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因思想上麻痹轻视,行动上草率敷衍导致不当退稿现状,阐述了不当退稿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做好退稿工作须遵循的"三字原则",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因"人"制宜、因"稿"制宜、因"式"制宜做好退稿工作的基本退稿技巧.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正义是公共健康的核心价值.在公共健康领域,社会正义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公正对待、医疗保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弱势群体健康问题的正确解决.公共健康的维护本质上依赖于公共政策,政府必须从制度设计方面着手解决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3.
医疗保健市场具有特殊性,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医疗保健市场的融资、服务、分配、监管等进行适当的干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应明确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其次要改变政府与医院的关系,改革医生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正确的激励制度;再次是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得性;此外,还要加强政府监管职责,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次大规模的资源反哺过程,扶贫搬迁既有利于农村减贫,同时也可能会因反哺失衡而出现“分配型纠纷”,阻断“资源反哺 治理有效”的逻辑链条。以陕南A县扶贫搬迁为例,因反哺失衡而导致的分配型纠纷表现为各种案件化的上访行为和非案件化的日常抵抗。清晰制度与模糊乡土之间的精准识别、悬崖效应与平均心态之间的精准帮扶以及主动应对与避责取向之间的精准管理,三重维度的冲突构成了分配型纠纷的制度性根源。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而言,打通“资源反哺 治理有效”的逻辑链条,就需要在资源反哺的基础上完善分配治理体系和分配治理能力。具体而言,需要提高基层政府的认证能力,协调多重面向的分配正义,平衡不同政策的帮扶落差,强化基层政府的主动回应。  相似文献   

5.
公正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医疗公正是公正问题在医疗领域的体现,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的健康权利实现。医疗公正的核心是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国外不同学派的公正医疗观各不相同,功利主义、平等主义、激进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分别强调公共效益的最大化、分配正义、市场分配、共同体价值。国外医疗公正理论具有标准多元、学科交叉、思路统一的特点,在特殊性、可操作性及日常生活进路方面的研究欠缺。我们可借鉴国外医疗公正思想,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医疗公正理论,推进我国的医疗公正实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上半叶广为流传的“含米特论”,曾经大有凌驾于所有西方的非洲学术研究的趋势。该理论的前提是“种族优越论”,其所以能畅行一时,是根源于西方传统上的种族观念,又返身影响了人们的种族概念和种族关系的历史,特别是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非洲种族和文明的认识。不管当初宣扬“含米特论”的学者们主观上怀有怎样的意图,这一伪理论事实上使得“黑种非洲人落后、野蛮”的种族主义思想堂而皇之地流行于世。我们既要对种族主义进行反思,也应该提防落入新的文化决定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族群的实质是人们对他人认识、分类的结果。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主要有三个范式,即原生主义、工具主义和建构主义。导致种族或族群关系产生的原因往往在族群之外,正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人们以族群为边界展开各种竞争;在一个存在社会差异的多族群社会中,即便资源、权力和机会并未有意依照族群界限进行分配,任何不公事件如果发生在两个民族成员之间都可能引起有关族群的联想,引发族群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公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认识已经不符合当前形势了,需要重新认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具有科学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初次分配不仅讲效率,也要讲公平,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调节使人们对自己的收入相对满意,通过发挥财税机制的调节作用以及发展教育、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  相似文献   

9.
钟虎 《社区》2009,(25):58-59
“无缝医疗保健”是近年来国外开展的一项新型的医疗保健体制,其概念是通过各级医院、保健中心、病人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医疗保健协作网络,实现医疗专门技术共用,医疗资源共享,避免医疗、保健工作之间出现缝隙和重复劳动,使医疗工作的界限超出医院的范围,延伸至病人家庭和社区,直到病人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民的患病人口数逐年上升,人均医疗支出不断增加,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医疗资源紧张等后果。不同年龄段人均医疗支出差别很大,尤其是老年人的人均医疗支出比其他年龄段人口超出很多。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对我国未来人均医疗支出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对人均医疗支出的增长趋势,需要从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入手,认清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趋势,提前做好应对医疗保健系统压力的准备,引导医疗卫生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视野阐述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和功能,并提出当代街道绿化应遵守“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可持续发展”和“因情制宜”等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医疗过失侵权诉讼中.为了体现行外人士对医疗这一专家型行业的尊重,医学判断在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知情同意诉讼,虽被归入医疗过失侵权诉讼,却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医疗领域——诊断治疗——的情景。知情同意的独特性改变了医学判断在诉讼中的格局。以患者为取向的信息披露标准的建立意味着法律的关注点已从“专家”整体转移到“患者”:对“医学判断”所管辖领域的精细分割也说明,医学判断只应在证明医疗信息的感知和启用“医疗特权”上有应用价值.医疗信息的实质性判断已让位于一般人知识,而且对“医疗特权”的严格控制会缩减医学判断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
《谁问你了?》对美国“后种族”时代种族主义的诘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辨析“后种族”时代的概念基础上,对蜚声当代美国文坛的畅销作家特瑞·麦克米兰的最新作品《谁问你了?》的多重主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揭示黑人老年群体的生活困境、“福利皇后”刻板形象的根深蒂固、毒品和贫困对黑人社区的瓦解以及黑人女作家“种族冒充”主题在当代的体现等,麦克米兰对仍旧存在的种族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并高度赞扬了黑人妇女的坚忍和奉献.作家意在表明:即便已经进入21世纪,美国的种族主义仍远未结束,且在诸多方面亦如奴隶制废除之初时一样严重.把“种族中立”和“无视肤色”作为“后种族”时代核心概念的宣传,实质上是掩盖“种族等级”的事实和为了阻碍实现“民主和正义的理想”的托词而已.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工程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详细论述了如何从馆藏资源数字化、文献采购电子化、建设网络数据库3个方面来建设数字资源.提出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要注意找准定位,遵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等几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因馆制宜、采用和完善已有的标准规范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满足版权人的要求等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桂娟 《百姓生活》2012,(2):13-14
当前。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是导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因。针对此症结,河南郑州市创新理念,借鉴“片警”的做法。重新整合、配置医疗资源。推出“片医”负责制.使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片医”的出现,让百万城乡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就医的便捷.同时拉近了医生与患者的心灵距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至今 ,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收入分配格局已开始形成 ,收入差距逐渐拉开 ,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刺激效率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分配的法则不合理 ,使收入分配出现了“大”、“斜”、“乱” ,由此导致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这种状况使得目前我国启动消费需求和扩大投资需求的政策收效甚微。因此 ,当前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 ,是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电子健康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网络技术引入医疗、保健、预防、临床领域,发挥其便捷、灵活、互动的功能,必将给校园医疗保健带来无穷的活力。电子健康档案可使教职工和大学生们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习医学科普知识,方便被保健人寻医问药,同时让其充当平台将医疗工作延伸到医院以外。电子健康档案在心理咨询、性保健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能更好地促进医患交流,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8.
乡村都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正从多角度展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运用法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在目前的乡村都市化进程中,因村民的土地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仍待建立,利用征地牟利的情况依然存在;因就业等相关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失地村民的生存权益保障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等等。而目前,不顾本土实际情况严格推行国家法可能造成村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放任村民依据传统的习惯法、民间法解决土地使用、分配等问题,国家的利益又可能受到侵害。这就需要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充分尊重本土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因“村”制宜推进乡村都市化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芳汀 《社区》2004,(24):24-26
美国政府通过对开办社区医疗机构的政策倾斜,使社区医院在大型公立医院的扶助下迅速成长起来,从而惠及了持国家医疗保险的“弱势人群”,使他们也能享受到“家门口”的医疗卫生服务。而非赢利组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起到了弥合医疗组织间缝隙的作用,使医疗保健服务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本文以纽约为例讲述了美国社区人的医疗保健方式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参与分配的客观依据。因此 ,表明价值来源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由于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具有产权的稀缺经济资源 ,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遵循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与收益均衡的规律 ,所以产权理论和均衡理论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 ;“按劳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转化形式之一 ;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认同萨伊的“三要素论”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