权利的重要内容。从法律和经济的角度比较美国和欧洲解雇制度的不同规定,分析其解雇制度的演变和解雇方式的变化,了解其当代有关解雇保护的主要观点及其工作权利保护模式,可以发现,缺乏对工作权利的有效保障,既是美国也是代表欧洲模式的英国解雇制度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驰名商标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在国际和国内逐步完善,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可谓密不透风,但驰名商标在认定和使用中专用权被滥用的现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列举驰名商标权利滥用种种表现的基础上,对驰名商标的权利滥用规制从立法和执法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德国解雇保护法律制度有一个完整体系。它有专门的《解雇保护法》,《民法典》、《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许多相关条文,辅之以《母亲保护法》、《企业委员会法》等专门法的相关规定。从内容上看,它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解雇的事前保护,旨在预防不正当解雇行为的发生;二是对雇员被解雇后的救助,称为解雇的事后保护。这些法律制度为西德经济的迅速复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一个时期,效率和公平在西德确实达到了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平等就业权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就业权渊源于我国宪法,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平等就业权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由于对平等就业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得都不够明确,对侵犯平等就业权的行为缺乏专门的机构来监管,所以平等就业权目前仅处于应然状态,没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很好的维护。要切实保护平等就业权,必须尽快制定并颁布《促进就业法》,设立“平等就业权利保障委员会”,完善平等就业权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育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而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各国教育法律和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是对教师物质待遇的优先考虑。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中的诸多因素,使得我国教师法定的薪酬待遇权没能完全实现,所以完善相应的救济制度就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解雇事由模式,虽承继于国际主流的"正当事由说",但本质为"法定事由"。从解释论的角度而言,现行解雇事由模式无法克服解雇体系内在的冲突与矛盾。未来的解雇事由模式应是概括式与列举式的结合,进一步弱化立法的刚性特质,适度增加灵活性,以实现立法与司法之间的合理衔接。  相似文献   

9.
竞业禁止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一种保护商业秘密和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其自身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而每个公民都享有劳动的自由和择业的自由,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在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完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与劳动者择业自由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平衡二者的利益,以实现竞业禁止制度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大量解雇行为因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失业,对社会和劳动者生活造成较大冲击,历来为各国立法所限制。我国的裁员保护制度存在严重的立法缺失和制度虚置现象。被解雇劳动者的权益被肆意侵害而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以往的研究未能区别大量解雇保护与个别解雇保护之不同,缺乏对大量解雇保护法律制度的系统化论述,难以满足本土制度供给。本文结合国外制度文本和本土资源,对大量解雇保护法律制度在“大量”解雇界定、解雇法定事由、用人单位解雇回避努力义务、解雇选择标准、劳雇协商机制和失业保险及再就业服务等方面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大量解雇的本土化制度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与物相比,创造性智力成果有着更强的公共属性,因此滥用知识产权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也有着更大危害。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规制的前提是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知识产权滥用的属概念是权利滥用,系指与设权目的相悖的权利行使行为。与滥用其他权利的行为相比,知识产权滥用的特殊性在于其发生概率更高,因为知识产权具有边界模糊且对象可替代性较低的特点。因此,知识产权滥用是指权利人利用知识产权边界的高模糊性与对象的低可替代性,在智力成果权领域以阻碍创新的方式或在商业标记领域以导致混淆的方式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此外,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界定还需区分知识产权滥用、无权(越权)行为、知识产权正常行使、知识产权垄断等概念,避免混淆。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监事会制度非常重要.监事会能否有效地行使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保持独立性.监事的任免机制对其独立性的维护至关重要.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法律都详细规定了监事之提名、选举、任期与连任和解任的制度.通过比较后,发现我国监事任免制度非常粗糙.因此,应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将我国监事任免机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古典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理性的个体基于自愿同意,互相订立契约进入政治社会,是一个正和博弈的理性选择过程。但这一集体行为的结果都是个人理性造成了集体的非理性,因为人们让渡的公权的他用导致了非合作博弈下集体行动的困境。因此,现代民主国家要做的,应是设计出一种权力多中心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模式,进一步壮大公民社会的力量,发扬协商民主精神与公共精神,藉以减少公权他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知识产权对竞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指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是当代反垄断法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利益平衡论为视角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与借鉴了外国的立法经验,以期对我国这一领域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权力视角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又是歧义丛生的。文章比较系统地梳理、评析了关于权力的七种典型观点:权力的力量(能力)说、权力的资源说、权力的关系说、权力的结构说、权力的“眼睛”说、权力的媒介说、权力的硬软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16.
最近,社会上频繁出现以"亲吻权"、"哺乳权"、"追悼权"等权利受到侵害为由而提起诉讼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对于这一现象,文章从法学理论角度和客现实践的角度分别对其进行阐述,指出此类权利纠纷不能纳入法院受理范围,此类权利也不能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而只能通过道德规范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受教育权的内涵,分别从国际法和外国法角度对受教育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给出我国法律对受教育权的阐释。结论认为: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在各国法律规范中都进行了比较明确的定位,得到了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从权利冲突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权利冲突的产生原因,提出权利冲突的实质就是利益冲突,认为利益衡平理念是处理权利冲突纠纷的理论脉络。并以经济分析理念为视角,以利益衡平为主线,对解决权利冲突的立法和司法途径进行审视,以求解决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专利法》对职务发明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如第六条第一款"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与本条第三款"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在法律适用方面容易产生歧义;又如将"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界定为职务发明,本身就不具合理性。因此笔者建议在第三次修订专利法之时,重新界定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平衡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高校中存在的两种主要权力形式,只尊崇某一种权力或否认另一种权力都是不利于高校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两者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