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31-233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了使公民平等地行使、享受受教育权,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平等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但教育公平的实现,受到外部因素的严重制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推进教育公平,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发展观。本文从科学的教育公平发展观应符合何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发展必须全面,发展必须协调,发展必须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发展观,要树立以国家战略利益为主导的发展观念、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全局观念、开拓国际市场与启动国内需求的统筹观念,推动由追求总量增长向促进结构优化的转变、由采取以质取胜战略向实行竞争致胜战略的转变、由换取外汇资源向换取战略资源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蔡凯 《理论界》2005,(1):27-2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大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向中国和世界展示了新一届中央人民政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客的必然性。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历程,我们会深刻领略到这一点。从1949到1978年年时间里,国家在经济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治路线上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奠定了国民经济展的基础。从1979年到2004年的25年中,国家在解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引下,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以经…  相似文献   

5.
论发展观的演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发展概念的内涵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演变和深化。 2 0世纪 50年代一般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6 0年代则认为发展包含增长加结构变化 ;70年代转到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问题的改善 ;80年代把注意力转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而进入 90年代以来 ,发展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大大拓宽了 ,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环境的改善 ,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的改进。总之 ,2 0世纪 90年代的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即以人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思想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任务、目标、动力、重点、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它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永恒主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尤为重要。然而以什么样的发展观去指导发展,则是谋求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因为不同的发展观决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发展观问题是一个必须认真探讨的重大问题。一所谓新发展观是相对于传统发展观而言。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发展都以传统发展现为指导,确立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一些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也程度不同地把传统发展观作为本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说,传统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占据统治地位并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8.
发展问题,是本世纪下半叶至下世纪的一个世界性主题。作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国家,当代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和首要的历史使命,是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化。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发展问题是一条贯彻始终的红线,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发展现,对于当前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指出,要大力发展,加快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后现代主义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后现代家族成员之间,歧异性远远要大于它们的相似性。后现代发展观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强调创造性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方面,强调稳态经济,认为稳态经济是治疗增长癖的后现代良方;在农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强调生态性和有机性。  相似文献   

10.
一、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早在1943年7月2日在<太行山的经济建设>一文中就指出:"发展经济是经济建设的基础".[1]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时期的1975年3月5日又提出:"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2]指出现在全党有一个大局,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反复强调,要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权为本、以钱为本、以物为本而言的.多年来,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和各种宣传材料中,人总是在关于阶级性、人的本质之类的抽象概念中匆匆掠过,人的需求、利益、动机、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往往被一带而过.拿这样的理论指导决策和实践,必然忽视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利益,而把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看得高于一切;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讲"国计"而不顾"民生",甚至以"国计"为名牺牲"民生",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甚至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好大喜功、哗众取宠、弄虚作假;拿这样的理论指导思想工作,往往是漠视人文关怀,必定忽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曾经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辽宁面临着诸多的金融难题亟待破解 ,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部分证券机构违法违规经营、上市公司资源流失等 ,要解决金融问题 ,需要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 ,提高对金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不断改善金融环境 ,夯实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基础 ,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的辩证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发展观研究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考察分析了传统发展观及其弊端,新发展观的提出及其主要特征;其次简要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并揭示其现实意义;最后论证分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辩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是个大头,它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农业发展的思想,把握好他的农业发展观,从思想理论上确立农业的基础地位,理清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思路,对于“唱好农业这出重头戏”,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十六届三中全会前后新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 978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动期转入了以人为本综合发展的深化时期。新发展观的提出和完善,不但从理论上促进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变革,是发展各因素的协调作用过程,而且从实际上有利于端正我们的发展方向,提高我们的发展质量。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新发展观的研究与学习,一方面更要将新发展观落实到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以新的发展观指导各地区形成和完善新的发展战略,促进各地区的全面发展。关于发展观的理论探讨,笔…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包括发展根据论、发展目的论、发展动力论、发展规律论、发展标准论、发展手段论、发展保障论、发展原则论、发展特色论、发展前提论。认真总结、贯彻落实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温勇 《东岳论丛》2003,24(6):32-35
邓小平的发展观可分为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发展战略、思想观念四个层次,其中指导思想是主线。邓小平多层次发展观反映了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规律。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思考的深化和现代化。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臧乃康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它不仅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直接指导,而且左右着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和全局。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学说与...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贯彻实施好这一科学的发展观,真正体现第一要务,首先就必须对"发展"本身有一个准确和科学的把握,确立多维视角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论孙中山的铁路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视和借鉴的思想遗产。他所提出的铁路建设与发展的思想和计划,是他思想遗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铁路面临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重温和研究这部分思想遗产,无疑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